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忠臣

增加 12,7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李忠臣 ''' (716~784年),原名董秦,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br> * 少年参加平 [[ 卢军 ]] ,先后效力 [[ 薛楚玉 ]] [[ 张守珪 ]] [[ 安禄山 ]] * 安史之乱爆发,随同官军平定叛乱,屡立战功,累迁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陕西神策两军节度兵马使,册封陇西郡公。 * 宝应元年,拜淮西节度使,先后讨平 [[ 周智光 ]] [[ 李灵曜 ]] 的叛乱,进封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封西平郡王。* 大历十四年(779年),为部将 [[ 李希烈 ]] 驱逐,逃归京师,郁郁不得志。 * 泾原兵变时,拥立 [[ 朱泚 ]] 为帝。兴元元年(784年),朱泚败亡后,李忠臣有罪处死,时年六十九岁。==基本信息 =={|[[File:C 6ce000a6f5fada4cab4.jpg|缩略图|右|[http://i.qulishi.com/uploads/collect/201605/c_6ce000a6f5fada4cab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5/106444.html 来自趣历史]]]|-| 姓名    李忠臣  ---------------------------------------------------------------------------------|-| 别称    李董秦      ---------------------------------------------------------------------------------|-| 民族    汉族      ---------------------------------------------------------------------------------|-| 官职    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等  ---------------------------------------------------------------------------------|-| 爵位    西平郡王  ---------------------------------------------------------------------------------|-| 出生地   幽州蓟县---------------------------------------------------------------------------------|-| 出生时间  716年    ---------------------------------------------------------------------------------|-| 去世时间   784年  ---------------------------------------------------------------------------------|-| 所处时代   唐朝    ---------------------------------------------------------------------------------|-| 主要成就   讨平李灵曜、周智光叛乱     ---------------------------------------------------------------------------------|} == 人物生平 ===== 早期事迹 ===* 李忠臣原名董秦,少年时便在幽州从军,先后在节度使薛楚玉、张守珪、安禄山帐下效力,屡随征战,累功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 <ref>《旧唐书·李忠臣传》:李忠臣,本姓董,名秦,平卢人也,世家于幽州蓟县。忠臣少从军,在卒伍之中,材力冠异。事幽州节度薛楚玉、张守珪、安禄山等,频委征讨,积劳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ref>=== 征讨安史 ===* 756年(至德元年),安禄山叛乱称帝,李忠臣与同僚密谋,杀死节度使[[吕知诲]],拥立[[刘正臣]]为节度使,自为兵马使。此后,李忠臣攻打长杨、大战独山,袭破榆关(今河北抚宁县)、北平,斩杀贼将[[申子贡]]、[[荣先钦]],屡立战功。 * 后来,董秦随刘正臣攻破渔阳(今天津蓟县),击败叛将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不久,潼关失守,[[郭子仪]]、[[李光弼]]退兵,李忠臣便领兵北归。当时,奚王阿笃孤违背盟约,攻打官军。李忠臣在温泉山击败奚军,生擒大首领[[阿布离]],将他斩首祭旗。 * 刘正臣去世后,李忠臣拥立安东都护[[王玄志]]为节度使。757年(至德二年)正月,李忠臣率三千步卒从雍奴(今天津武清东北)乘苇筏渡海,并击退贼将石帝庭、乌承洽,收复鲁城、河间、景城等地,获取大批物资粮食。不久,李忠臣与田神功一同收复平原(今山东平原)、乐安(今山东惠民),生擒伪刺史臧瑜等人,被防河招讨使李铣任命为德州刺史。 * 十二月,史思明投降朝廷,李忠臣奉命率军赴郓州(今山东东平),与各路官军一同收复河南各州县,并在舒舍口击败贼将王福德。后来,唐肃宗命李忠臣镇守濮州(今山东鄄城),移镇韦城。 * 758年(乾元元年),李忠臣改任光禄卿,与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今河南安阳)。759年(乾元二年)二月,官军溃败而回。李忠臣退兵至荥阳时,击败偷袭官船的贼将敬釭,并以缴获的米粮资助汴州(今河南开封)军士。不久,李忠臣被任命为濮州刺史、缘河守捉使,镇守杏园渡(在今河南汲县东南)。 * 九月,[[史思明]]攻陷汴州,李忠臣势穷力屈,遂与节度使[[许叔冀]]诈降叛军。史思明抚摸着李忠臣的后背道:“原先好比只有左手。如今得到你,右手也有了。”史思明围攻河阳时,李忠臣趁夜率领五百人袭击叛军营垒,突围而出,复归官军。* 李光弼将此事禀奏朝廷,唐肃宗便加封李忠臣为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陇西郡公,赐姓名,并任陕西、神策两军节度兵马使。十二月,李忠臣在永宁(今河南洛宁)、莎栅与叛军数次交战,击败贼将李归仁、李感义。<ref>《旧唐书·李忠臣传》:李光弼以闻,诏加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同正,赐实封二百户。召至京师,赐姓李氏,名忠臣,封陇西郡公,赐良马、庄宅、银器、彩物等。时陕西、神策两节度郭英乂、卫伯玉镇陕州,以忠臣为两军节度兵马使。鱼朝恩亦在陕,俾忠臣与贼将李归仁、李感义等战于永宁、莎栅;前后数十阵,皆摧破之。</ref> === 节度淮西 ===* 762年(宝应元年),淮西节度使王仲升被叛军擒获,朝廷遂任命李忠臣为太常寺卿、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使、安州刺史,镇蔡州(今河南汝南)。十月,李忠臣与各路官军一同收复东都洛阳。763年(广德元年),加授御史大夫。 * 当时,帮助唐朝平乱的回纥可汗返回回纥,留下判官安恪、石帝庭在河阳守护财物。二人趁机招聚亡命之徒为盗寇,阻隔道路,最终被李忠臣讨平。 * 765年(永泰元年),吐蕃进犯,京师戒严,唐代宗命宦官催使各藩镇出兵勤王。当时,李忠臣正在打马球,接到诏书后立即调集军队前去救驾。监军大将请求道:“军队出征必要选择吉日。”李忠臣道:“哪有父母遇到强盗打劫,还要等待挑选好日子才去解救呢?”当天便出兵勤王。从此边疆有难,李忠臣总是第一个到达。唐代宗为了嘉奖他的忠贞,加封他为淮西观察使。 <ref>《旧唐书·李忠臣传》:永泰元年,吐蕃犯西陲,京师戒严。代宗命中使追兵,诸道多不时赴难。使至淮西,忠臣方会鞠,即令整师饰驾。监军大将固请曰:“军行须择吉日。”忠臣奋臂于众曰:“焉有父母遇寇难,待拣好日,方救患乎!”即日进发。自此方隅有警,忠臣必先期而至。由是代宗嘉其忠节,加本道观察使,宠赐颇厚。</ref> === 征讨叛镇 ===* 767年(大历二年),同华节度使[[周智光]]起兵造反,李忠臣与神策军将领李太清奉命征讨。不久,周智光被部将所杀,李忠臣率军进入华州(今陕西华阴),大肆掠夺,以致潼关到赤水二百里间荒无人烟。 * 768年(大历三年),朝廷加封李忠臣为检校工部尚书。770年(大历五年),又加蔡州刺史。772年(大历七年),进封检校右仆射、知中书省事。 * 775年(大历十年),陕州军队哗变,驱逐兵马使[[赵令珍]]、观察使[[李国清]],大肆掠夺府库财物。这时,李忠臣入朝路经陕州(今河南陕县),朝廷便让李忠臣前去镇压。士卒慑于李忠臣的军威,不敢妄动。李忠臣用荆棘围成一个圈子,命令士卒将所掠财物投放到圈子中,一天就收了一万缗钱,全部赏给自己的随从。 * 776年(大历十一年),汴宋留后李灵曜叛乱,李忠臣与永平节度使[[李勉]]、河阳三城节度使马燧前去征讨。十月,李忠臣进击李灵曜,围困汴州。这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派侄子田悦援救汴州,驻军于城北。李忠臣命副将李重倩率数百轻骑夜袭田悦营地,自己与马燧率领大军随后鼓噪冲营。田悦不战而溃,脱身北逃,李灵曜弃城而走,汴州得以平定。 * 马燧知道李忠臣为人粗暴强横,便将自己的功劳让给他,并且不进汴州,驻扎在板桥。李忠臣进入汴州,果然将功劳据为己有,并杀死与自己争功的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李僧惠。不久,朝廷加封李忠臣为汴州刺史、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平郡王。<ref>《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燧知忠臣暴戾,以己功让之,不入汴城,引军西屯板桥。忠臣入城,果专其功;宋州刺史李僧惠与之争功,忠臣因会击杀。</ref> === 遭到驱逐 ===* 李忠臣为人贪婪残暴,喜好女色,逼奸部将妻女,而且军队不讲纪律,所到之处肆意施暴,百姓不堪忍受。李忠臣的妹夫张惠光担任衙将,依仗权势,残暴专横,引起士卒愤恨,反而被李忠臣任命为节度副使。张惠光的儿子为衙将,凌虐残暴尤胜其父。* 779年(大历十四年)三月,淮西大将李希烈趁机与[[丁皓]]、[[贾子华]]、[[蒋知璋]]等人举兵斩杀张惠光父子,并驱逐李忠臣,李忠臣单马逃到京师。当时,朝廷优宠武臣,对李忠臣并未治罪,让他以检校司空、平章事之职参与朝会。 <ref>《旧唐书·李忠臣传》:忠臣所信任大将李希烈,素善骑射,群情所伏,因众心之怒,以十四年三月,与少将丁皓、贾子华、监军判官蒋知璋等举兵斩惠光父子,以胁逐忠臣。单骑赴京师,朝廷方宠武臣,不之责也,依前检校司空、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ref>=== 晚节不保 ===* 李忠臣倔强率直,不识字,不喜读书人,失去兵权后,官位虽高,却时常郁郁不得志。783年(建中四年),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被拥立为帝。李忠臣遂投靠朱泚,被任命为司空、兼侍中。不久,朱泚率军攻打奉天,命李忠臣留守长安。* 784年(兴元元年),朱泚兵败被杀,李忠臣逃到樊川的别墅中,被李晟部下擒获,囚禁在狱中。不久,李忠臣被处斩,时年六十九岁,家产也被抄没。<ref>《旧唐书·李忠臣传》:泚败,忠臣走樊川别业,李晟下将士擒忠臣至,系之有司。兴元元年,并其子并诛斩之,时年六十九,籍没其家。</ref> == 人物轶事 ==* 妙对驴耳:唐德宗曾对李忠臣道:“你的耳朵很大,真是贵人之相啊!”李忠臣答道:“臣听说驴的耳朵很大,龙的耳朵很小。臣的耳朵虽然大,只是驴的耳朵。”德宗大笑。* 巧言救人:散骑常侍[[张涉]]因受贿获罪,唐德宗欲依法惩办。张涉在德宗为太子时曾任侍讲学士,李忠臣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老师却因缺钱而犯法,依我愚见,这并不是老师的过错。”唐德宗怒气消解,只是将张涉罢免还乡。原湖南观察使辛京杲因杖杀部下遭到弹劾,被处以死罪。李忠臣道:“辛京杲早就该死了。”唐德宗询问原因,李忠臣道:“他的伯父、叔父、兄弟都在战场上战死,只有他至今还活着,所以我认为辛京杲早就该死了。”德宗听后,心怀怜恤之情,只将辛京杲降职为王傅。<br> == 人物评价 ==* [[刘昫]]《旧唐书》:古之名将,以阴谋怨望,鲜全其族者。董秦始奋忠义,多长者言,宜其显赫,及失意挟邪,俄被淮阴之戮,惜哉! <ref name=MYT/> == 史籍记载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五》<ref name="MYT">[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6799/118eDU4IZaIAmtoEqj9sMT3BjwT3SMWjixfMsiwTP5QIbWQsgoecOtywzZNmje6dR7y0BSCNWGysflxXhKu9OS9CUubH3_-Ls9X_f7YO 旧唐书:李忠臣传 .国学导航.2014-04-08] </ref> *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 <ref><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6799/94e8V7f0KKgI8_BVoKw2ZmS-_7mAF69PLIqevU_f0nDap6E9TOskJr8ojtELZfo_ySRZwHavm6RpJUI_gKmAI8BSjCTJ9dhVaPyvzczT 新唐书:李忠臣传 .搞笑得很.2014-04-08] </ref </ref>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6799/834c9UhzDNZZaQh_2PIPNdypCJitxB8ZQfCm6floSNQUgqnINstyFjsbtCf-QKC3iEho-OSVx8OE_fL1_Viv1NegbC02OT2kPPlbWBTOag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国学导航.2014-04-08] </ref>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唐纪四十》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唐纪四十四》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唐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