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阿爾弗雷德·科爾托

增加 4,625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noteTA |1=zh:艾迪特·皮雅芙;zh-tw:愛迪·琵雅芙; zh-cn:伊迪丝·琵雅芙;zh-hk:伊蒂·琵雅芙; }}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Alf…”
{{noteTA
|1=zh:艾迪特·皮雅芙;zh-tw:愛迪·琵雅芙; zh-cn:伊迪丝·琵雅芙;zh-hk:伊蒂·琵雅芙;
}}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Alfred Denis Cortot''',{{bd|1877年|9月26日|1962年|6月15日|catIdx=K}}),是一位[[法國]][[鋼琴家]]、[[指揮家]]。

==生平==
科爾多生於地處[[瑞士]][[法語區]]的[[尼翁]](Nyon)。他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時的第一位老師是[[埃米爾·德孔布]](émile Descombes,曾是[[蕭邦]]的學生。[[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也是他的弟子),另一位是[[路易士·迪耶梅]](Louis Diémer)。1896年,他奪得''學院鋼琴比賽第一名''(''premier prix'')。1897年,他在[[科隆音樂會]](Concerts Colonne)上首次登臺,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1898—1901年間,他任[[拜羅伊特音樂節]][[合唱指揮]]與[[助理指揮]],1902年他指揮了[[瓦格納]]的[[眾神黃昏]]在[[巴黎]]的首演。他組織了一個音樂會社團,演出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貝多芬]]的[[莊嚴彌撒]]、[[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和一些法國[[作曲家]]的新作品。

1905年,科爾托與[[雅克·蒂奧]](Jacques Thibaud)和[[巴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組成了當時最有名望的[[鋼琴三重奏]]。1907年—1923年,科爾托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他的學生包括[[克拉拉·哈斯姬爾]](Clara Haskil)、[[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瓦爾多·佩勒姆特]](Vlado Perlemuter),甚至[[瑪格麗特·蒙諾]](Marguerite Monnot,法國作曲家,作品有[[艾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的大多數流行曲目和[[音樂劇]]''花街神女(Irma la douce)'')。作為[[教師]]的科爾托受到廣泛的讚譽。1919年,他創辦了[[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作為一位遊歷極廣的鋼琴家,他也曾作為[[客座指揮]]與許多樂團合作過。他在瑞士的[[洛桑]](Lausanne)去世。

===爭議===
他在[[二戰]][[德國]]佔領[[法國]]期間支持[[納粹]]的行為(出任傀儡政權的政治職務,並在納粹組織的音樂會上演出)使他飽受爭議,戰後他被''驅逐出境(persona non grata)''。對於他當時的動機曾有爭議,但他仍被禁止公開演出一年,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但他作為[[獨奏家]]仍在其他國家繼續獲得承認,尤其在[[英格蘭]]。

==演奏==
作為鋼琴家,科爾托演奏的[[蕭邦]]和[[舒曼]]最為出名,他修訂的這兩位元作曲家的作品集非常注重技術和詮釋上細節問題。他也被許多評論家視為這兩位作曲家最偉大的詮釋者。科爾托記憶力的問題很出名,跟當時許多其他著名鋼琴家(如[[艾德溫·費舍爾]](Edwin Fischer),[[阿圖爾·施納貝爾]](Arthur Schnabel)和[[珀西·格蘭傑]](Percy Grainger))一樣,在他的錄音中有許多錯音。這和他的學生[[李帕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帕蒂的技術毫無瑕疵。

儘管有技術上的瑕疵(錯音),科爾托仍是本世紀最出色的[[音樂家]]之一,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被認為是個人主觀感性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輕視精確的技術,重視直覺、詮釋和真正內在的精神。這種詮釋方法已經被現代"科學派"的詮釋方法取代,“現代派”將邏輯與精確放到第一位,以[[節拍器]]和文字上的"詮釋"為標準。科爾托重視rubato(自由速度),他是rubato運用的大師,特別在蕭邦和舒曼的短小作品裡面表現的尤其出色。

科爾托留下的錄音主要是蕭邦和舒曼的作品,其中蕭邦的練習曲、前奏曲、圓舞曲和敘事曲集都是這些曲目最經典的錄音,而他的舒曼作品錄音早已是經典。除了這二位元的作品錄音,他還留下了一些小提琴奏鳴曲和三重奏的經典錄音,此外還有德彪西,拉威爾,弗朗克的錄音。當然在新的EMI大包裡還有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講解和演奏示範。

==參考文獻==

* 阿爾弗雷德·科爾托,''La musique française de piano'',1930–48
* —,''Cours d’interprétation'',1934(''對音樂詮釋的研究'',1937)
* —,''Aspects de Chopin'',1949(''關於蕭邦的研究'',1951)
* 伯納德·加沃蒂(Bernard Gavoty),''Alfred Cortot'',1977(French)
* 湯瑪斯·曼沙德(Thomas Manshardt),''Aspects of Cortot'',1994
4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