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1
次編輯
變更
火爐監獄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火爐監獄'''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mook.com.tw/images/upload/article/4060/4b93a11c77de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mook.com.tw/article.php?op=articleinfo&articleid=4060 圖片來自mook]
</small>
|}
'''火爐監獄'''(Hỏa Lò,nhà pha Hỏa Lò)是[[越南战争]]期間,[[北越]]用作關押[[戰俘]]的一所[[監獄]]。
== 歷史 ==
火爐監獄是[[法國人]]於1896年所興建的監獄,名為「'''Maison Centrale'''」,時稱「'''河內火爐'''」。當地人稱之為「火爐」,因此地原是製作陶瓷的窯爐的村落。這是法國人在北越所興建的最大監獄,當時反法殖民的重大政治犯,都被關在這裡凌虐、拷問。然而,被關在這裡的異議分子,卻也得以互通聲思,更加堅定國族主義的信仰,其中有些人鍥而不捨地挖通地道逃出監獄,再度加入反法陣營,成為日後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
1945年[[北越]]建國後,火爐監獄成為國家監獄,收容重大罪犯。1963年南北[[越戰]]爆發,當時美國空軍全力轟炸北越,部分轟炸機被擊落,飞行员就被監禁於此,其中最知名的包括美國駐越南大使列表彼得·彼德森,以及當時是美國海軍飛行員、後於2008年成為[[共和黨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约翰·麦凯恩]]。
而在1975年兩越統一後,此監獄被改作[[再教育營]],以關押與前南越政府有關人士1987年有部[[荷李活]]越戰電影便以「河內希爾頓 (電影)」為名,描述被關在這裡的美國大兵故事,也因此「河內希爾頓」幾乎成了這監獄的代名詞。<ref>{{cite web|url=https://www.metacritic.com/movie/the-hanoi-hilton|title=The Hanoi Hilton|publisher=MetaCritic}}</ref>
1993年火爐監獄被改建成[[河內塔 (建築)|河內塔]]辦公大樓,只留下東南角約原址1/3大小的地方保留為監獄博物館。現博物館裡製作了許多模型和圖片,主要用以展示模擬法國占領時政治犯所遭受的殘忍待遇。至於對待美軍的部分,多半強調被俘美軍在此受到良好待遇。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火爐監獄'''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mook.com.tw/images/upload/article/4060/4b93a11c77de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mook.com.tw/article.php?op=articleinfo&articleid=4060 圖片來自mook]
</small>
|}
'''火爐監獄'''(Hỏa Lò,nhà pha Hỏa Lò)是[[越南战争]]期間,[[北越]]用作關押[[戰俘]]的一所[[監獄]]。
== 歷史 ==
火爐監獄是[[法國人]]於1896年所興建的監獄,名為「'''Maison Centrale'''」,時稱「'''河內火爐'''」。當地人稱之為「火爐」,因此地原是製作陶瓷的窯爐的村落。這是法國人在北越所興建的最大監獄,當時反法殖民的重大政治犯,都被關在這裡凌虐、拷問。然而,被關在這裡的異議分子,卻也得以互通聲思,更加堅定國族主義的信仰,其中有些人鍥而不捨地挖通地道逃出監獄,再度加入反法陣營,成為日後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
1945年[[北越]]建國後,火爐監獄成為國家監獄,收容重大罪犯。1963年南北[[越戰]]爆發,當時美國空軍全力轟炸北越,部分轟炸機被擊落,飞行员就被監禁於此,其中最知名的包括美國駐越南大使列表彼得·彼德森,以及當時是美國海軍飛行員、後於2008年成為[[共和黨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约翰·麦凯恩]]。
而在1975年兩越統一後,此監獄被改作[[再教育營]],以關押與前南越政府有關人士1987年有部[[荷李活]]越戰電影便以「河內希爾頓 (電影)」為名,描述被關在這裡的美國大兵故事,也因此「河內希爾頓」幾乎成了這監獄的代名詞。<ref>{{cite web|url=https://www.metacritic.com/movie/the-hanoi-hilton|title=The Hanoi Hilton|publisher=MetaCritic}}</ref>
1993年火爐監獄被改建成[[河內塔 (建築)|河內塔]]辦公大樓,只留下東南角約原址1/3大小的地方保留為監獄博物館。現博物館裡製作了許多模型和圖片,主要用以展示模擬法國占領時政治犯所遭受的殘忍待遇。至於對待美軍的部分,多半強調被俘美軍在此受到良好待遇。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