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增加 9,28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lub2.autoimg.cn%2Falbum%2Fg24%2FM01%2FA3…”
[[File: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lub2.autoimg.cn%2Falbum%2Fg24%2FM01%2FA3%2FD8%2Fuserphotos%2F2020%2F05%2F07%2F15%2FChwFjl6zvkKAbFVDAAHffJF58BY892.jpg&refer=http%3A%2F%2Fclub2.auto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077653&t=329a4b9dca94befe3793fe41992017ef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A3%9E%E8%8A%B1%E4%B8%A4%E5%B2%B8%E7%85%A7%E8%88%B9%E7%BA%A2%2C%E7%99%BE%E9%87%8C%E6%A6%86%E5%A0%A4%E5%8D%8A%E6%97%A5%E9%A3%8E%E3%80%82 图片来源]]]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e6d0d8f936b3.aspx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古诗文网] </ref>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卧在船上望着满天白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注释

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

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不知:不知道。

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赏析==
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10c7bc7645974966b2859e46c640a110&from=kg0&highlight=%E9%A3%9E%E8%8A%B1%E4%B8%A4%E5%B2%B8%E7%85%A7%E8%88%B9%E7%BA%A2%EF%BC%8C%E7%99%BE%E9%87%8C%E6%A6%86%E5%A0%A4%E5%8D%8A%E6%97%A5%E9%A3%8E 襄邑道中 百度汉语] </ref>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

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古人行船,最怕逆风。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

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简析==
[[File: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200127%2F4c0c20ea3c9345dca0f39cdfe9b1c8af.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077796&t=2fbcaf5f1596825089946d79388b5b69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A3%9E%E8%8A%B1%E4%B8%A4%E5%B2%B8%E7%85%A7%E8%88%B9%E7%BA%A2%2C%E7%99%BE%E9%87%8C%E6%A6%86%E5%A0%A4%E5%8D%8A%E6%97%A5%E9%A3%8E%E3%80%82 图片来源]]]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

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何等轻松畅快,心旷神怡呀!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

天上的云和小船上的帆,本来是一道乘风前进的。船舱的诗人,行是看到白云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但仔细一想:船行百里,白云一直在头顶上,足见它并没有静止不动,而是和自己所乘的帆船一样,正在向前行驶。“卧看满天云珐劝,天知云与我俱东”,动中见静,似静实动。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譬如,有人只顾欣赏自己的成绩,却往往忽略旁人的进步,如果读到这首诗,他大概会有一些感触吧?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写景要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也就是说情要藏在景中,要写含有情的景。陈与义的这首抒情诗就是采用这种手法。

进京待选的青年陈与义,此时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诗人诗兴勃发,诗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写,就围绕着这而展开。

前两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后两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此诗名句,主要是写云。这也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可是,同一个陈与义在另一种场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却又像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李白曾用“卧松云”来写孟浩然“风流天下闻”。白云和松风往往被用来衬托高士飘逸闲适的神情,陈与义以云不动的错觉来写自己与云俱东的动态,只取其飘逸。而“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气概,这样写云就和所要抒发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8a70496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7.html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襄邑道中》意思-赏析 百度文库] </ref>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参考文献==
{{Reflist}}
43,0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