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887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于2000年1月,黑龙…”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于2000年1月,黑龙江大学的四大学院之一,亦是中国北方地区理工科规模最大的科研型学院之一,中国大陆地区七所“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高校成员单位之一。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8个二级学科;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国防特色学科。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拥有1个现代传感技术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教师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正教授25人、副教授5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79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黑龙江省政府特贴专家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龙江学者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计划5人。建设了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学院科研实验室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科研设备6000余万元。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目标跟踪、信号处理、油田监测、高铁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院具有高水平科研平台。现有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信息融合估计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超构材料物理与器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高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团队、省高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基地。
==交流与合作==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派出多位教师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访学交流,近5年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100余次。
学院以培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工程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紧扣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战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在北京、江苏、吉林、哈尔滨等地建有十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五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7项,获得省级电子大赛奖项89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华大九天杯”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专业类大赛500余项,极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多年来,学生就业率近100%,荣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学院众多毕业生被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石油、华为、中兴、创维、康佳、腾讯、百度、TCL等知名公司优先录用。每年有30余名硕士研究生保送名额,多人被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85、211重点大学免试录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8个二级学科;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国防特色学科。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拥有1个现代传感技术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教师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正教授25人、副教授5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79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黑龙江省政府特贴专家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龙江学者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计划5人。建设了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学院科研实验室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科研设备6000余万元。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目标跟踪、信号处理、油田监测、高铁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院具有高水平科研平台。现有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信息融合估计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超构材料物理与器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高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团队、省高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基地。
==交流与合作==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派出多位教师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访学交流,近5年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100余次。
学院以培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工程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紧扣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战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在北京、江苏、吉林、哈尔滨等地建有十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五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7项,获得省级电子大赛奖项89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华大九天杯”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专业类大赛500余项,极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多年来,学生就业率近100%,荣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学院众多毕业生被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石油、华为、中兴、创维、康佳、腾讯、百度、TCL等知名公司优先录用。每年有30余名硕士研究生保送名额,多人被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85、211重点大学免试录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