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素宁

增加 49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黄素宁''' (huangsuning) ,女 1950年生于山东烟台。画家。纺织品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 [[ 南京艺术学院 ]] 国画系, [[ 中央美术学院 ]] 年画、连环画研究生班。曾任职于西藏美协、 [[ 江苏省国画院 ]] 。曾于1988年移居美国纽约。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黄素宁 (画家)
| 圖像 =[[File:Hh.jpg|缩略图]]|缩略图|center|[http://imagep1.so.qhimgs1.com/v?qbdr/_240_/t015a4fbad077b51371.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ancha.cn/culture/2013_09_08_170846.shtmlt 图来自]]]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50年
|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曾任职于西藏美协、江苏省国画院
| 知名作品 = 《青藏线上传喜讯》</br>《援军路上》</br>《 [[ 进军西藏 ]] 》</br><ref>[http://huangsuning.zxart.cn/ 黄素宁 官方网站 ]. 张雄艺术网网 </ref> 
}}
1人物概述
 
2进军西藏
 
3传统与创新
== 人物概述 ==
''' ​黄素宁 ''' ,女1950年生于山东烟台。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 [[ 南京艺术学院 ]] 国画系, [[ 中央美术学院 ]] 年画、连环画研究生班。曾任职于西藏美协、[[江苏省国画院]]。曾于1988年移居美国纽约。[[陈丹青]]妻子。黄素宁兼事纺织品设计,曾担任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评委。
1976年,黄素宁在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主动要求去西藏工作。黄素宁认为,这并不是赶时髦。为什么都要集中在繁华的大城市呢?历届全国美展,总没有西藏的作品,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挥。
黄素宁多次参加大展,主要作品有:中国画《青藏线上传喜讯》《援军路上》;油画《进军西藏》(与 [[ 陈丹青 ]] 合作)等。
== 《进军西藏》通力合作 ==
1977年6月,当时在西藏工作的黄素宁,准备与丹青合作一幅题为《进军西藏》的油画,因为这是一幅工程量很大的作品,并且赶制参加将要举办的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半年前,陈丹青第一次进藏,被请去创作并辅导当地业余画家,推荐他和另外两位南京艺术学院老师的人,就是黄素宁。此时,陈丹青作为知青,在南京北郊的一个文化馆工作。黄素宁带着已经搜集好的大量生动的文字和形象资料,带着她日臻成熟的创作构思来了。她来得也正是时候,陈丹被借调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创作宣传画,正好借这个机会来合作这幅画。
1977年6月,当时在西藏工作的黄素宁,准备与丹青合作一幅题为《进军西藏》的油画,因为这是一幅工程量很大的作品,并且赶制参加将要举办的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半年前,陈丹青第一次进藏,被请去创作并辅导当地业余画家,推荐他和另外两位南京艺术学院老师的人,就是黄素宁。此时,陈丹青作为知青,在南京北郊的一个文化馆工作。黄素宁带着已经搜集好的大量生动的文字和形象资料,带着她日臻成熟的创作构思来了。她来得也正是时候,陈丹青被借调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创作宣传画,正好借这个机会来合作这幅画。=== 艰苦卓绝 ===
[[File:Xz.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p1.so.qhimgs1.com/bdr/_240_/t01874f88579d874ce1.jpg 艰苦卓绝原图链接] [http://pic5.997788.com/pic_search/00/20/23/26/se20232652a.jpg 图来自]《进军西藏》]]
可是画布和油画颜料还没有着落,陈丹青找到省美展办公室,好说歹说,才求得六块人家裁下来的画布边角料。黄素宁把六块边角料缝缀起来,拼成了一幅三米宽的画布,陈丹青绷在了自己钉的木框上。画布有了,他又四处去讨要颜料和画笔,黄素宁又从朋友那里临时借了一间小屋。尽管条件很差,但他俩还是乐观的。
这幅作品有近百个人物,他俩一连埋头画了好几天,往往连上街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花。房间窄小,作画时,几乎连手臂都伸不直。想要退后几步看看效果,都得侧着身子后仰到床上,太艰苦了。但,这总算是有个画画的地方。还没画完,因故这屋子需要马上要给腾出来,辗转又搬到另外的地方画。
=== 脱颖而出=== 
江苏省一共为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推荐了八十多幅油画作品,结果只选上了三幅。《进军西藏》入选了。这幅历尽艰辛,用六块边角料拼成的作品,却挂在了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并受到观众与专家的好评。后来,江苏省美术馆又请他们重画了一张作为馆藏。
黄素宁对服饰文化亦颇有研究,对在国际纺织面料设计的"复古时尚"与挖掘中国传统特征,有着深入而清醒的认识。
''' 面料·魅力丝绸'''
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和棉、麻。中国丝绸业历史长达七千年,早在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就将丝绸文化传给世界各国。中国丝绸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华和美学。中国传统面料中数丝绸最具魅力,丝绸品种很多,如织锦缎和素绉缎,雍容华贵,而双绉和乔其,则雅致含蓄。在中国的丝绸制品多强调光泽度,而很多西方人却偏爱亚光的丝绸。这是一种东西方不同的审美与消费心理。她还特别提到,缂丝本来是精美的宫廷传统工艺,却用来加工卡通图案的小礼品,令人感到十分可惜!
''' 色彩·雅俗共赏'''
中国古人很会用色,比如紫色,是非常高贵而颓废的颜色,清朝官袍就用紫色,苗族刺绣也爱用紫色。而我们看到的传统服装大多是红的、绿的。红色和绿色虽然是传统服装的一个鲜明特点,但古人用得非常沉稳协调,与爱用红绿色的南欧人用得一样好。我国古代传统面料用的是矿植物天然染料,很内敛,能达到与自然非常和谐的效果。再比如藏族的袍子大多是黑色牦牛毛织的,或者是羊皮做的,配以绛红色内衫,粗犷有力。
如今的设计师对传统色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多以为"传统"就是民间年画那样,事实上并不是大红大绿就代表中国,那仅仅是"民俗",所谓"雅俗共赏",我们的"雅"更需要着力表现。
''' 图案·突破限制'''《青藏线上传喜讯》
一提到传统图案,人们很容易就想到团花、龙凤、福禄寿之类的。千万别陷在这个误区里。其实中国的传统图案极其丰富多彩,很多元素被我们忽视了。我曾看到一片汉晋出土的锦片,在精美的图案中竟印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和如今的国情很相符,非常奇妙。像这样的传统元素如果用的巧妙,就会突破限制;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大大影响传统服装的生命力。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传统服装文化保护和发展得都很好,流行的时装业也很发达,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我们都该引以为鉴。
设计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事,没有深刻的艺术修养,就无法采撷生活中的美。如今介绍中国传统服装的书很多,研究者也很多,而要真正发展它,还需要做很多实事。认真地研究传统服装中的元素,并善加利用。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