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9
次編輯
變更
杨晦
,→生平
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是最先冲入并[[火烧赵家楼]]的几个学生之一。
1920年毕业,先后在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山西太原平民师范学校、河北定县、北平和天津等地教书。<ref>{{cite web |url=http://www.pku-hall.com/JTQKZZ.aspx?id=91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10-1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115022102/http://pku-hall.com/JTQKZZ.aspx?id=91 |archivedate=2010-01-15 }}</ref>1925年秋在[[北平]]与原[[浅草社]]成员[[冯至]]、[[陈翔鹤]]、[[陈炜谟]]等组织文学团体[[沉钟社]],出版期刊《沉钟》和“沉钟丛书”7种。[[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杨晦在此时期发表了《笑的泪》、《楚灵王》等话剧和[[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等译著。<ref>人民网 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150043/150063/9010391.html</ref><ref>[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150043/150063/9010391.html ],人民网</ref>
1934年,時任孔德學校校長,且已婚的楊晦,與女學生楊樹新前往上海,並發生性關係,後者于1935年產下一女(名楊江城)後病死。<ref> 水底的火焰:知識分子蕭乾(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4/08/content_13319617_10.htm C水底的火焰:知識分子蕭乾(新華網) ]8</ref>
1937年在上海[[同济大学]]所附高中任教,1938年因宣传抗日南下广东、广西。1941年—1946年先后在迁至陕西的[[西北联合大学]]和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任教。1947年到上海、香港等地任教。1949年出版文艺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