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南豐紗廠

增加 4,50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南豐紗廠'''<br><img src="https://pic.pimg.tw/nigi33kimo/155507…”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南豐紗廠'''<br><img src="https://pic.pimg.tw/nigi33kimo/1555072113-51816263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igi33kimo.pixnet.net/blog/post/119473762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南豐紗廠'''({{lang-en|The Mills}},前稱:{{lang|en|Nan Fung Cotton Mills}}),位於[[香港]][[荃灣]][[柴灣角]][[白田壩街]]45號,於1954年由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廠,總樓面面積26.4萬[[平方英尺]],當時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後來,一至三廠則在1997年拍攝[[香港電影]]《[[十萬火急 (香港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成為私人住宅[[翠豐臺]],而四至六廠則在2008年停止營運後改成貨倉。2014年,南豐紗廠開展活化工程,並在2018年12月6日工程完成後開幕,設有工作空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零售樓面與休憩空間。

==歷史介紹==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兩年後,紗廠正式投产,當時每月生产棉纱四百包。紗廠投产後發展迅速,以至人手短缺,更曾因一時無法維持工人每更工作八小時的「一日三更制」而在1959年7月爆發工潮<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OL7sDQAAQBAJ|page=112|title=戰後新界發展史|author=蔡思行|publisher=中華書局|date=2016-07-12|isbn=9789888420193}}</ref>。1960年代,南豐繼續擴展業務,收購了鄰近的地段共設立六個廠房,而紗廠的六廠、四廠及五廠分別在1961年、1962年與1970年落成。時值香港製造業發展蓬勃的黃金年代,南豐紗廠為香港紡紗生產商龍頭,著名於每年極高的生產量,高峰時期年產3000萬磅[[纱线|棉紗]],產量一度高居香港業界前列。1971年,香港棉紡業的發展速度大大減緩,但南豐紗廠在當年卻增設了3,056枚紗鍵和購入了9,598枚紗鍵,共增加12,656枚紗鍵,成為當年香港三十多家棉紡廠中十家增加紗鍵的棉紡廠之一;南豐紗廠的附屬布廠在當年也增加288台布機<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qbs_AQAAIAAJ|title=香港經濟年鑑1971|publisher=香港經濟導報社|year=1971|page=16, 18, 19}}</ref>。

1980年代,[[亚洲]]各地紛紛步入[[工業化]]階段,[[臺灣]]與[[东南亚]]國家以低廉成本招徠工人,[[中国大陆]]也開始改革開放。同時,香港港勞工成本和地價也持續上升。香港因而轉型為第三產業經濟,製造業佔[[国内生产总值|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也開始下降,在1989年已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以下。在製造業日漸息微的情況下,一至三廠於1990年代起遷往內地後空置,並在1997年電影《十萬火急》於該廠拍攝戲中最後的大型爆炸及火燒場面後,清拆及重建成現時的翠豐臺;四至六廠亦於2008年停止紡紗事務,將廠房轉為貨倉。

==活化==
2014年,南豐集團宣佈將活化南豐紗廠,耗資7億[[港元]]<ref name="on.cc">{{cite news|url=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1206/mobile/bkn-20181206182405524-1206_00822_001.html|date=2018-12-06|accessdate=2019-04-22|title=荃灣南豐紗廠重生 為創科文化提供場地|work=[[東方日報 (香港)|東網]]|language=zh-hk|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3205921/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1206/mobile/bkn-20181206182405524-1206_00822_001.html|archive-date=2019-07-23|dead-url=no}}</ref>將總樓面面積26.4萬平方呎的四廠、五廠及六廠改建成單一建築群,並在翻新活化工程後在2018年12月6日開幕。

活化工程中,紗廠過去的部分特色及設計(如保留舊有綠色油蹟的牆身、選用舊式鐵框窗戶等)獲得保留,而當中也有就舊有結構進行加固工程,並加入了玻璃幕牆,就例如紗廠外牆上的「南豐紡織有限公司」的標誌字型原已停產,在修復時需要重新倒模,並沿用式微工藝重新製作,以人手逐片重新貼上紙皮石,再置於原位。南豐紡織品牌「金杯」圖案的鐵閘,以及五廠鐵閘、四廠樓梯也獲得保留。紗廠的中庭運用了大量玻璃,而頂部也設天窗引進自然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