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婵娟

增加 12,93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婵娟</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婵娟</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婵娟</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婵娟

'''拼 音''' :chánjuān

'''形容一''' :姿态曼妙优雅

'''也 译''' :美女、美人
|}
婵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意思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 基本解释 ==
* 婵娟 chánjuān:
* 1.[graceful美妙的姿容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金瓶梅]]》
*
* 2.[beauty]∶美女绮窗罗幕锁婵娟
*
* 3.[the moon]∶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 4.月饼,指月亮下吃月饼 。

== 词语分开解释 ==
婵 :婵(婵) chán 〔婵娟〕a.如"竹婵婵,笼晓烟";b.指美女,如"一带妆楼临水盖,家

娟 : 娟 juān 秀丽,美好:娟丽。娟秀。娟娟(秀美的样子)。娟媚。婵娟。 笔画数:10;部首:女;笔?

== 由来 ==
*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唐˙孟郊˙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元˙沉禧˙一枝花˙天生瑚琏套˙梁州曲: 腰肢袅娜,体态婵娟。 亦作 婵媛 。
*
* 2.美女、美人。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或称为 婢娟 。
*
*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引证详解 ==
(
*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薛综注:"婵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婵蜎"。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元 沉喜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袅娜,体态婵娟。"
*
* (2).指美人。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呼 桃鹦鹉叶 ,便遣婵娟唱《竹枝》。"元 李致远《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绣帏前,少个婵娟,酬不了少年愿。"清 洪升《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个罪废残妆,认是金屋婵娟。"
*
*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修竹之婵娟。" 李周翰 注:"婵娟,竹美貌。"宋 梅尧臣《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婵娟竹,藤缆系桥青板船。"
*
* (4).指花木。宋 晏殊《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宋 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
* (5).形容月色明媚。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婵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宋 张孝祥《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婵娟。"
*
* (6).指代明月或月光。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归何处?夜夜婵娟在柳梢。"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
* (7).轻盈飘舞貌。南朝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骛情极。"
*
*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南朝 梁 江淹《去故乡赋》:"情婵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挛, 女嬃 空婵娟。"

== 历史典故 ==
屈原有两个学生--男为宋玉,女为婵娟《屈原》中婵娟的形象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一个纯洁可爱、天真稚气的少女。浮生萦云,她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她热爱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她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具有不畏权贵的骨气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她与宋玉形成鲜明的对照。她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看作自己毕生最高的理想。婵娟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人物。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在艺术构思中,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婵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

=== 屈原和婵娟的故事 ===
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反对腐败,推行仁政,对外主张联合抗秦,遭到贵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对。靳尚利用怀王的昏聩及南后的贪婪,收受贿赂,与秦使张仪同流合污。张仪游说以600里地归楚为饵,诱楚绝齐亲秦,受到南后的款待。他们为除屈原,在一次预谋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后佯装酒醉,倒向屈原,屈原无奈搀扶,适遇怀王临场所见,于是屈原被诬革职,囚禁太庙。屈原的学生婵娟,崇仰屈原爱国的政治主张,闻师受陷,四处寻找,好容易在太庙重见时,已是饥寒交迫,屈原以酒为婵娟暖身,谁知酒中有毒,婵娟身亡。屈原悲愤填膺,长啸天问,并把题有桔颂的纱巾覆盖婵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监禁的卫士深为感动,救出屈原,火烧太庙,共谋救国大业。

== 诗句赏析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水调歌头》==
苏轼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此说与事实不符。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量移汝州"。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诗经》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并非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赞美的语气:"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的意思。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蝉娟",月色美好的样子。此句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蜕变而来。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与陶潜桃花源诗所说:"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诸句约略同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反之,清境、圣域便都不见了。同时这也就是儒家"无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词,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3NDk5MTQxNg==.htm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优酷 2019年9月25日] </ref>

== 相关视频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到底指的是什么?
<div style="clea
r:center">
{{#iDisplay:page/r0750idfukv|740|420|qq}}
</div>

== 相关资讯 ==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6,6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