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陶汝鼐

增加 9,7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国朝诗的]][[顺治]]{{Infobox person| 姓名 = 陶汝鼐(1602——1683) | 圖像 = [[File:陶汝鼐.jpg|缩略图|居中|[http://upload.ldnews.cn/2014/0224/1393202683559.jpg 原图链接]]]}} [[陶汝鼐]](1601-1683)字仲调,一字燮友,别号密庵,又号石溪农,湖南宁乡人。 末清初 亡削发为僧,号忍头陀。少奇慧,工诗文词翰,海内有“[[楚陶三绝]]”之誉。 学家、 隽逸,有奇气,词赋尤工。 书法 初出入米芾,晚为颜鲁公,所过寺院辄为制碑铭联榜,至今宝贵。[[崇祯]]六(1633)举于乡,十六年(1643)中会试副榜、官广东教谕。明亡(1644)祝发大阳山,号忍头陀。卒年八十三 <ref name="百姓通普网">{{cite web |url=http://www.jp5000.com/tao/famous/view/21265 |title=http://www.jp5000.com/tao/famous/view/21265| accessdate=2013-03-27}}</ref> =人物生平=《[[清史稿]]》所载其传如下: 陶汝鼐[nài],字 仲调, 一字 庵。长沙 菴, 宁乡人 。1629年( 。与郭都贤交最笃。 帧二年)进国子监 祯初 崇帧 充拔贡生。会 亲自擢拔 幸太学,群臣请复高皇积分法,祭酒顾锡畴奏荐汝鼐才,特赐 第一 。1633年中 ,诏题名勒石太学。除五品官,不拜,乞留监肄业。癸酉 人后又 於乡,两 中会试副榜。 明亡 南渡 后, 剃发沩山,号忍头陀。生平内行笃,父歾,哀慕终身。事母曲尽孝养,处族党多厚德,尝为人雪奇冤,冒险难,活千馀人,然不自言也。诗古文有奇气,著有广西涯乐府、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都贤为序 行之。有“生同里、长同学、 处患难同时同志”之语。=相关事件=陶汝鼐原本只想做一名处江湖之远的文人,不问政治,终日以读书为乐。 但在明清之际巨大社会变动下,山河破碎, 业飘零。陶汝鼐不得不走出书斋,投身到当时遍布全国的反清活动中。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时,他受人举荐担任了何腾蛟的[[监军]]。南京陷落,弘光政权灭亡后,他又转道广西,参加了永历政权,并官授翰林院检讨。但腐败的明政权贪图享乐,无所作为,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复国无望,陶汝鼐只能再次归隐不仕。 [[顺治]]十年(1653) 他受到牵连,以叛案下狱,被定为死罪。幸 参与抗 友人多方努力,尽力搭救,才免于一死,但仍被囚禁了一年多才得以放还。晚年,在沩山剃发为僧,号忍头陀。遁迹江湖,郡县曾以“隐逸”荐举,坚辞不仕。=作品一览=他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复社,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俱佳,名动海内,被当时的人称为“楚陶三绝”。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等。另有合刻的《[[荣木堂文集]]》、《[[荣木堂诗集]]》共三十六卷,流传至今。《[[ 史稿]]》卷五零一有传。 他的诗多感慨兴亡,自伤身世之作 入狱数 激越凄楚,声情并茂。如《[[白水六月五日]]》一诗:“此地余茅屋,相邻近钓矶。村香吹岸帻,竹粉■披衣。野旷人烟贵,兵深物命微。得闲殊自诧,何也■忘归。”《[[放还贻别诸同难者]]》:“填海移山事岂成,湘天不明人夜行。十 离乱各风雨,一劫修罗共死生。辽鹤乍来城郭变,枯树纵去江潭平。归欤莫负雄慈力,好着袈裟安钓耕 ”都写 狱后专注诗 了清初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动的状况,文辞间流露出非常痛迫的感情。=佳作赏析=他的文章内容也多是涉及到明清之际的历史,忆古思今, 笔纵横驰骋,颇有气势 。  《[[荣木堂文集]]》共十二卷,目前所以见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清[[ 康熙 ]]年间的刻本。卷一为论、策和代人所作的制词,卷二到卷四为序,卷五为志序,卷六碑记,卷七游记,卷八传、志传,卷九题跋,卷十书启,卷十一祭文与墓志,卷十二杂著。作者并不是一位关心时政的人,入清后,虽归隐不仕,但却也并不继续抗清的活动,反而是安于现状。因此文集中不象当时大多数明朝遗民的作品那样,充满了明显讥刺怨怼清朝统治的文字,相反,在某些文章中还流露出对清王朝有所称颂。如卷四《[[新修长沙府志后序]]》称清朝统治者使“世乱而复始,地危而复安,政教失而复修,如行■海中再睹澄霁。幸矣!”=轶事典故=这时陶汝鼐已经安心于做一名清朝的顺民了。但旧王朝的影响和痕迹毕竟不是很容易消退的。何况他在过去曾有过少年得志,名动海内的美好记忆,因此在许多文字里仍然不 表达对明王朝的怀念之情。如卷二《[[商歌自序]]》云:“思报国恩,独惟文章……余明之逋人也,……三十以前习成,宗伯、冢卿、宰相皆持奏其举子文,先皇帝 辟举隐逸 勒其姓字于石,欲早用之。……嗟乎!君国之恩,报无日也。”“今即有人笔削三百年王业之盛,无缘得见,姑撮其奇事数十,广昭代之异闻者,咐诸《[[嚏古]]》焉。”这篇文章作于顺治八年(1650年),那时作者虽已削发为僧,却生缘未断。遥忆当年自己颇得朝中重臣的推许及崇祯皇帝的赏识,封官扬名的情形,仍然感激涕零,为不再有机会上报国恩而扼腕长叹。因此,只能以文章记录旧朝“奇事”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抗清志士=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记载抗清志士轶事的文章。如卷八《[[扬龙友中丞传]]》中详实记叙了友人扬文骢(龙友)坚持抗清,不屈不挠,被俘之后,不为清政府威逼利诱所动,慷慨赴义的经过。《[[黎平何公殉节传]]》记述了南明督师何腾蛟受伤被俘,誓死不降 婉言拒 食五、六日,终于被杀。作者曾做过何腾胶的监军,朝夕相处,共同斗争,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写到何殉国时,说“天为之■”,又云:“呜呼!公于是成仁无憾矣 ……封疆大臣能鞠躬尽瘁,从容而死节者如公几人!” 陶汝鼐的 诗文 先习 风格颇受公安、竟陵的影响。卷三《刻荣木堂诗集自序》云“十三补弟子员,即私效袁 公安近体诗 ”。卷三《车孝恩高霞堂集序》中也说他曾在二十多岁时北上游历关中,在回乡的途中特地到鄂城向钟惺请教诗学。他对明七子的复古倾向,并不赞同,主张诗歌应以写性情为主。卷二《[[嚏古自序]]》说:“窃尝披撷春华,追寻古响,不若汉魏乐府诸诗,苏李而下犹能真真朴朴,写山川风俗,忧思怨悱之情也。……明兴,吴越诗最盛,中叶乃推七子,然所为乐府不过拟古题目,刻画无盐。即通肖古人口吻,何关风义!” 卷三《廖大隐覆巢全草序》又云:“噫嘻!汉魏诗歌莫高于苏李蔡琰,而皆以骨肉生离,痛沦肌髓。”同时称赞廖大隐诗歌“悲则悲矣,其沉郁顿挫之节,忧思怒悱之情,犹江潭遗响也。”可见作者推崇的是那些抒发真实感情,能打动人心的作品。他还认为[[李白]][[杜甫]]之所以最为人称道,是由于“盖代词人,遭逢祸乱”,“一则子然流夜郎,一则无家寻弟妹”,因此沉郁顿挫之节,忧思怨悱之情溢于言表,诗作感人肺腑。而明七子刻意仿古,结果作品呆板乏味 然不能动人,而比拟之处往往不伦不类,就象以丑女比美人。=创作背景=作者是一个寄情山水,率性而为,疏离政治的人。因此《[[荣木堂文集]]》中文学 就最高的是他的游记。如《月夜游君山记》叙述了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仲冬与友人月夜游洞庭湖君山事“甫及中流,月光渐吐,波粼粼有金色”,“余灭烛受月,君山青影若岸”,“取径入山,修篁古木掩翳有声”,“月明烟淡,薄暖如春”,“斯时也,气若椒兰,响无虫鸟”,“倚杉下长啸,极目湖霜缕缕白而青天无纤生,遥指人寰,如隔瀛岛,神仙可接。” 又如《[[淞海观涛记]]》叙述了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在 个夏季在海边从午夜到黎明观赏潮水的情形。“声来如雷!”“澎湃喧■,若万马奔至,卷地拍天 词赋尤其 毛发欲竖。须臾红轮 曙,在百丈银山中,而此银山亿万腾涌,迸为火齐,散为紫贝亦亿万,未易名状。群舶帆樯,转瞬而没,移时水立,舶文在银山上,随潮落去,如坠危崖,”“雄奇变幻,约廿刻许而渐平,迥澜伏波,而观者神态始定矣。”两篇文章都写得清新生动,无论是月夜下静谧的湖光山 ,还是朝霞中澎湃起伏的海潮,都被作者描写得逼真生动,引人入胜 =广交文人=陶汝鼐交游广泛,与晚明的许多文人,如陈继儒,董 昌、钟惺、黄周星、杨文聪等都多有往来。文集中许多相关文章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的佐证、参考。另外,文集卷八是陶汝鼐所撰补续的 [[长沙府志]]》中的人物列传,数量亦颇为可观,而且他所记的又多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亦可以用来补正史方志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历史评价=[[乾隆]]四十三年,[[ 湖南 赋》显示 巡抚]]查 陶汝鼐之[[孙陶煊]]与[[张灿]]同辑的《[[ 忧民 朝诗的]]》内有[[吕留良]]、[[屈大均]]的诗作。这是雍正朝的一桩文字狱。当时[[雍正皇帝]]利用这桩案件,一面清除了诸王朋党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大大打击了汉人 深沉情感 反满意识 书法 当时此案牵涉面极广,处理 负盛名 极为残酷 早年临摹米莆 但凡同吕、屈有关联的人、事 晚年 收有他们文字的 法接近颜真卿 籍,都统统被列入禁毁的行列 因此湖南巡抚派人到陶煊后人家中搜查,是否还 其他的违碍书籍。又抄出了陶汝鼐的 寄云楼 [[荣木堂 ]] ,认为书里有“隐合怨谤”语,于是奉旨将 [[ 荣木堂集 ]]》与《[[国朝诗的]] 等行世 连同书板一起销毁,列为禁书。这样一位不问政治的文人的抒发心性的作品,意然也会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招致禁毁,清朝文字狱的泛滥由此可见一斑 。 =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