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4
次編輯
變更
张曙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曙
| 圖像 = [[File:张曙.jpg|缩略图|居中]]
}
''' 張 张 曙''' ({{bd|1908年|9月18日|1938年|12月24日}}),原名''' 張 张 恩 襲袭''',[[安徽]][[歙 縣县]]人,[[中 國国]]知名[[音 樂 乐 家]]。
== 生平 ==
他从小受[[徽戏音乐]]的熏陶,8岁时已能操琴为徽戏伴奏。1927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加入[[田汉]]创办的「[[南国社]]」。次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副修[[大提琴]]、[[钢琴]]、[[琵琶]]和[[作曲]]。1930年,因参加进步活动而被捕入狱。 1933年,加入[[中 國 国 共 產黨产党]]。同年, 與与[[ 聶 聂 耳]]、[[任光]]等 組織 组织 「[[ 蘇聯 苏联 之友社]]」,研究、探 討讨[[中 國 国 歌曲]] 創 创 作的 發 发 展, 並積極 并积极 投入社 會 会 上的革命音 樂 乐 活 動 动 。
[[抗日 戰爭战争]]爆 發後 发后 , 與与[[冼星海]]等人 組織 组织 了「[[全 國 国 歌 詠協會咏协会]]」,翌年, 參 参 加了以[[郭沫若]] 為領導 为领导 的[[中 國國 国国 民 黨軍 党军 事委 員會员会]]政治部第三 廳 厅 ,在武 漢積極開 汉积极开 展抗日救亡歌 詠 咏 活 動 动 。1938年12月,他 隨 随 第三 廳遷 厅迁 往[[桂林]], 繼續堅 继续坚 持抗日救亡音 樂 乐 活 動 动 。1938年12月24日,他与爱女张达真在日本 飛機轟 飞机轰 炸身亡,享年30 歲 岁 。
[[张曙墓]]位于今桂林市[[七星区]]。
==个人轶事==
===灵境忠魂===
“山水吐纳开灵境,灵剑溪畔安忠魂。”这是桂林市东郊的七星山下灵剑溪畔张曙陵园的挽联。人们在这里建立了追悼他的墓园。殉难的当天下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3厅、救亡日报社、演剧队的战友们一齐赶到文昌门,在林路、周钢鸣、常任侠等的协助下,把张曙和他女儿的遗体殓入棺中。12月26日下午在桂林中学文庙门前,第3厅厅长郭沫若与第3厅在桂全体人员、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和演剧队的代表数百人为张曙举行葬礼,郭沫若不仅主持葬仪。黄自死于病,聂耳死于海,张曙死于敌机轰炸,重责寄我辈肩头,风云继起!《抗战》歌在前,《大路歌》在后,《洪波》歌在圣战时期,壮声破敌奴奸胆,豪杰其兴!演剧九队和抗宣一队分别扶着“血债要用血来还!”“用血腥的战斗作我们的回答!”的横标,当天下午在林路、叶浅予、常任侠和演剧九队队员的护送下,把张曙父女的遗体安葬在南门外将军桥附近的凉水井,郭沫若题写墓碑,正面是“音乐家张曙父女之墓”,背面是“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敌机轰炸桂林,张曙同志及女儿同时遇难”。
1939年3月12日下午,桂林音乐界为怀念和追悼敬爱的战友,在抗宣一队的驻地举行桂林音乐界追悼张曙大会。同时举行张曙遗作演奏,各救亡团体及音乐界知名人士演唱了张曙遗作《壮丁上前线》、《赶豺狼》、《负伤战士歌》等。在张曙逝世一周年那天,桂林音乐界9个团体在乐群大礼堂举行纪念大会,演唱了32首抗战歌曲。《救亡日报》出版了“音乐家张曙殉难周年纪念特刊”。1940年9月3日,重庆文化界举行追悼张曙纪念会,周恩来出席纪念会,在会上发表讲话,说张曙创作的抗战歌曲,其力量“是永远永远不能磨灭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经提议,在中央文化部、中国音协以及广西省市党委的关怀下,把张曙父女的遗骨迁至七星公园普陀山北麓风景秀丽的灵剑溪畔。郭沫若重写碑文“音乐家张曙同志之墓”,孙慎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参加迁葬仪式,张曙的夫人周畸也从北京赶来参加。郭沫若早年题刻原碑同时安放在墓的右侧。1979年5月30日,文化部、全国音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文联、音协、广西艺术学院及桂林市文化局在桂林联合举行纪念张曙活动,重刻了墓碑,碑文“音乐家张曙同志之墓”是郭沫若1963年10月7日的手迹。30日晚上,在漓江剧院隆重举行纪念音乐家张曙诞辰70周年纪念会,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音协主席吕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中央乐团团长李凌和张曙的爱人周畸、女儿曙云、曙生专程从北京到桂林参加纪念活动。
==相关资料==
{{中国近现代文学}}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3年入党)]]
[[Category:歙县人]]
[[Category:中 國 国 音 樂 乐 家]][[Category: 張 张 姓|S]]
[[Category:葬于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