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

增加 4,15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梅尧臣鹿.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6/3631f534fd8144b395362a470b6cd7b9.jpeg 原图链接] [h…”
[[File:梅尧臣鹿.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6/3631f534fd8144b395362a470b6cd7b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02527905_46499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诗词作品<ref>[https://www.xmedu.net.cn/gushi/shiren/%E6%A2%85%E5%B0%A7%E8%87%A3/303.html 梅尧臣,诗人梅尧臣的诗词作品大全],学门教育网</ref>。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ref>[https://www.sohu.com/a/298741320_100165157 被誉宋诗开山祖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这首经典诗你一定会背] ,搜狐,2019-03-03 </ref>。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center>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center>
{{Cquote|
但嗟识君迟,不恨春风恶。

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

渔歌还浦头,斜日下洲角。

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北宋]梅尧臣}}

==历代评价==

王曙:二百年无此作矣!

欧阳修: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 不戚其穷,不困其鸣。不踬于艰,不履于倾。养其和平,以发阙声。震越浑锽,众听以惊。以扬其清,以播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诸冥。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患世不愈出,孤吟在号霜。 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

司马光: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他年知不朽。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ref>[http://www.wenxue360.com/author-info/241.html 梅尧臣诗作特色],文学360</ref>。(《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梅公墓==

梅尧臣墓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郊双山羊麓。有墓碑、墓祠,欧阳修为之作[[墓志铭]]<ref>[https://www.sohu.com/a/338719449_120044911 梅尧臣: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下)韦力撰],搜狐,2019-09-04</ref>。后世谒墓祭奠者不绝,[[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知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州),特往祭梅墓,并以梅氏墓为题作诗。今墓冢已修复,并在原碑基座上另立新碑,墓祠亦将复原。

==视频==
===<center>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诗书画-南唐的澄心堂古纸存量极少,梅尧臣请潘谷仿制传承20200826</center>
<center>{{#iDisplay:i31451t6ior|560|390|qq}}</center>

<center>梅尧臣:村豪;王安石:示长安君</center>
<center>{{#iDisplay:d05285xgu6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