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臺灣山椒魚

移除 1,151 位元組, 3 年前
冰河退去我留下~山椒魚記事
==冰河退去我留下~山椒魚記事==
山椒魚,不是魚 ,是有尾巴的兩棲類,是蛙類的近親。 經過多年的隔離演化,才成為台灣的特有種,但是數量稀少,名列瀕臨絕種的一級 [[ 保育類動物 ,如果全球持續暖化,我們會越來越歹命 ]]
萬年前的 [[ 冰河 ]] 時期,台灣數度與亞洲大陸相連,許多古老生物遷徙來台定居,冰河退去後,牠們向高海拔山區遷移,歷經隔離演化,成為台灣的特有生物,山椒魚就是其中之一。山椒魚分布在西伯利亞、日本、中國東北等溫帶地區,台灣是牠們分布的最南界,棲息地局限在年均溫攝氏20度以下的山區。
當暖化問題延燒全球,怕熱的山椒魚,勢必首當其衝。溫度變化對生物的影響需要長時間觀察,在台灣高山型的國家公園中,玉山國家公園最早意識到氣候變遷對高海拔生物的影響,於是 邀請師大生科系的呂光洋教授, 展開長期的監測計畫。
日據時期之後,台灣山椒魚學術研究曾經出現一段空白,民國68年呂光洋老師在阿里山發現人生中的第一隻山椒魚,從此結下30年的不解之緣,他和研究人員踏遍群山,在一塊塊石頭間,尋找來自冰河期的祕密。玉山群峰之間的這片山坡地,高度將近3700公尺,是目前已知海拔最高的一處山椒魚樂園。
山椒魚住在高山上,林立的山頭卻也成為生態孤島,讓不同族群的山椒魚,沒辦法到處串門子,長期隔離之後,小小的台灣孕育出五種外型不同的山椒魚。生活在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中央山脈南段的是阿里山山椒魚,另外還有分布在中央山脈中段的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區的南湖山椒魚、以及分布在雪山山脈的觀霧山椒魚。
[[File:山椒魚03.jpg|400px|缩略图|居中|臺灣山椒魚[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696 照片來自]]]
牠們看起來柔弱,卻有一套自己的防禦本事,才能在嚴苛的環境中存活至今。牠們的黏液有毒,有禦敵的功能,而且遇到襲擊的時候,牠們會把尾巴舉起來,轉移敵人注意。山椒魚的天敵是蛇類、地棲性的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同時牠也是[[鼠婦]]、[[蚯蚓]]等[[節肢動物]]的天敵。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在地理上是雪山山脈的北段,是山椒魚緯度最北,海拔最低的棲地,住在這裡的是數量非常稀少的觀霧山椒魚。
 牠們看起來柔弱,卻有一套自己的防禦本事,才能在嚴苛的環境中存活至今。師大生科系教授呂光洋說,牠們的黏液有毒,有禦敵的功能,而且遇到襲擊的時候,牠們會把尾巴舉起來,轉移敵人注意。山椒魚的天敵是蛇類、地棲性的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同時牠也是鼠婦、蚯蚓等節肢動物的天敵。吃與被吃,是大自然設計好的循環,在人跡罕至的山林裡運行,不過牠們現階段遇上了一些麻煩,恐怕不是天賦的本領能夠應付的。 當人們的腳步靠近,山椒魚的生活難免失去安寧。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在地理上是雪山山脈的北段,是山椒魚緯度最北,海拔最低的棲地,住在這裡的是數量非常稀少的觀霧山椒魚。但是保留區內的北插天山是有名的登山路線,遊客常在水源地洗滌餐具,影響水質,也影響山椒魚的居住品質。 因為地形限制,台灣的山椒魚呈現小族群不連續性的分布,近親繁殖已經對族群繁衍相當不利,開發導致的棲地喪失更是一個大問題。師大生科系助理教授賴俊祥說,開路或野溪整治的工程,很容易就破壞了山椒魚的棲地,一個棲地消失,更代表一個族群的消失,山椒魚原本就數量稀少,禁不起這樣的打擊。 師大團隊看見這個困境,嘗試幫山椒魚重建家園,2003 2003 年起 林務局 聯手, 在阿里山區展開棲地復育工作,兩年後在復育區中發現七隻小baby,證明了在原本就有山椒魚棲息的空間進行棲地改善,是自然的好方法,2007年,師大團隊與林務局也在苗栗的觀霧森林遊樂區中,建立了另一個棲地復育區  了解牠們,才能有效的幫助牠們,雖然師大團隊長期投入山椒魚研究,但目前為止,對牠們的生活史依然很不清楚 。為了增加調查人手,2010年七月,一項訓練計畫展開了,對象是新竹林管處的巡山員與解說志工。
尋找、捕捉、麻醉、上標、拍照、放回,重複的動作在不同的樣區持續上演,只為了建立基礎的資料庫,釐清氣候變化與族群消長的關聯。師大生科系教授呂光洋說,目前缺少的就是以前的生物資料,我們要趕快建立資料庫,有了以後,未來十年、二十年就有資料可以比對。
</gallery>
==視頻==
33,0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