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史学月刊

增加 18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史学月刊'''》是一份由河南大学主管,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 [[ 历史学 ]] 专业刊物,是新中国创办的最早的史学专业期刊之一,2011年入选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史学月刊》创刊于1951年1月,原名《新史学通讯》;1952年期间曾短暂停刊;1957年1月,改名为《史学月刊》;1960年10月起,停刊,并于1964年7月复刊;1966年6月起,再次停刊;1980年7月,正式复刊。
《史学月刊》主要栏目有史学理论、史学评论、 [[ 社会 ]] 史、 [[ 城市 ]] 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电脑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
1951年1月,《新史学通讯》创办,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校长嵇文甫先生、 [[ 河南大学文学院 ]] 院长郭晓棠先生和史地系主人黄元起先生共同发起。刊物初办时只有16个页码,没有专门的封面与目录页,前四期出版无定期,刊名由朱芳圃题写。自第一卷第五期起,改为月刊<ref>[https://www.sohu.com/a/329876684_120184827 SCI的月刊和季刊有什么区别-WOSCI沃斯编辑],搜狐,2020-08-26</ref>,定期出版。
1952年期间,因主办者下乡参加 [[ 土地改革 ]] 运动而短暂停刊。同年7月,复刊,首页刊名位置变化,封底始有版权标识。
1953年4月,原依顺序编排总期号的方式废除,改称年度月号。同年12月号起, [[ 版权 ]] 页登载印数。
1955年4月号,首次拥有独立封面,并换用 [[ 郭沫若 ]] 题写的刊名。
1956年下半年,随着 [[ 社会主义 ]] 改造运动的完成和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开始,受社会形势的鼓舞,根据编委孙海波 [[ 教授 ]] 的动议,决定把刊名改为《史学月刊》,以便扩大版面,丰富内容,更好地担负起繁荣社会主义史学的任务。
==曲折前进==
1957年1月,改名为《史学月刊》,篇幅扩大。
1960年10月起,因 [[ 大跃进 ]] 之后的政治形势冲击,停刊。
1964年7月,随着国家 [[ 经济 ]] 形势好转,经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批准,恢复出版。
1965年1月号起,原载于封二的版权标识独立载于封底。同年下半年,改为双月刊,双月出版。
1966年6月起,受“ [[ 文化大革命 ]] ”影响,停刊。
==繁荣发展==
1986年5月,该刊划归河南大学主管,由河南省历史学会和河南大学共同主办。
1988年,该刊被国际 [[ 标准 ]] 连续出版机构收入。
2002年,恢复月刊,每月25日 [[ 出版 ]]
2006年起,启用新的封面。
2011年,入选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 [[ 工程 ]]
2012年,该刊编辑部创办内部交流的学术性文摘杂志——《历史与社会(文摘)》。
据2016年10月《史学月刊》编辑部官网显示,主要栏目有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 [[ 电脑 ]] 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所发论文是当前史学研究前沿的高水平 [[ 研究 ]][[ 成果 ]]
==人员编辑==
据2016年10月《史学月刊》官网显示,编委会共有27人。
编委会:马敏、马小泉、王巍、王子今、王学典、王建朗、朱汉国、张国刚、张宝明、张倩红、陈春声、陈桦、陈谦平、苗书梅、何晓明、李剑鸣、李振宏、吴景平、赵世瑜、姜建设、翁有为、汪朝光、阎步克、龚留柱、黄兴涛 、程民生
据2016年10月 [[ 中国知网 ]] 显示,《史学月刊》被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录。
==研究开发==
1951年1月至1956年12月,该刊对新中国 [[ 马克思主义]]<ref>[https://www.sohu.com/a/421057037_752106 【公基常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搜狐,2020-09-26</ref>
史学做了研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是史学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957年1月至1966年9月,组织了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如60年代中国史学界关于历史主义的论战,一般人认为是发端于翦伯赞1962年的《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其实,《史学月刊》早在1960年就组织了关于历史主义 [[ 问题 ]] 的专题讨论。
2003年以来所设置的《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笔谈》栏目,发表了彭明、魏宏运、张晋藩、王桧林、郭德宏、王建朗、李良玉、朱汉国等15位学者的文章,研究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2006年第六、七期连发的两组“中国近代史上的 [[ 民族 ]] 主义”笔谈,发表了李文海、耿云志、李喜所、郑大华、宋志明、史革新、李翔海、胡伟希、马勇、王先明、郭双林、张昭军等12位学者的文章;2008年第3期发表的“封建译名与中国封建社会”笔谈,发表了冯天瑜、李根磻、吴承明、瞿林东、郭世佑、黄敏兰等学者的文章。
1980年下半年复刊,在复刊的第一期上,第一篇 [[ 文章 ]] 就是《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讨论述评》,抓住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重大争议的话题。1981年第2期,刊发的田居俭的《应当对中国封建主义加强研究》、肖黎的《试论我国封建社会的改良》、董楚平的《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平均主义究竟包含哪些内容》、郑炎、汤可可的《太平天国本不是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等论文,在当时都是颇有思想棱角,容易引起争议、带有思想解放倾向的 [[ 论文 ]]
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用两个整年24期约40篇文章100多万字的规模,系统而较为全面地总结了 [[ 改革开 放30 放]]30 年来中国史学的深刻发展、巨大变化和空前繁荣,并为今后的史学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的有益借鉴。发表了沈长云、李喜所、张国刚、李剑鸣、朱汉国、侯甬坚、王先明、孟广林、王晓德、彭南生等一批优秀的中年学者所撰写的评论文章。
==影响因子==
根据《史学月刊》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2003年以来,根据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统计,在全国被转载期刊中,该刊的转载量,一般排前20名之内;最高的2006年,排名第七位。2002年以来,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复印量排名,该刊在历史地理类刊物中一直名列第一。
[[ 北京大学图书馆 ]] 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评审,按发文量、复印量、复印率、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多重要素评定、筛选。该刊在历史学类核心期刊的排名,2000年排第7名,2004年第5名,2008年第4名,2011年第3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定的中国 [[ 人文社会科学 ]] 核心期刊,2004年该刊位列历史学类第7名,2008年位列历史学类第6名。
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史学月刊》总 [[ 下载 ]] 量:2068576、总被引量34206、复合影响因子0.478、综合影响因子0.292。
==办刊理念==
2001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发表一篇评论《史学月刊》办刊理念的 [[ 文章 ]] ,将该刊的办刊理念归纳为“诠释历史的求是精神”、“追随时代的求新精神”、“培养新人的责任意识”、“打造名牌的品牌意识”四句话。
1、在处理学术刊物与学术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该刊物编辑者主张学术刊物应当承担引领学术发展的责任,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 [[ 使命 ]] 感。
刊物编辑者认为,学术期刊不仅仅是发表学术成果的阵地,不是被动 [[ 发表 ]] 文章,而应该有一种主动的历史担当,那就是要承担起引领学术发展的历史责任。2002年,该刊发起并主办了《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中心讨论史学期刊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使命及其在历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个议题以及发起此次会议本身,就已经体现着该刊的办刊理念。在这个 [[ 会议 ]] 上,该刊物编辑者提出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中国史学期刊除了正常刊出历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之外,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三大任务,发挥引导、规范和推动历史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当时条件下,该刊物编辑者提出的三大任务是:促成并加快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建设与新的历史时代相适应的新史学;培育并确立历史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的学术规范;在历史科学学界倡导并树立健康的学术风气。
刊物编辑者深知,编辑不可能比学者更高明,刊物主办者不能对学术指手画脚,但是,就学术发展的状态说,单个人的研究,总是处于散在的状态中,而众多研究成果的集散地,则毫无疑问会呈现一种风气;而这种风气会在学术 [[ 传播 ]] 的同时,影响着整个学术群体。所以,刊物的主办者,在引导学术风气、规范学术秩序、形成学术趋向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在选题原则上,坚持贴近现实、服务时代的学术取向。
所谓选题问题,包括刊物编辑者制定的选题规划,和对一般作者来稿的选择两个方面。刊物编辑者以为,史学和任何学科一样,都有一个如何体现社会功能和发挥社会作用的问题。 [[ 毛泽东 ]] 曾倡导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的向导”。胡乔木也曾发表过类似这样的精辟见解,他认为:“历史科学满足 [[ 政治 ]] 需要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历史向社会也向政治提供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而社会和政治则利用这种成果作为自己活动的向导。”历史研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着现实人类提供历史活动的资鉴。所以,稿件选题,应该贴近现实,服务于现实,当然而不是影射现实。
==办刊宗旨==
以繁荣学术为己任的高品位 [[ 价值 ]] 追求;
以培养 [[ 青年 ]] 为目标的前瞻性战略眼光;
以学术水平定取舍的无偏见选题原则;
以有益社会为宗旨的大效益办刊方针。
《新史学通讯》是建国初期所创办的重要的 [[ 历史 ]] 刊物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宜评)
它在推动我国史学研究和发展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培养一批中青年历史 [[ 工作 ]] 中开辟了广阔的园地。(原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王荣堂评)
《新史学通讯》对于在理论领域特别在史学领域 [[ 马克思主义 ]] 主导地位的确立,对于在学校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可谓“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中国现代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彭明评)
《新史学通讯》所取得的成就和反映的特点,从一个侧面为十七年的史学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北京师范大学 ]] 史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张越评)
《史学月刊》对推 动20 动[[20 纪90 纪]]90 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它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思想史解读、思想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成果的评论与总结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评)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780,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