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4
次編輯
變更
叶笃庄
,無編輯摘要
1949-1957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编译委员会主任。
1968-1976年 刑满后在白湖农场工作。
1976-1978年 在 [[ 安徽省 ]] 怀远县荆山湖渔场作二级渔工。
1978-1987年 任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
1987年 离休。
2000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 个人成就 ==
身处逆境 不忘农业科研
长达近20年的逆境磨难,没有动摇叶笃庄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信念,只要有机会,他就总想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做些事情。1975年在白湖农场期间,虽然条件艰苦,思想压力大,面对农场甘蓝型油菜连续两年发生“花而不实”病,年近六旬的叶笃庄凭着一把尺子、一架天平、一些化学试剂及简陋的仪器,对“花而不实”的病因连续进行了3年调查研究。发现该病是一种生理病害,是由植物本身碳氮比失调引起的,并提出防治措施,从而推翻了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由于土壤缺硼造成的论据。
在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渔场期间,他利用自己的知识,积极参加糖化饲料养鱼试验,在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蛋白酶“荆1号”的试验,使其加速卵衣化,并获得成功。该项目为安徽省科技大会表扬项目。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他欢欣鼓舞,发誓要在晚年为四化多作贡献。1978年当领导交给他试制3942蛋白酶任务时,他主动提出试验方案,亲自参加操作,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获得成功,并投入生产。
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进化论
叶笃庄与达尔文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0650374174248&wfr=spider&for=pc 达尔文 ]百家号</ref> 的进化论结缘最初始于日本。留学时,在老师开的参考书目中有大杉荣的日文译本《物种起源》,其后他又读了日文译本《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他在国内得到了一套《达尔文全集》原著,如获至宝。《物种起源》中的大量生物界现象、严密的推理以及雄辩的文风吸引了他,于是找来早年马君武的中文译本,对照原文,发现译文误译、漏译之处甚多,于是他便产生了重译《物种起源》的念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新闻出版总署决定重新翻译出版《达尔文全集》,副署长周建人通过吴晗找叶笃庄协助,叶笃庄和周建人、方宗熙一起翻译了《物种起源》,并由三联书店出版。同时《达尔文全集》其他著作的组稿工作也顺利完成。在1957年“反右”停职反省期间,他利用反省的空闲时间译完了达尔文的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下卷,约33万字,也只能以其小女儿叶晓的名字出版。1958年入狱后,被迫中止了《达尔文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在狱中他仍然念念不忘《达尔文全集》的翻译工作,在经得狱方同意后,叶笃庄让家人寄来《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原著、日文译本、马君武的旧译本以及赫胥黎《短论集》原著和郑易里《英汉大辞典》,开始了艰难的翻译历程。没有稿纸,他就用蝇头小楷把译文写在那部日文译本的行间,笔尖用秃了,就在水泥地面磨尖了再用。就这样,化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的翻译工作。他把译稿暂存在天津的哥哥家中。
1976年叶笃庄在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渔场当渔工时,想尽快地把狱中翻译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进行整理、修改。然而,在他向天津的亲属索取译稿时得知,由于译稿写在日文译本行间,“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时红卫兵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毒品,早已付之一炬。得到这个消息,他没有感到沮丧和惋惜,相反,他却庆幸原著放在姐姐家里而幸免于难。于是,他又横下心,重新再译。每天完工,他回到工房,以床为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巨著的翻译之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省委的帮助下,科学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1982年这部久经磨难、饱含叶笃庄心血的译著终于在达尔文逝世100周年之际问世。1989年经叶笃庄再次修订后,纳入他主译的《达尔文进化论全集》中。
1987年叶笃庄离休,但他的追求并没有因此而中止,不完成《达尔文进化论全集》他死不瞑目。他不顾体弱多病又开始了新的拼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的支持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的修订、整理、出版工作。《全集》共十三卷、十五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98年由科学出版社全部出齐。另有3本达尔文著名译著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即将出版的还有《起源——达尔文传记小说》、《达尔文读本》。
9 叶笃庄译。起源。北京:三联书店,1985
10 叶笃庄等译。达尔文进化论全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