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7
次編輯
變更
→戰後時期
戰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由於延續日治強制隔離政策,致使病患愈來愈多,陸續擴建病舍至六十多幢,有近千張病床。1945年,賴尚和代理院長。1946年,吳文龍任院長,採半開放,不禁婚,不結紮。後來治療藥物發明,患者不再需要強制隔離,樂生的病人才逐年減少。陳文資院長時期,在行政大樓第一進的崗哨設有軍人守衛,如發現有院民想跨越鐵絲網逃跑,就會警告或對空鳴槍。院民與世隔絕了數旬年,直到1954年,才撤除鐵絲網,慢慢開放讓院民回家。1956年,院民取得身分證,享有投票權。同年,台灣引進了有麻瘋病特效藥之稱的「[[達普頌|DDS]]」,提供給100名院民試用,但在缺乏醫生指示下服用,有些病友服用過量,破壞[[紅血球]],使神經痛更加劇烈。
在1940年代末期,[[宣教士]]的力量也進入樂生療養院。1949年,在樂生療養院內的'''聖望教會'''(1952年由孫理蓮宣教士募款興建禮拜堂)擔任義務傳道的蔡信生長老,邀請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宣教士進入院中救助病患。<ref name="愛在">孫理蓮(Lillian Dickson)著.芥菜種會編譯小組譯.[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8098 愛在樂生:一位母親歷經艱難,照顧一千個絕望病人的故事]宇宙光出版.2016年12月.頁36-39.ISBN 978-957-727-498-4.</ref>孫理蓮在1950年連結[[芬蘭]]籍宣教士白信德醫師(1909-1979,Signe Berg)入院設立臨時診所,為病患義診;又在1952年後連結「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Olav Bjørgaas)、「埔里阿公」[[徐賓諾]](Bjarne Gislefoss)、德國護理師杜愛明等醫療宣教士進入院內,提供院民醫療與物質的資源。<ref name="李貞德">李貞德.[http://www2.ihp.sinica.edu.tw/../file/2201UmmXtXY.pdf 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新史學16卷2期.2005年6月.頁116-118.</ref>1954年,孫理蓮在{{le| 基督教先鋒報|Christian Herald}} 負責人[[包霖]]的贊助下,於樂生療養院中成立「工藝所」、「兒童舍」和希望之家,讓兒童病患有獨立的庇護之家,並鼓勵病人在職業治療中重拾人生的尊嚴。<ref name="愛在"></ref><ref> 悲歡樂生 = Outside the world / 張平宜撰文 ; 林國彰, 張蒼松攝影。</ref>
1961年,「台灣省癩病防治規則」訂立,廢止強制隔離,改為門診治療。但因社會的誤解,對於院友購物的金錢、信件都要經過消毒水或清潔手續後才接受。1969年,病舍達61棟,收容1050名病患。1979年,日本船業鉅子、知名[[右翼]]大老[[笹川良一]]捐建「笹川紀念館」。1993年,[[台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衛生處]]曾計畫樂生院整建為「公共衛生中心」,因[[台北捷運|臺北捷運]]相中此地為[[新莊機廠]]預定地而無法轉型。根據部分資料顯示,台北捷運的機廠原本預定於[[輔仁大學|輔大]]後山,但相中樂生有鵝卵沙石的山坡地,因此才改至樂生療養院;新大樓開工,經費來自「癩病防治五年計畫」,共9億3469萬元,原計畫興建適合院民居住與活動的低層、家庭式平房,落成時是兩棟相互隔離的迴龍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