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鳉鱼

增加 4,12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鳉鱼''',英文名killifish,是银汉鱼目(Afherinoformes)齿鲤科(Aplocheilidae)中的鱼类。原产地大多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热…”

'''鳉鱼''',英文名killifish,是银汉鱼目(Afherinoformes)齿鲤科(Aplocheilidae)中的鱼类。原产地大多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沼泽和溪流中,是小型观赏鱼类。鳉鱼种类繁多,广义上包括卵生鳉鱼和卵胎生鳉鱼。适宜水温环境在18-26℃,一般不应超过30℃。

== 生活习性 ==
栖息在湖沼、河流、池塘的浅水部分,特别是水草丛生的地方。常游于表层,受惊动潜入水中,平静后又浮上来。觅食浮游生物,对食物选择性不强。在肥沃的池塘中以绿藻为主,还有少部分的蓝藻和裸藻。但更喜欢吃枝角类和桡足类,也吃鱼卵、鱼苗和蚊虫幼体。

== 形态特征 ==
鳉鱼体呈纺锤形,头宽而纵扁。口较大,下颌延长,向上翘起。胸鳍的位置很高,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腹鳍不发达,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较晚。背鳍细小(6鳍条),臀鳍很发达(17-19鳍条)。尾鳍呈截形,也是主要的运动器官。全长多在25-40毫米之间。

== 生长繁殖 ==
雌雄鉴别

一般雌鱼较大,腹鳍及臀鳍淡黄色透明,在孕期腹部膨大而软;雄鱼的腹鳍和臀鳍有密布的色素细胞,呈黑色,不透明。

== 产卵习性 ==
全长25毫米以上即为性成熟,生殖力很强,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8月。产卵在早上进行,但环境安静时一天均可产卵。产卵有两种情况:

(1)雄鱼守候在产卵场——有金鱼藻等水草的地方,当雌鱼游来时,雄鱼游出迎接;

(2)雌雄鱼成对游向产卵场,动作缓慢,雄鱼多在雌鱼下方。

产卵时雌鱼在水草中转来转去摩擦腹部,接着在草丛中停下来,开始产卵。此时雄鱼从雌鱼腹下游上来,与雌鱼并行,体弯曲侧倒,生殖孔靠近,开始排精。雌鱼产出的卵堆积在生殖孔周围,呈块状。当雌鱼在水草中游泳时,便借助卵上的丝状突起将卵单个或成块的布于水草上。

卵的发育

鲫鱼卵是分次成熟的,孕卵数1500-2500粒,也有部分多达3000粒。卵在池塘内20-28℃需5-6天孵出,在21-24℃的室内温度,需6-8天孵出,甚至需15天才完全孵化出来。

幼鱼的发育

刚孵出的幼鱼3毫米左右,具有大型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在体的背部,体测中央及腹面,以头顶最为密集。肌节不清,口小,上位。5毫米左右时胸鳍和尾鳍出现细小的鳍条,腹鳍鳍褶退化,背鳍与尾鳍及臀鳍之间有鳍褶相连,但已开始退化。6毫米左右时臀鳍前部出现鳍条。腹鳍为极不发达的鳍褶。7.5毫米时胸鳍不发达,背鳍、尾鳍及臀鳍间仅有一件残留的鳍褶相连。9毫米左右时背鳍具鳍条,不发达,并于尾鳍分开。这时与成鱼肌节相同,共有肌节26-29。11毫米左右时腹鳍出现,很细小。臀鳍与尾鳍也分开,背部色素也开始减少。12毫米时外形与成鱼相似,背部色素完全消失,生出金属光泽。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

卵生鳉鱼大多有极为迷人的体色,是淡水观赏鱼中极少数可以和海生珊瑚鱼相媲美的鱼种。加上其小巧的体型,活泼好动的性格,是水族箱中水草的天生搭配。另外,大多数卵生鳉鱼对水质适应性广,容易饲养,是国内外广受欢迎的观赏鱼种。较为大众熟知的有火焰鳉、五线鳉、黑珍珠鳉等品种。

== 科研价值 ==
基于鳉鱼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等特点,科研工作中也越来越多使用鳉鱼作为实验材料。例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科学家使用鳉鱼来评价重金属铜以及水体微塑料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此外由于一些鳉鱼会表现出加速衰老的特点,并且在组织学和行为学上表达衰老相关生物学标记。因此鳉鱼也是研究衰老的良好模型。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Category:720 海洋志总论]]
[[Category:770 大洋洲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