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
次編輯
變更
米開朗基羅
,無編輯摘要
'''米开朗基罗'''({{lang-it|Michelangelo}} / {{IPA-it|mikeˈlandʒelo}},{{bd|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M}}),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zh-hans:米高安哲罗;zh-tw:米高安哲羅;zh-hk:米開朗基羅}-」、「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艺复兴三杰|文藝復興藝術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家族]]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 (壁画)|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ref>[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3001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001 Michelangelo (1982 BC1)]</ref>、[[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米開朗基羅撞擊坑|隕石坑]]<ref>[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Feature/3881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Michelangelo on Mercury]</ref>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