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生平==
科爾多生於地處[[瑞士]][[法語區]]的[[尼翁]](Nyon)。他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時的第一位老師是[[埃米爾·德孔布]](émile Descombes,曾是[[蕭邦]]的學生。[[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也是他的弟子),另一位是[[路易士·迪耶梅]](Louis Diémer)。1896年,他奪得''學院鋼琴比賽第一名''(''premier prix'')。1897年,他在[[科隆音樂會]](Concerts Colonne)上首次登臺,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1898—1901年間,他任[[拜羅伊特音樂節]][[合唱指揮]]與[[助理指揮]],1902年他指揮了[[瓦格納]]的[[眾神黃昏]]在[[巴黎]]的首演。他組織了一個音樂會社團,演出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貝多芬]]的[[莊嚴彌撒]]、[[ 勃 約翰尼斯·布 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和一些法國[[作曲家]]的新作品。
1905年,科爾托與[[雅克·蒂奧]](Jacques Thibaud)和[[巴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組成了當時最有名望的[[鋼琴三重奏]]。1907年—1923年,科爾托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他的學生包括[[克拉拉·哈絲姬兒]](Clara Haskil)、[[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瓦爾多·佩勒姆特]](Vlado Perlemuter),甚至[[瑪格麗特·蒙諾]](Marguerite Monnot,法國作曲家,作品有[[艾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的大多數流行曲目和[[音樂劇]]''花街神女(Irma la douce)'')。作為[[教師]]的科爾托受到廣泛的讚譽。1919年,他創辦了[[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作為一位遊歷極廣的鋼琴家,他也曾作為[[客座指揮]]與許多樂團合作過。他在瑞士的[[洛桑]](Lausanne)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