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况周颐

增加 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词作特色'''
况周颐词话五种<br>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50年,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20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 [[ 赵尊岳 ]] [[ 蕙风词史 ]] 》)。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同里前辈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请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 [[ 齐天乐 ]] 〕《 [[ 秋雨 ]] 》等。中日甲午(1894)战争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篇什,如〔 [[ 唐多令 ]] 〕《 [[ 甲午生日感赋 ]] 》、〔 [[ 苏武慢 ]] 〕《 [[ 寒夜闻角 ]] 》、〔 [[ 水龙吟 ]] 〕《 [[ 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 ]] 》、〔 [[ 摸鱼儿 ]] 〕《 [[ 咏虫 ]] 》、〔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红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br>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表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br>
'''词学主张'''<br>
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 5卷,325则。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1936年,《 [[ 艺文 ]] 》月刊又载《 [[ 续编 ]] 》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br>
况周颐《蕙风词话》<br>
取正续两编为一集,统名《蕙风词话》,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合刊出版。况周颐的词学理论,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又吸收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 朱孝臧 ]] 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 [[ 词学讲义附记 ]] 》引)。
== 人物评价==
== 参考文献 ==
4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