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孙枢

增加 12,31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姓名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孙枢</h4>|類型 =|圖片 = <img src="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ygysmd/200906/W020100513347821166542.jpg" width="250" ><br> <b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ygysmd/200906/W020100513347821166542.jpg圖片來源中国科学院网]|圖片尺寸 =|圖片簡介 =|本名 = |原名 = 孙枢|外文 =|羅馬拼音 =|英文名 = |暱稱 =|其他藝名 =|國籍 = [[中国]]|民族 =|籍貫 =|出生日期 = |出生地點 = [[中国]][[江苏金坛]]|職業 = 著名地质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配偶 =|兒女 =|父母 =}} == 簡介 == '''孙枢'''(1925-1980),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 孙枢院士科学成就丰厚, 地质学家 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从事沉积学、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和地质综合考察。参与发现湘潭碳酸锰矿领导小兴安岭东部、完达山和张广才岭地质考察研究磷酸岩成矿规律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阐明磷铝质岩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建立了沉积磷酸岩的一个新类型在中国最早研究潮汐与风暴碎屑沉积的古地理古构造环境系统研究并论述华北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和小区域的古地理古气候特征、豫陕中晚元古代坳拉槽的形成和演化、中国克拉通区张裂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对沉积岩矿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及扬子南部被动边缘沉积和早古生代缺氧事件论述了东古特提斯洋合作研究并发表《中国大地构造相图》。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人物评价== -陈海泓, 孙枢. 1988. 黄县盆地第三纪含煤岩系岩相与沉积环境. 岩石学报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王清晨, 彭海波, 许靖华. 1992a. 前陆盆地的构造控制作用: 以湘西中生代沅麻盆地为例. 见: 李继亮, 编.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Heller F, Dobson J. 1992b. 四川武隆地区二叠-三叠系磁性地层学研究. 中国科学B辑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许靖华. 1994. 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 地质科学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许靖华, Heller F, Dobson J. 1992c. 华南与扬子板块早三叠世分隔的古地磁学初步证据. 科学通报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许靖华, Heller F, Dobson J. 1992d. 华南板块的旋转运动. 科学通报 -陈海泓, 孙枢, 李继亮, 王清晨, 彭海波, 徐树桐, 许靖华. 1993. 雪峰山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初探. 地质科学 -陈文, 孙枢, 张彦, 肖文交, 王义天, 王清利, 姜立丰, 杨俊涛. 2005. 新疆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Ar-Ar年代学研究. 地质学报 -陈运泰, 孙枢, 吴忠良. 1999. 跨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进展 -侯泉林, 李继亮, 孙枢, 李培军. 1995. 浅层次微型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形成机理讨论. 科学通报 -李继亮, 孙枢,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1999a. 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 地质科学 -李继亮, 孙枢,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吴继敏. 1999b. 碰撞造山带的碰撞事件时限的确定. 岩石学报 -李继亮, 孙枢, 许靖华, 陈海泓, 彭海波, 王清晨. 1989. 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 地质科学 -李培军, 侯泉林, 李继亮, 孙枢. 1996. 闽西南地区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孤立滑塌岩块及其地质意义. 科学通报 -李培军, 侯泉林, 孙枢, 李继亮. 1997.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浊流沉积. 沉积学报 -李培军, 侯泉林, 孙枢, 李继亮. 1998.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深水沉积及其演化.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李任伟, 孙枢, 李忠, 江茂生, 金福全, 李双应. 2002. 高压-超高压岩石对合肥盆地侏罗系沉积的贡献. 岩石学报 -李忠, 孙枢, 李任伟, 江茂生. 2000.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对大别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秦大河, 孙枢, 符淙斌. 2004. 关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建议. 科学中国人 -秦大河, 孙鸿烈, 孙枢, 刘英金. 2005. 2005~20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 地球科学进展 -秦克章, 孙枢, 李继亮, 肖文交, 郝杰. 2002. 北疆古生代矿床组合的六大构造阶段划分及其意义. 矿床地质 -秦克章, 汪东波, 王之田, 孙枢. 1999. 中国东部铜矿床类型, 成矿环境, 成矿集中区与成矿系统. 矿床地质 -邱振. 孙枢. 王清晨. 邹才能. 2014. 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沉积相和层序地层. 沉积学报. -孙枢. 1962. 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总报告— 地质 部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1966. 沉积岩中的含硫和钙的磷锶铝石. 地质科学 -孙枢. 1977. 铁矿地质工作中岩相古地理方法. 见: 富铁矿找矿理论和方法汇编. 河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孙枢. 1981. 南极洲地质概况与矿产资源问题. 国外地质 -孙枢. 1986. 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1989. 中国科学院金矿地质工作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孙枢. 1990. 我院黄金科技工作概况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见: 中国金矿大全(第3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1995. 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1998a. 沉积磷酸盐岩的新类型—川西中泥盆世铝磷酸盐岩. 见: 朱光亚, 周光召, 编. 中国科学技术文库(院士卷).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枢. 1998b. 地质环境系统研究. 北京: 海洋出版社.  -孙枢. 2003a. 将我国深海大洋研究推向新阶段.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2003b. 地球数据是地球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地球科学谈科学数据共享. 中国基础科学 -孙枢. 2005a. 中国沉积学的今后发展: 若干思考与建议. 地学前缘 -孙枢. 2005b. 活动论古地理研究评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孙枢. 2005c. 对我国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2006. CO2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 中国基础科学 -孙枢. 2014. 10年来中国IODP 专家委员会工作简要回顾.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白顺良, 傅家谟, 冯增昭, 王妙月, 徐永昌, 陈丕基, 赵生才, 孙卫国. 1990. 沉积地壳研究的新进展. 见: 中国地质学会, 编. 当今世界地球科学动向—中国科学家谈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孙枢, 陈海泓. 1987. 浊流沉积与等深流沉积. 见: 张炳熺, 编. 当代地质科学动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孙枢, 陈其英. 1964. 龙门山拗陷中段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 -孙枢, 陈其英, 陈开惠. 1973. 川西磷酸岩. 地质科学 -孙枢, 陈其英, 戴永定, 陈志明. 1961. 黑龙江省东部前震旦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比.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第7号 -孙枢, 陈志明, 侯奎, 黄育才, 林晓刚. 1981a. 河南舞阳鲁山云梦山组底段潮汐沉积. 沉积岩石学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陈志明, 黄育才, 侯奎. 1981b. 河南舞阳附近十三亿年前的古地貌与古气候. 沉积岩石学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陈志明, 王清晨, 1982.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二). 地质科学 -孙枢, 从柏林, 李继亮. 1981c.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 地质科学 -孙枢, 范德廉, 陈海泓, 王清晨. 1987. 中国地台区张裂盆地沉积. 沉积学报 -孙枢, 姜春潮. 1959. 小兴安岭东部, 完达山和张广才岭北部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层剖面的特点对比和矿产分布规律. 见: 黑龙江流域组合考察学术报告(第1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李继亮. 1984. 我国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研究进展概况和发展方向问题刍议. 沉积学报 -孙枢, 李思田, 王成善. 1998. 沉积盆地研究的基本趋向和对我国今后研究的设想. 见: 欧阳自远, 编. 世纪之交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回顾与展望.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孙枢, 李晓波. 2001. 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 地球科学进展 -孙枢, 史培军. 2000. 数字地球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第四纪研究 -孙枢, 王成善. 2008. Gaia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 地质学报 -孙枢, 王成善. 2009.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 沉积学报 -孙枢, 王铁冠. 2016.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地质学与油气资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孙枢, 王清晨. 1991. 80年代我国沉积学研究的回顾. 科学通报 -孙枢, 张国伟, 陈志明等. 1985. 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孙枢, 赵文智, 张宝民, 刘静江, 张静和单秀琴. 2013. 塔里木盆地轮东1井奥陶系洞穴沉积物的发现与意义.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孙枢, 钟大赉, 李荫槐. 1988. 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陶辉飞, 王清晨, 孙枢, 阳孝法, 姜琳. 2012.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早石炭世南明水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分析. 地质科学 -王清晨, 彭海波, 孙枢. 1991. 赣北安源煤系沉积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地质科学 -王清晨, 孙枢, 李继亮, 周达, 许靖华, 张国伟. 1989.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 地质科学 -肖文交, 李继亮, 孙枢. 1998. 浙西北地区反转构造初步研究. 地质科学 -肖文交, 李继亮, 孙枢, 陈海泓. 2000. 构造平衡分析及其对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极性的制约: 以浙西北地区为例. 地质科学 -许靖华, 孙枢, 王清晨, 陈海泓, 李继亮. 1998. 1:4000000中国大地构造相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许靖华, 孙枢, 李继亮. 1987.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 中国科学B辑 -徐冠华, 孙枢, 陈运泰, 吴忠良. 1999.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遥感学报 -徐树桐, 孙枢, 李继亮, 江来利, 陈冠宝, 石永红. 1993. 蓝田构造窗. 地质科学 -Yu A. 霍达克, 孙枢. 1961. 中国东北及毗邻的苏联远东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俄文). 苏联科学院专报, 地质学专辑 -由雪莲, 孙枢, 朱井泉. 2014.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叠层石白云岩中微生物矿化组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由雪莲, 孙枢, 朱井泉, 刘玲, 何凯. 2011. 微生物白云岩模式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75]曾荣树, 孙枢, 陈代钊, 段振豪. 2004.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孙枢主编). 1981. 沉积岩石学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1998.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1. 地球科学: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七室成矿成岩组. 1976. 海相磷块岩形成条件的若干问题. 磷矿地质(一). 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地质组. 1959. 中国东北北部地质矿产概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考察队. 1963.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地质.黑龙江流域及其毗邻地区地质(第1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视频资料=={{#ev:youku|XOTU5OTQ3NTU2|alignment=left}}   == 外部鏈結 ==* [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4306.html 中国科学院網站].
2,7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