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41
次編輯
變更
志贺氏菌属
,创建页面,内容为“'''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流行于发展中…”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通称痢疾杆菌,耐寒,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过24小时生长,形成直径达2mm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是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ref>[https://www.med66.com/weishengwuxue/qi2002199980.shtml 志贺氏菌属生物学特性],医学教育网,2020-02-19</ref>
==简介==
志贺氏菌属(Shigella)即痢疾杆菌,痢疾志贺氏菌群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在敏感人群中极少数的个体就可以发病,虽然这种病菌可以由食物传播,但它们并不像其他三种志贺氏菌一样被认为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在人体外生活力弱,在10-37℃水中可生存20天,牛乳、水果、蔬菜中可生存1-2周,便中(15-25℃)可生存10天,光照下30min可被杀死,58-60℃加热经10-30min即死亡。志贺氏菌耐寒,在冰块中能生存3个月。在志贺氏菌中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在体外的生存力相对较强,志贺氏菌食物中毒主要由这两种志贺氏菌引起。
==性状==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形成硫化氢,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宋内氏志贺氏菌能迟缓发酵乳糖(37℃3~4天)。
==分类==
有K和O抗原而无H抗原。K抗原是自患者新分离的某些菌株的菌体表面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被破坏。K抗原在血清学分型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反应。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前者常在几种近似的菌种间出现;型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高,用物区别菌型。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四群48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1)A群:又称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通称志贺氏痢疾杆菌。不发酵[[甘露醇]]。有12个血清型,其中8型又分为三个亚型。
(2)B群:又称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通称福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5个血清型(含亚型及变种),抗原构造复杂,有群抗原和型抗原。根据型抗原的不同,分为6型,又根据群抗原的不同将型分为亚型;X、Y变种没有特异性抗原,仅有不同的群抗原。
(3)C群:又称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通称鲍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8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反应。
(4)D群:又称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通称宋内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并迟缓发酵乳糖,一般需要3~4天。只有一个血清型。有两个变异相,即Ⅰ相和Ⅱ相;Ⅰ相为S型,Ⅱ相为R型。
根据志贺氏菌的菌型分布调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均以福氏菌为主,其中以又2a亚型、3型多见;其次为宋内氏菌;志贺氏菌与鲍氏菌则较少见。志贺氏菌Ⅰ型的细菌性痢疾已发展为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至少在10个省、区发生了不同规模流行。了解菌群分布与菌型变迁情况,对制备菌苗,预防菌痢具有重大意义。
==抵抗力==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变异==
(1)S-R型变异:宋内氏痢疾杆菌易为R型。当菌落变异时,常伴有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致病性的改变。
(2)耐药性变异:由于广泛使抗生素,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多困难。
(3)营养缺陷型变异:南斯拉夫Mel(1963年)首创的依赖链霉素的志贺氏菌株(依链株,Sd),作为口服菌苗可预防志贺氏菌痢疾。
==形态描述==
大小为0.5~0.7×2~3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革兰氏阴性杆菌。
直杆菌,形态似其他肠杆菌科的种。革兰氏阴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具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的代谢。接触酶阳性(只一个种例外)。氧化酶阴性。有机化能营养型。发酵糖类不产气(除了少数种产气外)。不利用柠檬酸盐或丙二酸盐作为惟一碳源。KCN中不生长,不产H2S。是人和灵长类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DNA的G+C mol%为49~53(Tm)。
(1)侵袭力:志贺氏菌的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入上皮细胞内,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此外,凡具有K抗原的痢疾杆菌,一般致病力较强。
(2)内毒素:各型痢疾杆菌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内毒素能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汤,出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内毒素还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至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痉挛最为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频繁便意)等症状。
(3)外毒素:志贺氏菌A群Ⅰ型及部分2型菌株还可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氏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小时被破坏。该毒素具有三种生物活性:①神经毒性,将毒素注射家兔或小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四肢麻痹、死亡;②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猴肾细胞和HeLa细胞均有毒性;③肠毒性,具有类似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毒素的活性,可以解释疾病早期出现的水样腹泻。
==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人类对志贺氏菌易感,10~200个细菌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一般说来,志贺氏菌所致菌痢的病情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症状较轻;福氏菌介于二者之间,但排菌时间长,易转为慢性。
(1)急性细菌性痢疾:分为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三型。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各型痢疾杆菌都可引起。发病急,常在腹痛、腹泻未出现,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时,易转为慢性。病程多在二个月以上,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
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带菌者不能从事饮食业、炊事及保育工作。
==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但同一流行期中再感染者较少,即具有型特异性免疫。痢疾杆菌菌型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机体对菌痢的免疫主要依靠肠道的局部免疫,即肠道粘膜细胞吞噬能力的增强和SlgA的作用。SlgA可阻止痢疾杆菌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病后三天左右即出现,但维持时间短,由于痢疾杆菌不侵入血液,故血清型抗体(lgM、lgG)不能发挥作用。
==传播途径==
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受污染食物、水、手等经口传播。
在用药前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标本不能混有尿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增菌培养液中。中毒性菌痢可取肛门拭子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遇非典型菌株,须作系统生化反应以确定菌属;必要时,用适量菌液接种于豚鼠结膜上,观察24小时,如有炎症,则为有毒菌株。
==快速诊断法==
(1)荧光菌球法:适于检查急性菌痢的粪便标本。将标本接种于含有荧光素标记的志贺氏菌免疫[[血清]]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如标本中有相应型别的痢疾杆菌,繁殖后与荧光素抗体凝集成小菌球,在低倍或高倍荧光显微镜下易于检出。方法简便、快速,有一定的特异性。
(2)协同凝集试验:用志贺氏菌的lgG抗体与富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结合,以此为试剂,测定患者粪便滤液中志贺氏菌的可溶性抗原。
人和灵长类是志贺氏菌的适宜宿主,营养不良的幼儿、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为易感。据报道,每年约有14000例志贺氏菌病,但估计发病人数为30万人。据FDA统计,1997年美国加州等5个州食源性疾病共为8051例,其中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为1263例,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根据宿主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菌体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志贺氏菌进入大肠后,由于菌毛的作用粘附于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上,继而进入上皮细胞并在内繁殖,扩散至邻近细胞及上皮下层。由于毒索的作用,上皮细胞死亡,黏膜下发炎,并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至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莓血症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毒素破坏黏膜形成炎症、溃疡,表现为典型的痢疾脓血便。毒萦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共济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最为明显,因而发生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志贺氏菌1型及部分2型(施氏志贺氏菌)菌株能产生作用强烈的外毒索,其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h即可破坏。其作用是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索,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氏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
==预防措施==
志贺氏菌病常为食源性疾病爆发型或水源性疾病爆发型。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沙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志贺氏菌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发现于人员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食源性志贺氏菌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惠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接触食品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预防控制志贺氏菌病流行最好的措施是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水源和污水的卫生处理也能防止水源性志贺氏菌病的爆发。可疑的食品包括在食用前用手处理过或经轻微加热的食品、动物性食品或消费者直接人口的食物,且其酸度范围在pH5.5~6.5之间。一般来说,食品中含有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时,含有志贺氏菌的可能性极大。菌痢的防治除对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各种带菌者采取“三早”措施(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以消灭传染源外,应采取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开展爱国工生运动,抓好食品加工饮食服务行业的管理,对从事食品加工人员应定期做带菌者检查。
==参考文献==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简介==
志贺氏菌属(Shigella)即痢疾杆菌,痢疾志贺氏菌群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在敏感人群中极少数的个体就可以发病,虽然这种病菌可以由食物传播,但它们并不像其他三种志贺氏菌一样被认为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在人体外生活力弱,在10-37℃水中可生存20天,牛乳、水果、蔬菜中可生存1-2周,便中(15-25℃)可生存10天,光照下30min可被杀死,58-60℃加热经10-30min即死亡。志贺氏菌耐寒,在冰块中能生存3个月。在志贺氏菌中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在体外的生存力相对较强,志贺氏菌食物中毒主要由这两种志贺氏菌引起。
==性状==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形成硫化氢,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宋内氏志贺氏菌能迟缓发酵乳糖(37℃3~4天)。
==分类==
有K和O抗原而无H抗原。K抗原是自患者新分离的某些菌株的菌体表面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被破坏。K抗原在血清学分型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反应。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前者常在几种近似的菌种间出现;型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高,用物区别菌型。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四群48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1)A群:又称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通称志贺氏痢疾杆菌。不发酵[[甘露醇]]。有12个血清型,其中8型又分为三个亚型。
(2)B群:又称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通称福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5个血清型(含亚型及变种),抗原构造复杂,有群抗原和型抗原。根据型抗原的不同,分为6型,又根据群抗原的不同将型分为亚型;X、Y变种没有特异性抗原,仅有不同的群抗原。
(3)C群:又称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通称鲍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8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反应。
(4)D群:又称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通称宋内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并迟缓发酵乳糖,一般需要3~4天。只有一个血清型。有两个变异相,即Ⅰ相和Ⅱ相;Ⅰ相为S型,Ⅱ相为R型。
根据志贺氏菌的菌型分布调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均以福氏菌为主,其中以又2a亚型、3型多见;其次为宋内氏菌;志贺氏菌与鲍氏菌则较少见。志贺氏菌Ⅰ型的细菌性痢疾已发展为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至少在10个省、区发生了不同规模流行。了解菌群分布与菌型变迁情况,对制备菌苗,预防菌痢具有重大意义。
==抵抗力==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变异==
(1)S-R型变异:宋内氏痢疾杆菌易为R型。当菌落变异时,常伴有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致病性的改变。
(2)耐药性变异:由于广泛使抗生素,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多困难。
(3)营养缺陷型变异:南斯拉夫Mel(1963年)首创的依赖链霉素的志贺氏菌株(依链株,Sd),作为口服菌苗可预防志贺氏菌痢疾。
==形态描述==
大小为0.5~0.7×2~3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革兰氏阴性杆菌。
直杆菌,形态似其他肠杆菌科的种。革兰氏阴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具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的代谢。接触酶阳性(只一个种例外)。氧化酶阴性。有机化能营养型。发酵糖类不产气(除了少数种产气外)。不利用柠檬酸盐或丙二酸盐作为惟一碳源。KCN中不生长,不产H2S。是人和灵长类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DNA的G+C mol%为49~53(Tm)。
(1)侵袭力:志贺氏菌的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入上皮细胞内,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此外,凡具有K抗原的痢疾杆菌,一般致病力较强。
(2)内毒素:各型痢疾杆菌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内毒素能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汤,出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内毒素还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至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痉挛最为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频繁便意)等症状。
(3)外毒素:志贺氏菌A群Ⅰ型及部分2型菌株还可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氏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小时被破坏。该毒素具有三种生物活性:①神经毒性,将毒素注射家兔或小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四肢麻痹、死亡;②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猴肾细胞和HeLa细胞均有毒性;③肠毒性,具有类似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毒素的活性,可以解释疾病早期出现的水样腹泻。
==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人类对志贺氏菌易感,10~200个细菌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一般说来,志贺氏菌所致菌痢的病情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症状较轻;福氏菌介于二者之间,但排菌时间长,易转为慢性。
(1)急性细菌性痢疾:分为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三型。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各型痢疾杆菌都可引起。发病急,常在腹痛、腹泻未出现,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时,易转为慢性。病程多在二个月以上,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
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带菌者不能从事饮食业、炊事及保育工作。
==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但同一流行期中再感染者较少,即具有型特异性免疫。痢疾杆菌菌型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机体对菌痢的免疫主要依靠肠道的局部免疫,即肠道粘膜细胞吞噬能力的增强和SlgA的作用。SlgA可阻止痢疾杆菌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病后三天左右即出现,但维持时间短,由于痢疾杆菌不侵入血液,故血清型抗体(lgM、lgG)不能发挥作用。
==传播途径==
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受污染食物、水、手等经口传播。
在用药前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标本不能混有尿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增菌培养液中。中毒性菌痢可取肛门拭子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遇非典型菌株,须作系统生化反应以确定菌属;必要时,用适量菌液接种于豚鼠结膜上,观察24小时,如有炎症,则为有毒菌株。
==快速诊断法==
(1)荧光菌球法:适于检查急性菌痢的粪便标本。将标本接种于含有荧光素标记的志贺氏菌免疫[[血清]]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如标本中有相应型别的痢疾杆菌,繁殖后与荧光素抗体凝集成小菌球,在低倍或高倍荧光显微镜下易于检出。方法简便、快速,有一定的特异性。
(2)协同凝集试验:用志贺氏菌的lgG抗体与富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结合,以此为试剂,测定患者粪便滤液中志贺氏菌的可溶性抗原。
人和灵长类是志贺氏菌的适宜宿主,营养不良的幼儿、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为易感。据报道,每年约有14000例志贺氏菌病,但估计发病人数为30万人。据FDA统计,1997年美国加州等5个州食源性疾病共为8051例,其中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为1263例,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根据宿主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菌体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志贺氏菌进入大肠后,由于菌毛的作用粘附于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上,继而进入上皮细胞并在内繁殖,扩散至邻近细胞及上皮下层。由于毒索的作用,上皮细胞死亡,黏膜下发炎,并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至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莓血症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毒素破坏黏膜形成炎症、溃疡,表现为典型的痢疾脓血便。毒萦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共济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最为明显,因而发生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志贺氏菌1型及部分2型(施氏志贺氏菌)菌株能产生作用强烈的外毒索,其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h即可破坏。其作用是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索,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氏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
==预防措施==
志贺氏菌病常为食源性疾病爆发型或水源性疾病爆发型。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沙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志贺氏菌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发现于人员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食源性志贺氏菌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惠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接触食品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预防控制志贺氏菌病流行最好的措施是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水源和污水的卫生处理也能防止水源性志贺氏菌病的爆发。可疑的食品包括在食用前用手处理过或经轻微加热的食品、动物性食品或消费者直接人口的食物,且其酸度范围在pH5.5~6.5之间。一般来说,食品中含有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时,含有志贺氏菌的可能性极大。菌痢的防治除对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各种带菌者采取“三早”措施(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以消灭传染源外,应采取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开展爱国工生运动,抓好食品加工饮食服务行业的管理,对从事食品加工人员应定期做带菌者检查。
==参考文献==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