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筲箕灣譚公廟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譚公仙跡==
有說本名譚德, [[ 元代 ]] 惠州人,法相多為孩童模樣。據《惠州府志》所載,譚德於惠州九龍峰修行,常持木杖出山,並有老虎隨行代為負重物,十三歲得道成仙,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特建廟供奉。又有傳說指譚公為譚峭,因會呼風喚雨及替人治病,被奉為神。 [[ 咸豐 ]] 六年,為表揚譚公顯聖平亂,保佑惠州鄉眾,清廷敕封譚公為「襄濟」。香港開埠初年,對石材需求甚殷,吸引不少惠州的石匠來港,同時把譚公信仰帶來香港。
==建築特色==
==日軍登陸點==
1941年12月8日, [[ 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於當天[[香港保衛戰|入侵香港]],日軍在12月12日攻佔九龍並伺機渡海進攻香港島。香港島守軍與日軍經過數天炮戰後北角油庫中彈起火,日軍於是趁守軍的觀察視野受濃煙所阻,在12月18日出動突擊艇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筲箕灣]]登陸,根據英軍的日誌記載,日軍的登岸地點正就是當時仍在岸邊的譚公廟,而譚公廟更被日軍用作臨時指揮中心<ref>{{cite news |title=街知巷聞:筲箕灣 戰火留痕 |url=https://www.e123.hk/ElderlyEasy/details/356481/74 |work=長青網 |date=2014-10-19}}</ref>。
== 參考文獻 ==
98,9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