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赵深

移除 9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2年7月赵深参加国营设计机构以后,长期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华东和北京两设计院中经他指导的工程项目,已很难具体查考,可以说,1955年他调回华东设计院后,华东设计院的重大设计项目都经过他的精心指导。他除了对设计方案,以至细部构造都加以深入推敲、严格要求外,而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与解决具体问题。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央提出要重建唐山。当时他已是78岁高龄,为了重建唐山,他往返上海、北京、唐山等地,与建筑界有名望的专家研讨河北小区的规划,提出方案,以后河北小区的设计即以此规划方案为基础。在建造过程中,唐山余震不断,他又往返唐山、上海多次,到工地视察,提出很多建议。他不仅对华东设计院的工程十分关心,而且对外地的重大工程,也当作自己的事一样。在他逝世前两个月,他在兰州市参加了该市的规划讨论后,又马不停蹄,匆匆赶到遵义市参加遵义纪念馆方案的讨论。他的一些设想为遵义市的领导和与会专家所采纳,并体现在改进方案之中。建筑师在学术上的水平应该体现在其设计之中。赵深一生所负责设计和在其指导下设计的作品是相当丰富的,上面列举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特别是私人住宅部分以及一些方案竞赛的稿件已无从查考。即便如此,在上面所列的项目中亦不乏佳作,留待建筑界研究评说。
<p style="text-indent:2em;">==设计思想==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是一个在建筑学上有较深造诣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设计首先着重建筑功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建筑造型的美观,不赞成片面追求形式而牺牲实用。同时,他还重视造价经济,反对不顾经济而任意发挥, 滥用高档材料。他本人所主持的以及由他精心指导的设计,识者都认为具有朴实大方,典雅自然的独特风格,造型简洁明朗,无矫揉造作、刻意雕琢之弊。赵深不仅对西方建筑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对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厚实的根底,一向重视在现代建筑中<p style="text-indent:2em;"> 结合运用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在他回国后设计的第一座建筑——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大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尽管在30年代建<p style="text-indent:2em;"> 筑界的“国粹主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提倡的“民族形式”,在建筑界形成一个较大的声势,赵深对待建筑创作,仍然<p style="text-indent:2em;"> 坚持努力借鉴传统遗产的精华,吸收和发扬建筑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性。在设计中坚持从现代功能和结构出发,不生搬硬套古典<p style="text-indent:2em;"> 形式,而是适当运用和强调传统符号以示意的方式表达中国建筑文化的特点。在后期,他在设计上更具有新时代气息,不落窠<p style="text-indent:2em;"> 臼,随时代步伐而前进。 赵深才华丰茂,思路敏捷,不轻易动笔,一经动笔则一气呵成轮廓,然后对细部节点反复推敲,精益求<p style="text-indent:2em;"> 精。他不仅重视设计方案,而且对施工图纸、选用材料、施工质量也严格要求,对建筑的细部处理,装饰线脚花饰和色彩,更是<p style="text-indent:2em;"> 亲自与设计人员研究探讨,逐个进行审核敲定。<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为人谦虚,从不矜己之长,亦不攻人之短。他在建筑设计问题上,对他自己的作品从不夸夸其谈,也从未见他对世界建筑流<p style="text-indent:2em;"> 派和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相反,对他过去设计中的遗憾之处,尽管事隔多年,仍深念不忘,引为教训。大上海大戏院是1932年<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陈植事务所时的作品。1953年,他为设计人员上业务课时,谈到戏院的楼厅设计,当时为了多设座位,加大楼层的坡<p style="text-indent:2em;"> 度,“弄得走路像爬山一样,设计得不好。”当时为他这样虚怀若谷,进行自我批评而深受感动。<p style="text-indent:2em;"> 在指导青年建筑师时,他从不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顺着对方的构思辅导成章。他经常教育设计人员不要盲目抄袭国外的<p style="text-indent:2em;"> 设计,要批判地接受,但是他在辅导培养青年人才时,首先还是着重于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和智慧。
<p style="text-indent:2em;">==工作作风==
<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不仅是在建筑设计上深有造诣的建筑师,而且是一个事业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与陈植、童寯3人合作创办“华<p style="text-indent:2em;"> 盖建筑事务所”,20余年历尽沧桑,发展到在国内享有盛誉,主要是依靠精湛的技艺,热诚的服务态度以及内部同仁的团结。赵<p style="text-indent:2em;"> 深在工作中踏实负责,不辞劳苦。<p style="text-indent:2em;"> 抗日战争时期,云贵公路交通极为不便<p style="text-indent:2em;"> 抗日战争时期,内地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很差。1938—1940年间,他风尘仆仆,往来于长沙、桂林、贵阳、重庆、昆明等<p style="text-indent:2em;"> 地。他还几次从内地转道香港、海防到上海处理业务。<p style="text-indent:2em;"> 对待建筑设计,赵深十分重视深入现场工作。从设计前到现场踏勘调研,以及到施工时下工地视察检查都非常认真。在施工现<p style="text-indent:2em;"> 场,他经常不顾年老,上脚手架视察。他对外地工程也是不辞劳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到乌鲁木齐的铁路、航空都未开通,<p style="text-indent:2em;"> 交通极为不便,他还是去了。以后对福建、杭州几项重大工程如福州大学、泉州华侨大学、杭州西冷饭店新楼等,他都是不止一<p style="text-indent:2em;"> 次去现场。这与当前有些设计人员只热衷于出图,不重视下工地的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他病重住院,进行抢救之时,他<p style="text-indent:2em;"> 还念念不忘与其他相约要去南宁参加全国住宅设计交流会。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到南宁时,南宁与会深为惋惜的说:“赵老是累 死<p style="text-indent:2em;"> 的。”<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为人忠厚诚恳,朴实无华。他对下属体贴关怀,对这一点,跟他工作过的都深有体会。他处理经济问题,如设计费的分配<p style="text-indent:2em;"> 等,照章办事,公正合理。他和陈植、童寯合作经营,情谊敦厚,是为人所共知的。在这种牵涉到经济利益的合作关系中,20<p style="text-indent:2em;"> 余年,历经风霜,始终保持团结友爱,真可谓君子之交。赵深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业务方面。在20年代,上海租界中的建筑<p style="text-indent:2em;"> 设计业务为外商的一统天下,中国建筑师处境艰难。为了加强中国建筑师的团结和力量,以便更好地与外商进行竞争,由庄俊和<p style="text-indent:2em;"> 一些建筑师于1927年倡议成立中国建筑师学会。学会制订的会员“诫约”,内容有不与同行(指国内同行)争夺业务,不得不合<p style="text-indent:2em;"> 理地降低或抬高设计公费,不得向任何方面收受额外费用等。据华盖的从业人员反映,有的业主在洽谈时,提出要求设计费优<p style="text-indent:2em;"> 惠,赵深总是信守“诫约”,一般是不予接受的。再有,业主的下属经办人员往往要求给予“回扣”,赵深冒着今后会丧失一些<p style="text-indent:2em;"> 业务风险,照例坚决拒绝。对于营造厂给予的馈赠,也都婉言谢绝。某次送来汽车亦遭推却。
1,5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