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次編輯
變更
吉兴沟抗日救国会
,创建页面,内容为“"南岔县浩良河镇大吉星村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大吉星村及周边的山岭旧称鸡心沟,后来百姓图兴旺吉利由谐音演变为吉兴…”
"南岔县浩良河镇大吉星村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大吉星村及周边的山岭旧称鸡心沟,后来百姓图兴旺吉利由谐音演变为吉兴沟。抗日斗争时期,吉兴沟是当年远近闻名的“红地盘”,在这里发展了伊春林区第一名共产党员——高玉斌,成立了伊春林区第一个抗日救国组织——吉兴沟抗日救国会。抗战胜利后,在这里诞生了伊春林区第一个党组织——吉兴村党支部。
1933年,日军侵入汤原后,打破了吉兴沟宁静的生活,吉兴沟组建了亲近汤原游击队的“大排队”,反抗日军的侵略。
这个时期,汤原各地纷纷建立起各种群众抗日组织,让盘踞在汤原县城的日伪军惊恐万状。1936年1月25日至29日,松花江下游主要抗日队伍领导人在吉星沟齐聚一堂,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促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吉星村因此成为抗日联军的诞生地。
1936年,日伪政权在现在的吉星村所在地建立“集团部落”,在村里建有兵营,驻有日军守备队。他们严密监视居民言行,杀戮抗日军民,先后有十多人被淹死在井中,18人被屠杀在村里的小河边。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前,吉星沟先后有高玉斌、依文和、姜富、范景顺、李明久等27名青壮年参加了东北抗联,抗战胜利后只有3人生还,其余全部光荣殉国。
1946年5月,中共汤原县委派党员到吉星村开展建党工作,发展村民奚广佩、李世荣、徐海良、齐奎芳4名党员,随之又建立了党支部,奚广佩任书记,这也是伊春林区第一个地方党支部。"
1933年,日军侵入汤原后,打破了吉兴沟宁静的生活,吉兴沟组建了亲近汤原游击队的“大排队”,反抗日军的侵略。
这个时期,汤原各地纷纷建立起各种群众抗日组织,让盘踞在汤原县城的日伪军惊恐万状。1936年1月25日至29日,松花江下游主要抗日队伍领导人在吉星沟齐聚一堂,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促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吉星村因此成为抗日联军的诞生地。
1936年,日伪政权在现在的吉星村所在地建立“集团部落”,在村里建有兵营,驻有日军守备队。他们严密监视居民言行,杀戮抗日军民,先后有十多人被淹死在井中,18人被屠杀在村里的小河边。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前,吉星沟先后有高玉斌、依文和、姜富、范景顺、李明久等27名青壮年参加了东北抗联,抗战胜利后只有3人生还,其余全部光荣殉国。
1946年5月,中共汤原县委派党员到吉星村开展建党工作,发展村民奚广佩、李世荣、徐海良、齐奎芳4名党员,随之又建立了党支部,奚广佩任书记,这也是伊春林区第一个地方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