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01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11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部分专业和原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11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部分专业和原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1983年,山东经济学院在原基础课部建立经济法教研室,1993年设立国际贸易法专业,2000年筹建法学系,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2005年法学系改制为法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1998年成立政治法律系,2002年更名为政法学院,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
==学科专业==
学院开设法学专业,并设置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和法律与[[经济]]两个[[特色]]实验班,法学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201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在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其中民商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为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得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中国法学会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立法咨询服务基地、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综合研究基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说法》专家顾问单位。
学院现设有法律学系、民商法学系、经贸法学系、刑法与诉讼法学系和[[社会]]工作系5个系,有中意经贸法律研究中心、[[山东省]]与意大利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睿扬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城乡土地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刑事法研究中心、兰迪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法治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等。拥有藏书约16000册法学专业图书资料室,设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物证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等。
==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博士(含在读)3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能手1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1人。23人兼任[[国家]]级、省级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等,3人担任省市级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人曾受邀参加“首届中日韩法律论坛”、“中英比较公法论坛”、“Securing Our Economic Prosperity”、“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EU and the GCC countries”等国际会议。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其中2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1.88%;9人有海外教育或交流经历,占比28.13%;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在职称、[[学历]]、学缘、学科等结构方面形成合理布局。为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促进对外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除专职导师外,学院还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请陈瑞华、赵万一等20位著名教授、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所务、浙江靖霖(济南)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聘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
==学科建设==
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迅速,法学专业于2011年成为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省一流专业,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法学学科于2014年被评为校“高原学科”。参与起草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规范文件,参与发起成立省法学教育联盟。
[[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法理学等5个二级专业设有法学方法、法社会学、财税金融法、民法学、商法学、经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10余个研究[[方向]],法律专业硕士设有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两个专业。依托学校优势资源,努力实现经、管、法融合,形成了“立足法学、兼顾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服务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学科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方面建设交叉融合的具有财经特色的法学课程体系,既体现财经特色,又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学院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现已通过山东省审核。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强化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改革]]效果显著。2005年“商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基础建设课程,2015年“法和经济学交叉学科建设”获准立项,2016年法学学科遴选高原学科建设项目,法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案例3个入选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1项,省级、校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各立项1项、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14项。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学科专业==
学院开设法学专业,并设置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和法律与[[经济]]两个[[特色]]实验班,法学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201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在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其中民商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为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得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中国法学会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立法咨询服务基地、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综合研究基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说法》专家顾问单位。
学院现设有法律学系、民商法学系、经贸法学系、刑法与诉讼法学系和[[社会]]工作系5个系,有中意经贸法律研究中心、[[山东省]]与意大利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睿扬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城乡土地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刑事法研究中心、兰迪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法治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等。拥有藏书约16000册法学专业图书资料室,设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物证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等。
==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博士(含在读)3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能手1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1人。23人兼任[[国家]]级、省级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等,3人担任省市级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人曾受邀参加“首届中日韩法律论坛”、“中英比较公法论坛”、“Securing Our Economic Prosperity”、“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EU and the GCC countries”等国际会议。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其中2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1.88%;9人有海外教育或交流经历,占比28.13%;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在职称、[[学历]]、学缘、学科等结构方面形成合理布局。为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促进对外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除专职导师外,学院还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请陈瑞华、赵万一等20位著名教授、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所务、浙江靖霖(济南)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聘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
==学科建设==
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迅速,法学专业于2011年成为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省一流专业,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法学学科于2014年被评为校“高原学科”。参与起草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规范文件,参与发起成立省法学教育联盟。
[[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法理学等5个二级专业设有法学方法、法社会学、财税金融法、民法学、商法学、经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10余个研究[[方向]],法律专业硕士设有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两个专业。依托学校优势资源,努力实现经、管、法融合,形成了“立足法学、兼顾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服务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学科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方面建设交叉融合的具有财经特色的法学课程体系,既体现财经特色,又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学院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现已通过山东省审核。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强化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改革]]效果显著。2005年“商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基础建设课程,2015年“法和经济学交叉学科建设”获准立项,2016年法学学科遴选高原学科建设项目,法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案例3个入选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1项,省级、校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各立项1项、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14项。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