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2
次編輯
變更
折苞斑鸠菊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折苞斑鸠菊.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39yst.com%2Fuploads%2F2015%2F0422%2F1429687452755.jpg&refer=http%3A%2…”
[[File:折苞斑鸠菊.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39yst.com%2Fuploads%2F2015%2F0422%2F1429687452755.jpg&refer=http%3A%2F%2Fimg.39yst.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2010134&t=1632aea2ae4299f0d9b1559bc33ad3a1 原图链接]折苞斑鸠菊]]
'''折苞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总苞片上顶常红紫色;顶端急狭成长或短,且常外折的硬尖,容易识别。茎直立,坚硬,基部径达6毫米,分枝稀不分枝,具明显棱条,被锈褐色短柔毛
* 中文名折苞斑鸠菊
* 别 名金沙斑鸠菊、六月雪
* 拉丁学名Vernonia spirei Gandog.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属斑鸠菊属
* 种折苞斑鸠菊
*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贵州、广西。也分布于老挝。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坚硬,基部径达6毫米,分枝稀不分枝,具明显棱条,被锈褐色短柔毛;叶硬质,厚纸质,具短柄,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或有时钝,基部稍狭或楔状渐狭,边缘具疏细锯齿或锯齿,侧脉5-7对,弧状开展,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凸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基部疣状短硬毛,下面或沿脉被短柔毛和银白色腺点;叶柄长3-5毫米,被密柔毛;
头状花序较大,径1.5-2厘米,常单生于茎枝顶端和上部叶腋而排成总状;花序梗长3-9厘米,密被锈褐色柔毛,上部常具1-2个缩小的小叶;总苞圆锥状或近球形,长10-15毫米,宽15-20毫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极不等长,绿色或上部红紫色,外层近钻形,短,中层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急狭成长3-5毫米向外反折的硬尖,背面及边缘被黄色或淡黄褐色蛛丝状长柔毛,内层线形,长10-12毫米,宽1.5毫米,顶端红紫色,多少撕裂,具硬短尖,具宽干膜质边缘,背面被疏短柔毛;花托平,径约5毫米,有具齿状边缘的窝孔;花多数,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9-10毫米,外面具腺,向上部渐扩大,具5个线状披针形裂片,裂片长3-4毫米,顶端具腺;
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约4毫米,具10条肋,肋间被贴短毛或多少具腺;冠毛淡黄褐色,外层少数短,内层糙毛状,长约8毫米。花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或林缘。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凤庆]]、[[临沧]]、双江、[[景东]]、[[思茅]]、[[勐海]]、西畴、砚山广南等)、贵州(册亨)、广西(大瑶山)。也分布于老挝。
==主要价值==
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折苞斑鸠菊的根和叶。
主治
用于疟疾偏热者、高热、寒战、汗出、热退身凉、发作有时、肢体烦疼、面红目赤、便秘尿赤、脉洪数者。
性味归经
辛,平。入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一10天。
==本种提示==
此种具较大的头状花序;总苞片上顶常红紫色;顶端急狭成长或短,且常外折的硬尖,容易识别。Handel-Mazzetti据 Maire 采自云南东北部的标本发表的 V. stibaliae Hand. -Mazz.,其原始记载与本种的特征相吻合,故给以合并。此外,Handel-Mazzetti 1937,曾将 Serratura darrisii Levl. 列入 V. silhetensis (DC.) Hand. -Mazz. 作为后者的异名,虽然该种的模式标本未见到,但据 Leveille 对该种的原始记载:“此植物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端,具叶质的总苞片,外层较短而宽,顶端渐尖且反折,内层较狭长,顶端渐尖;总苞基部被长柔毛,下部常具2个缩小的叶状的苞片”等特征,与本种基本吻合,产地也相同,因此,我们认为应将其移隶于本种,作为本种的另一异名为宜。
==代表植物==
都丽菊
一年生草本,茎坚硬,直立,高40-100厘米,绿色或下部紫色,具条纹,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上部有分枝;叶较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状渐狭成短柄,边缘具小锯齿,侧脉7-8对,在下面稍凸起,两面有腺点,上部及花序下部的叶较小,具浅锯齿或近全缘。头状花序小,通常在叶腋或枝顶端排列成疏伞房花序;花序梗长0.5-1.5厘米,密被锈色短柔毛;总苞半球形宽0.5-0.7厘米,总苞片4-5层,近等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稍钝,长约3毫米,外层及中层背面被锈色短柔毛及腺点,内层无毛,具腺点;花多数,花冠管状,长约2毫米淡紫色,有腺点,裂片5,披针形;瘦果近倒锥形,长2毫米,有4-5个高起的肋,肋间有棕黄色腺点,顶端截形,有五角形厚质的环,无冠毛。花期4-5月<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12f8277954344233f01c0aa3472bcb7e/ 菊科 ] 查字典,</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折苞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总苞片上顶常红紫色;顶端急狭成长或短,且常外折的硬尖,容易识别。茎直立,坚硬,基部径达6毫米,分枝稀不分枝,具明显棱条,被锈褐色短柔毛
* 中文名折苞斑鸠菊
* 别 名金沙斑鸠菊、六月雪
* 拉丁学名Vernonia spirei Gandog.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属斑鸠菊属
* 种折苞斑鸠菊
*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贵州、广西。也分布于老挝。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坚硬,基部径达6毫米,分枝稀不分枝,具明显棱条,被锈褐色短柔毛;叶硬质,厚纸质,具短柄,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或有时钝,基部稍狭或楔状渐狭,边缘具疏细锯齿或锯齿,侧脉5-7对,弧状开展,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凸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基部疣状短硬毛,下面或沿脉被短柔毛和银白色腺点;叶柄长3-5毫米,被密柔毛;
头状花序较大,径1.5-2厘米,常单生于茎枝顶端和上部叶腋而排成总状;花序梗长3-9厘米,密被锈褐色柔毛,上部常具1-2个缩小的小叶;总苞圆锥状或近球形,长10-15毫米,宽15-20毫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极不等长,绿色或上部红紫色,外层近钻形,短,中层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急狭成长3-5毫米向外反折的硬尖,背面及边缘被黄色或淡黄褐色蛛丝状长柔毛,内层线形,长10-12毫米,宽1.5毫米,顶端红紫色,多少撕裂,具硬短尖,具宽干膜质边缘,背面被疏短柔毛;花托平,径约5毫米,有具齿状边缘的窝孔;花多数,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9-10毫米,外面具腺,向上部渐扩大,具5个线状披针形裂片,裂片长3-4毫米,顶端具腺;
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约4毫米,具10条肋,肋间被贴短毛或多少具腺;冠毛淡黄褐色,外层少数短,内层糙毛状,长约8毫米。花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或林缘。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凤庆]]、[[临沧]]、双江、[[景东]]、[[思茅]]、[[勐海]]、西畴、砚山广南等)、贵州(册亨)、广西(大瑶山)。也分布于老挝。
==主要价值==
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折苞斑鸠菊的根和叶。
主治
用于疟疾偏热者、高热、寒战、汗出、热退身凉、发作有时、肢体烦疼、面红目赤、便秘尿赤、脉洪数者。
性味归经
辛,平。入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一10天。
==本种提示==
此种具较大的头状花序;总苞片上顶常红紫色;顶端急狭成长或短,且常外折的硬尖,容易识别。Handel-Mazzetti据 Maire 采自云南东北部的标本发表的 V. stibaliae Hand. -Mazz.,其原始记载与本种的特征相吻合,故给以合并。此外,Handel-Mazzetti 1937,曾将 Serratura darrisii Levl. 列入 V. silhetensis (DC.) Hand. -Mazz. 作为后者的异名,虽然该种的模式标本未见到,但据 Leveille 对该种的原始记载:“此植物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端,具叶质的总苞片,外层较短而宽,顶端渐尖且反折,内层较狭长,顶端渐尖;总苞基部被长柔毛,下部常具2个缩小的叶状的苞片”等特征,与本种基本吻合,产地也相同,因此,我们认为应将其移隶于本种,作为本种的另一异名为宜。
==代表植物==
都丽菊
一年生草本,茎坚硬,直立,高40-100厘米,绿色或下部紫色,具条纹,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上部有分枝;叶较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状渐狭成短柄,边缘具小锯齿,侧脉7-8对,在下面稍凸起,两面有腺点,上部及花序下部的叶较小,具浅锯齿或近全缘。头状花序小,通常在叶腋或枝顶端排列成疏伞房花序;花序梗长0.5-1.5厘米,密被锈色短柔毛;总苞半球形宽0.5-0.7厘米,总苞片4-5层,近等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稍钝,长约3毫米,外层及中层背面被锈色短柔毛及腺点,内层无毛,具腺点;花多数,花冠管状,长约2毫米淡紫色,有腺点,裂片5,披针形;瘦果近倒锥形,长2毫米,有4-5个高起的肋,肋间有棕黄色腺点,顶端截形,有五角形厚质的环,无冠毛。花期4-5月<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12f8277954344233f01c0aa3472bcb7e/ 菊科 ] 查字典,</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