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增加 21,6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圖像 = [[File: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www.tianya999.com/uploads/allimg/150729/2304-150H9101H6-51.jpg 原圖鏈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1942年6月7日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
| 知名原因 = 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 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逊尼派穆斯林,利比亚革命警卫队上校,利比亚九月革命的精神领袖,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1969年9月1日,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  *1970 —1972年,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2  *1982 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扎菲还是利比亚作协的名誉主席 ,2001年6月 <ref>[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1_08/29/8754900_0.shtml 作为小说家的卡扎菲)]凤凰网.2011-08-29[引用日期2016-04-13]]</ref> , *2001年6月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 <ref>[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5/96/20010627/498322.html《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人民网.2001-06-27[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08年9月,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班加西,200多位顶着王冠或手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 <ref>[http://news.sohu.com/20090212/n262191570.shtml 卡扎菲成非洲万王之王]搜狐新闻.2009-02-12[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政府下台 。3  *2011年3 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 <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8月22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 利反政 期2016-06-17]]</ref>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 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 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 。10  *2011年10 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 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 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外文名 :مُعَمَّر القَذَّافِي‎ Muʿammar al-Qaḏḏāfī(阿拉伯语)、Muammar Muhammad Abu Minyar al-Gaddafi(英语)  别 名: 欧麦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国 籍 :利比亚[[File: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2.jpg|缩略图]] 民 族:贝都因人  出生地:苏尔特  出生日期 :1942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职 业: 军事家、政治家、国家领导人  毕业院校 :班加西利比亚大学(肄业)、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信 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主要成就 :创立了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思想  代表作品 :《绿皮书》《卡扎菲小说选》  军 衔:上校  所获荣誉: 南非共和国好望角秩序奖  接班人:穆塔西姆·比拉·卡扎菲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沙漠中部,苏尔特以南50英里的阿布哈迪。卡扎菲的家庭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游牧部族家庭,全家都靠出租骆驼维持生计。 *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时,卡扎菲在苏尔特一所小学读书。 *1956年,卡扎菲在利比亚中南部塞卜哈读中学。之后卡扎菲到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读书。 *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1963年,卡扎菲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历史专业,加入保卫国王的精锐部队——昔兰尼加卫队,进入利比亚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1965年,在利比亚陆军服役。 *1966年,他获得了去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培训的机会。  '''非洲雄狮'''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到1972年,卡扎菲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 *1977年,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成为“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革命导师和兄弟领袖”称号。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卡扎菲向苏联采购军事装备。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修复与美国关系。21世纪初,利比亚在卡扎菲领导下与西方关系改善。 *2000年,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召开,卡扎菲率领代表团参加。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日落西山'''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 *2011年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多次发表讲话,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统治利比亚。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占后逃亡至家乡苏尔特,不停变换藏身之处。卡扎菲前卫队队长曼苏尔·达奥说,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以及20多名亲信在绝望的逃亡之旅中几乎与世隔绝,躲在没有电视、电话甚至没有电的废弃房子中,用蜡烛照明。 卡扎菲用看书、做笔记或者在一个炭炉上煮茶来打发时间。 “他不指挥战斗,都是他儿子指挥。他没做任何部署,也没想过任何计划。”<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也曾感到压力,因为他的朋友抛弃了他,包括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这使他感到失望,因为他曾认为他们是很亲近的朋友。”  铁腕统治一个600万人口国家的卡扎菲在最后阶段“紧张、愤怒,有时候会暴怒,大部分时间处于悲伤和生气状态。即使后来我们告诉他的黎波里已经被占领,他仍然相信利比亚人民还爱着他”。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由于战火纷飞,苏尔特遭到破坏,断电断水,食品稀缺,卡扎菲变得很失望和不安。此间,穆塔西姆一直领导着苏尔特的战斗,赛义夫根本没来这里。在苏尔特,卡扎菲的忠诚战士都由穆塔西姆指挥,他们最初有350人,后来很多人逃跑了,只剩下150人左右。 在被反对派包围的时候,其它人曾经多次劝卡扎菲投降或者离开利比亚,但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两个选项。 [13] 在苏尔特,卡扎菲和他的亲信差不多每4天就变换藏身之地,他们主要躲在被当地逃亡居民遗弃的房子里。<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被俘之日,卡扎菲及其亲信正打算乘车逃出苏尔特,但车队遭到北约轰炸,卡扎菲受伤被俘。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死前据信已立下遗嘱,要求穿“死时穿的衣服”,按照伊斯兰教习俗葬在家乡苏尔特的家族墓中。卡扎菲在遗嘱中还要求善待他的家人,呼吁利比亚人民维护自己的“身份、历史和成就,以及祖辈和英雄们的荣耀”,“今天、现在和将来都要继续与任何外国侵略者斗争到底”。他还表示,自己为了“荣誉和责任”,拒绝了“许多建议”,选择了继续“抵抗外国侵略者”。<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殒命沙场'''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称在苏尔特已经俘获了卡扎菲。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被捕,惨遭虐待后,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  卡扎菲重伤身亡后,其遗体没有按照伊斯兰惯例马上被下葬,而是与其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遗体一起,被放在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5日清晨,利比亚执政 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简称“过渡委”)已将该国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的遗体埋葬在利比亚境内一处秘密地点。<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其儿子穆塔西姆及卡扎菲一名亲信也被埋葬。 为了避免其墓地成为一处“圣地”或者遭到蓄意破坏,决定将卡扎菲秘密埋葬在沙漠深处 [7] ,下葬处不会有墓碑等标识,葬礼只有一些部落酋长和宗教人士参加。报道指,葬礼共只有4名“目击者”,他们都向《古兰经》发誓永不泄漏墓地的位置。 <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据埃及媒体报道,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在医院里看到了卡扎菲被杀的电视新闻和画面,极为伤心和悲痛,于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很快就昏厥过去了。报道引用医院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穆巴拉克昏厥过去后,如果不是大夫采取措施及时,并给他吃了镇静药,穆巴拉克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ref>[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1025/51037.html 别了,卡扎菲 解放!利比亚]中国新闻网.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 为政举措 ==  '''军事''' 1973-1974年间,法国向利比亚出售了9个连的“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共27台战车,主要用于机场防御。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卡扎菲从苏联大量采购武器装备,建成了非常可观的苏式防空体系。莫斯科共向的黎波里供应了39个S-75M3“伏尔加”防空导弹营、36个S-125M防空导弹营、7个“平方”自行防空导弹团(140台战车)。之后又补充供应了2个大队4个营的S-200VE远程防空导弹团、1个“黄蜂-AK”防空导弹团(20台战车)。 卡扎菲统治期间利比亚陆军还从苏联得到了144台“箭-1”防空导弹系统战车。在1984-1985年间采购了60台“箭-10”防空导弹系统战车,另外还有大量14.5、23、30、57毫米高射炮,包括ZSU-23-4在内,以及“箭-2M”、“箭-3”、“针-1”苏制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ref>[http://news.sina.com.cn/o/2011-03-25/111722180460.shtml 卡扎菲短视代价惨 未及时购先进战机和导弹)]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10-09]]</ref>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所有这些分队和部队共编成18个防空导弹旅,其中9个S-75M3和S-125M混成旅,7个“平方”旅,1个“黄蜂-AK”旅,1个S-200VE旅,另外还有1个法国制造的“响尾蛇”防空导弹旅。 <ref>[http://news.sina.com.cn/o/2011-03-25/111722180460.shtml 卡扎菲短视代价惨 未及时购先进战机和导弹)]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10-09]]</ref>  '''政治''' 在卡扎菲执政的42年里,他曾用尽各种手段削弱潜在的竞争势力。根据利比亚1972年确立的法律,游行和组党可以被处以任何处罚,包括死刑。利比亚传统的政治精英已经被卡扎菲收拾殆尽,逃到国外的反对者也要作为叛国者清算。而后他重置政治体系,从最初的革命委员会到阿拉伯社会主义者联盟再到后来的人民委员会,一拨又一拨“值得怀疑”的革命老同志被清洗,最终掌权的只有他自己的家族势力和忠心不二的亲信。<ref>[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11125/Articel09006MT.htm 还原非常卡扎菲)]大众数字报[引用日期2015-10-09]]</ref> '''外交''' [[反西方殖民主义]] 卡扎菲驱赶意大利人、收回英美军事基地、石油国有化、发动旨在消除西方影响的“文化革命”,到支持对西方国家采取恐怖主义行动,再到遭受西方制裁、与西方国家断交、甚至与美国兵戎相见。 *2001年“9·11”之后,卡扎菲一反常态,强烈谴责恐怖活动,成为当时最早谴责恐怖主义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之一。以此为契机,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有所改善。 *2003年,利比亚与美英达成对“洛克比空难”的赔偿协议。  '''对美关系''' *1970年6月,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国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了6000名美国军事人员。 *1972年,卡扎菲废除了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声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利、美两国的外交机构也由大使级降格为代办级。 *1973年,卡扎菲为了限制美国舰船的活动,宣布整个锡德拉湾是利比亚的领海。 *1979年底,利比亚支持伊朗反对美国,示威者焚烧了美国驻利比亚代办处,双方撤回了驻对方的外交人员。  *1993年,为摆脱孤立,卡扎菲转性盛赞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为“新世界的救星”,随后宣告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武器,并同意赔偿泛美空难死者家属。 *2004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正式终止对利比亚的贸易禁运。2006年,美国和利比亚复交。 '''非洲政策''' 卡扎菲的利比亚提供了非洲第一个近代革命——通过电话、电视、广播和其他一些如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等技术的应用把整个非洲大陆连接起来,包括农村地区。在利比亚的西尔特设立非洲投资银行,  *2011年在犹恩德成立拥有420亿美元资本的非洲货币基金和基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非洲中央银行。 *1988年5月25日,在非统组织成立25周年之际,卡扎菲宣布愿同肯尼亚、加蓬、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利比里亚、毛里求斯、塞内加尔、冈比亚八国复交,作为向非统组织的献礼。 *20世纪80年代末,利比亚同这些国家的关系逐步改善,先后有14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领导人访问利比亚。 *1991年8月,苏丹总统巴希尔3次访问利比亚; *1992年3月,利比亚与利比里亚复交; *1993年尼日尔总统和加纳总统访问利比亚;1994年5月,利比亚同南非正式建交。 *1996年3月,向尼日尔提供了200万美元的援助,向马里提供了20万美元的赠款。 民生 *2011年,在卡扎菲的领导下,的黎波里大搞市政建设,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公路四通八达,濒临地中海的海滨大道上车流不息,却不显拥堵。  在卡扎菲政策下,凭借石油、天然气资源带来的丰厚收入,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盖的楼房和砖房,大多数家庭都有小汽车。卡扎菲积极改善百姓的住房条件,在首都的黎波里和全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建设了数万套安居住宅。这些住宅作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出资建设,成立家庭的利比亚人均可以向政府申请住房,并以十分低廉甚至是象征性的价格获得。 通信方面,在利比亚使用固定电话进行国内通话是免费的,手机话费价格也非常低廉,至2010年7月,利比亚手机覆盖率为103%,利比亚使用的手机号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人口总数。 1983年,卡扎菲控制下的议会通过了关于大人工河项目的最终方案:50年内建造长2485英里的混凝土管道,组成一个巨大的水道系统。工程分为5个阶段,总造价接近250亿美元,由利比亚政府自己承担,不需国外援助。1984年大人工河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11年已经完成前3个阶段的施工。1989到1991年,大约1500英里长的管道将淡水引向了3个巨大的水库,1996年将淡水引到了的黎波里,2007年到达盖尔扬的东北部城镇。截至2011年该工程每天可运输大约650万立方米的水用于农业及人类消耗。  == 个人生活 ==  '''个性喜好'''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有时是白衣、白裤、白鞋、白头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镶着金边的白色斗篷;有时是黄色卡其布军服,戴同样颜色的头巾,在十几名保镖的护卫下出场。卡扎菲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是面包和驼奶。午餐多为烤牛肉或烧牛排,外加利比亚汤,有时也吃柏柏尔人爱吃的古斯古斯。 他喜爱足球运动,是意大利老牌球队尤文图斯队的股东。<ref>[http://mil.news.sina.com.cn/2002-02-09/54318.html 军事人物:沙漠的传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ref>  '''传奇婚姻''' 关于卡扎菲与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的邂逅更是众说纷纭,其中最传奇的说法是:他之所以娶了第二个妻子,是因为这个女人是刺杀他的凶手。 在1970年的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建国一周年的庆典上,卡扎菲正在检阅台上高高兴兴地阅兵,这时候一个负责急救的女护士悄悄地走上了检阅台,并且很快地接近了卡扎菲,趁他不注意,突然打开急救箱拿起里面的手枪就对准了卡扎菲的头,就在她准备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卡扎菲也正好一扭头,看见了她,当时28岁的卡扎菲望着黑洞洞的枪口和枪口前这位年轻的女子不知所措,而睁大眼睛看着帅气的卡扎菲的这个女护士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前来行刺的枪手,竟然慢慢地放下了手里的枪,这时卡扎菲笑了,他正打算迎上前去,身边刚反应过来的警卫扑上前去就制服了这位女刺客,卡扎菲命令警卫退下然后得知这位女子叫萨菲亚,一个礼拜后,卡扎菲和萨菲亚举行了婚礼,后来萨菲亚为丈夫训练出个个身手不凡的女子军。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的确,真相其实是这样的:1969年卡扎菲正在外地视察,突然一股强烈的不适感让他不得不停下工作去当地的医院检查,值班医生说他只是普通的感冒,可在一旁的女护士否认了医生,坚持说是阑尾炎,这个女护士就是萨菲亚,后来的检查证明萨菲亚是正确的,这次的巧遇就成全了卡扎菲和萨菲亚的姻缘。 == 人物轶事 ==  '''脾气古怪''' 1988年,他亲自开推土机推倒的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卡扎菲反美,但对释放在黎巴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他忧伤时,他不是醉心于文学创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帐篷里静思,聆听真主的声音。 卡扎菲善于演说,他讲话从不用讲稿,口若悬河,慷慨激昂,不时挥舞着双手,显示出勇气和力量。 1988年,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阿盟首脑会议上,卡扎菲右手戴了一只白手套,说这是为了与“美国走狗” 握手时不至脏了自己的手。 <ref>[http://mil.news.sina.com.cn/2002-02-09/54318.html 军事人物:沙漠的传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ref>  2000年7月,卡扎菲率领由二百多辆汽车组成的庞大政府代表团,白天驱车赶路,夜宿临时搭的帐篷,浩浩荡荡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首都洛美,出席非统组织首脑会议。 <ref>[http://mil.news.sina.com.cn/2002-02-09/54318.html 军事人物:沙漠的传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ref>  '''微服私访''' 1971年,他到一些政府机关突访,发现许多机关职员在办公室里喝咖啡聊天,这引起他的极大不满。为了使他们把主要精力都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军用卡车开进政府办公大楼,拉走了办公室里的大部分家具。还有一次他乔装成平民,和医生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着急下班的医生给了他两片阿斯匹林了事,大发雷霆的卡扎菲立刻下令将这个草菅人命的医生驱逐出境。<ref>[http://mil.news.sina.com.cn/2002-02-09/54318.html 军事人物:沙漠的传奇——卡扎非]新浪[引用日期2015-10-09]]</ref>  '''坚持梦想''' 早期的卡扎菲是纳赛尔的狂热崇拜者,卡扎菲本人也毫不掩饰这一点。无论是他在“九月革命”提出的目标,还是在“九月革命”的演讲中,都很明显地模仿纳赛尔20年前在埃及发动的革命。<ref>[http://news.sohu.com/20111021/n322885183.shtml 卡扎菲与他的舞台 ]搜狐新闻[引用日期2015-10-09]]</ref>  == 参考资料 ==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