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罗浪

增加 9,234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罗浪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室主任、顾问等。 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创造的《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并且60多年来,全国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2015年7月11日6点35分,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生平编辑
1920年7月28日,罗浪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德化雷峰潘祠村盖云岐。他的故乡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主峰群之一、“三山耸秀”海拔1713米的小戴云峰东南。罗浪的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父罗信尔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德化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于福建南安、永春、德化与马来亚柔佛、麻坡、文律、马六甲、森美兰等地任小学、中学教师,马来亚拾锦吟社社长,新加坡《南洋商报》新闻记者、援英抗日后援会常委。
 
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他秉赋聪敏,活泼洒放,富于感情,嗜好音乐,喜爱文艺。曾先后就读于德化县明伦小学、德化县立培风初级中学、省立永春中学(今永春一中)。
1936年永春中学初中毕业,复南渡马来亚随父谋生。未几又归国,人上海暨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当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广大地区,到处烧杀奸淫掳掠,抗日烽火席卷中华大地。其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又大举南侵东南亚,罗浪的母亲郑金凤和两个8岁以下的小妹,后来皆于马来亚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1938年秋,罗浪毅然奔赴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旋又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业于冼星海、吕骥、向隅、李焕之等音乐名家门下,特别是音乐指挥受其教诲尤深。
1941年“狼牙五壮士”的事迹传开后,罗浪与魏巍合作谱写了组歌《狼牙山五壮士之歌》,在同年于易县召开的追悼三位牺牲烈士的大会上,曾选用其中哀悼的一段作为典礼乐曲。领受任务后,大家一致决定搞个有中国韵味的追悼乐曲。于是,由罗浪执笔将那支采得的唢呐曲进行改编,谱成乐队谱,并指挥乐队在祭奠仪式上如期演奏。
1945年,罗浪等三人皆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社音乐队骨干成员,罗浪本人担任指挥兼作曲。这一时期,音乐队来了个绰号“喇叭转”的民间唢呐艺人,此人为保定人氏。在“喇叭转”演奏的曲目中,有一支婉转凄切的曲子,据他本人说是专用于红白喜事。罗浪等人颇感兴趣,便记下了此曲乐谱。后来罗浪了解到,在华北一带流行的戏曲,如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中,均有此调,其中多出于名剧《黛玉葬花》。,至今每天全国各大殡仪馆内,约200万逝者家属免费使用。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人民币的版权费,但罗浪拒收版权费。他生前曾说过:“《哀乐》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我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 <ref name="中国日报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daily.com.cn/ |title=传殡仪馆用《哀乐》将收费 版权费交给罗浪三个女儿 中国日报网| accessdate=2012-11-27}}</ref>。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庆祝开国盛典,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罗浪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大典用曲的选定非同寻常,时任阅兵指挥部主任的杨成武指示罗浪将拟选曲目报告上送。几天后,罗浪兴奋地得知,他所呈送的典礼曲目几乎被全部圈定。其中有一支特别的乐曲,便是1945年催生于张家口,后又几经艺术加工而成的《哀乐》。
1949年9月30日下午5时,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开国大典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向全国转播大典实况,但《哀乐》却未能完整发送。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地将《哀乐》播放全国。那天,罗浪回祖籍福建探亲,途经福州,突然从广播里听到这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心头泛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罗老生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自己音乐生涯中最难忘的当属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他指挥200多人的联合军乐团,第一次把中华民族最雄壮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播入亿万人民的心田。罗老说:“当一个个方队踏着我们演奏的旋律走过时,那种激动而自豪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罗老最新的作品《献花曲》曾在纪念汶川地震的仪式上采用。 [1]
任免信息编辑
在开国大典现场担任军乐队指挥的罗浪
在开国大典现场担任军乐队指挥的罗浪
1939年冬,罗浪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后任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音乐教员和指挥。
1943年,罗浪任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队长兼指挥。
1947年,罗浪奉命组建华北军区军乐队,任队长兼指挥。
1949年9月,罗浪率乐队为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演奏,还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任总指挥。
1949年10月1日,罗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任军乐队总领队、总指挥,首次指挥《国歌》在天安门的演奏,为他的指挥历程写下浓重、精彩的一笔。他在长期的指挥实践中,又设计出一种鲜艳醒目、挥动利索的指挥旗和完善了一套简洁规范统一的指挥旗语。同年12月奉调南下,任上海军管会文艺处音乐室主任兼上海交响乐团军代表。
1951年7月,罗浪调回北京组建军委千人军乐团,任团长。之后,又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军事电影处处长。
1959年,罗浪调任中国广播乐团团长。
1961年,罗浪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军教制片室主任,1975年任顾问。
1979年,离休。
2015年7月11日,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先生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罗浪是全国文联第一、二、三、四次会议部队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 [2]
主要作品编辑
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今共有歌曲、大合唱及歌剧歌曲等200余首,如流传全国的《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从军曲》、《英雄赞》、《子弟兵进行曲》、《冲破黎明的黑暗》、《一分区进行曲》、《保卫一分区》、《七月小唱》、《保卫胜利果实》、《再接再厉歼灭敌人》、《李常胜捉俘虏》、《生活在晋察冀真快活》、《献花曲》、《四十一号桥》等。这些歌曲,是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代已录制成唱片。
晚年时期的罗浪
晚年时期的罗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和改编了数十首军乐曲和礼乐曲。如《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航空员进行曲》、《军歌联奏》、《哀乐》等。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已录制成唱片。其中,《哀乐》是罗浪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那是他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地将《哀乐》播放全国。”自此,《哀乐》一直沿用至今。且罗浪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乐曲改编和配曲。 [3-4]
话剧方面为《子弟兵与老百姓》、《戎冠秀》,等话剧配曲。电影方面为《晋察冀新闻》一、二、三号,《百万雄师渡长江》等电影创作乐曲.指挥录音。
领导拍摄了民兵教育片《地道战》、《地雷战》及《单兵教练》、《班进攻》等百余部军事教育片。 [5]
人物荣誉编辑
罗浪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2002年罗浪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 [4]
罗浪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国歌第一人。 [6]
 
=参考资料=
1. 传殡仪馆用《哀乐》将收费 版权费交给罗浪三个女儿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2015-10-09]
2. 《哀乐》创作者罗浪逝世 享年95岁 .央视新闻.2015-7-14[引用日期2015-08-14]
3. 音乐艺术家罗浪逝世 .网易[引用日期2015-10-09]
4. 开国大典军乐团总指挥罗浪病逝 .网易[引用日期2015-10-09]
5. 罗浪的书房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15-07-14]
6. 雨中送别 中国军乐奠基人罗浪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10-09]
==参考文献==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