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負壓隔離病房

增加 56 位元組, 3 年前
負壓相關常識
== 負壓相關常識 ==
對可經由 [[ 空氣 ]] 傳播的 [[ 病原 ]] ,必須以通風的手段進行控制。而對有微生物危害的阻隔區施予負壓,則可以保護阻隔區外環境免受污染。在阻隔區內提供足夠的換氣量,並安排適當的室內氣流型態,可使作業人員在良好的空氣品質下,選擇較潔淨空氣的位置進行 [[ 醫療 ]] [[ 研究工作 ]] 。另外,為避免阻隔區與其他區域(如辦公區、休息區)的交互污染,設置獨立的空調與排氣系統也是必須的手段。而排氣的處理在經過高效率微粒過濾器或殺菌設備導引至建物頂排放,儘可能遠離建物空調進氣口避免再吸入。如此一套完整的負 [[ 壓通風系統 ]] ,將有助於控制病原對內的感染與對外的散播。<ref> '''工研院環安中心''' [https://www.ftis.org.tw/cpe/download/she/issue18/tec18_3.htm 從SARS感染控制談負壓與通風]</ref>。
=== 何謂負壓 ===
</div>
[[ 負壓 ]] 是一個氣壓的相對值,兩區之間比對 [[ ,氣壓值 ]] 較低者即屬於負壓區。 [[ 負壓 ]] 常被應用做為一種限制空氣擴散的手段,可保證氣流如預期的方向流動。以負壓隔離病房為例,病房內應被假設為空氣含有傳播病原的存在,為污染區域,亦稱為阻隔區,因此必須隔離內外空氣以保障隔離區外人員。而如何隔絕室內空氣勿擴散至室外,除可利用嚴密的洩漏填塞達到室內氣密外,更好的方式則是利用室內外的氣壓差異,藉著空氣由高壓區往低壓區流動的特性,使室外周圍的空氣僅向室內負壓區流動。
=== 負壓的標準 ===
根據 [[ 美國疾病管制局 ]] 出版的「微生物與生醫實驗室的生物安全」(1999年,第4版),建議將具有微生物危害風險的場所分為4個安全等級:
1. 生物安全第一級(Biological Safety Level, BSL-1)場所:在此等級操作下的病原微生物不會使健康成人致病,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及環境具最低潛在性危險。
4. 生物安全第四級(BSL-4)場所:可導致健康成人嚴重及毀滅性的致死疾病,且通常無有效地預防與處理措施,並為氣霧傳播或未知傳染途徑之病原。
根據 [[ 國內疾病管制局 ]] 特殊隔離病房設置標準( [[ 鼠疫 ]] [[ 伊波拉病毒 ]][[ 出血熱 ]] [[ 炭疽病 ]] 及其他傳染病或新感染症等)之要求需達25 Pa,呼吸道傳染隔離病房之標準(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開放性肺結核等)則未要求負壓值,但有負壓通風系統的要求。而對SARS這種屬於呼吸道傳染之新感染症,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於整合專家學者意見後,在隔離病房通風檢查表中建議以8 Pa為負壓的最低標準。
=== 負壓以外的要件 ===
72,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