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趙令揚

增加 13,11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趙令揚</p>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趙令揚</p>
|-
|<center><img src="https://www.master-insight.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zhoaling-768x495.pn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92%8C%E9%A2%A8%E6%8B%82%E6%AA%BB%E6%86%B6%E8%B6%99%E5%B8%AB/ 圖片來自灼見名家] <br>
'''國籍'''    中國 <br>

'''籍貫'''    廣東澄海 <br>

'''出生'''    1935年10月<br>

'''逝世'''    2019年6月19日<br>

'''性質'''    中國文史學者 <br>

</small>
|}
</div>
'''趙令揚'''(1935年10月-2019年6月19日),祖籍[[廣東]][[澄海区|澄海]],出生於[[上海]],中國文史學者。

==簡介==
曾任[[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文學院|文學院]]院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文系]]系主任、講座教授。<ref>李焯然、梁紹傑、楊永安、許振興、楊文信編:《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6月),〈前言〉,頁v。</ref>是首位擔任亞洲及北非洲研究國際學術會議主席的華人學者,主持了1993年在香港舉行第三十四屆會議。<ref>《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前言〉,頁vii。</ref>2001年退休,獲大學頒授「榮休教授」銜。2019年6月19日於[[香港]][[瑪麗醫院]]病逝。<ref>{{Cite web |url=https://www.facebook.com/hkuofficial/posts/it-is-with-great-sadness-that-members-of-the-hku-mourn-the-passing-of-professor-/2339172629693542/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9-08-30 |archive-date=2019-10-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17101204/https://www.facebook.com/hkuofficial/posts/it-is-with-great-sadness-that-members-of-the-hku-mourn-the-passing-of-professor-/2339172629693542/ |dead-url=no }}</ref>

== 家庭背景與成長經歷 ==
趙令揚父親趙世銘,廣東澄海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母親趙璧,廣東人,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畢業。隨著[[中国抗日战争|日本侵華戰事]]形勢急變,趙家曾南下避難。上海淪陷後,[[虹口]]一帶生活粗安,趙世銘夫婦返回故居,在上海教授西洋畫和音樂為生。1940年趙璧病逝,臨終託摯友阮謹之照顧丈夫及子女,後趙世銘舉家暫遷[[廣州]][[荔灣區]]阮謹之的祖屋,並與阮謹之成婚。1942年[[香港淪陷]],趙令揚隨家人回到[[汕頭]]趙氏祖屋;待局勢稍平定,趙世銘夫婦南下[[香港]]另謀出路。戰後,趙令揚由祖母和姑母於1946年自汕頭擕至香港團聚,後入讀[[喇沙小學]]。<ref>趙子美、趙子強編:《平生玉露灑河汾 — 趙令揚教授追思集》(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8月)。</ref>

== 求學與任職經歷 ==
趙令揚1954年於[[喇沙書院]]畢業,於1955至1956年於[[葛量洪教育學院|葛量洪師範專科學校]]完成師資培訓,並在1956至1958年任教[[窩打老道山]][[新法書院]],主要教授英文科,也曾代兼音樂課。<ref>《平生玉露灑河汾 — 趙令揚教授追思集》。</ref>

1958年,他入讀香港大學,1961年獲中文系文學士學位,1963年由[[羅香林]]教授指導下以《唐宋時廣州市舶司研究》論文獲頒授文學碩士學位。<ref>英文題為Superintendents of Customs in Canton during T'ang and Sung Dynasties。《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前言〉,頁v。</ref>

1963年3月,[[澳洲]][[雪梨大學]]東方學系(D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dies)聘用趙令揚出任講師,翌年1月履新,任教漢學;主講課程包括[[史記|《史記》]]、《[[儒林外史]]》、[[明]]史,屬高級課程。後來成為漢學家的{{link-yue|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是他首年開明史課的唯一學生。同時,趙令揚在雪梨大學東方學系系主任戴維思教授(Albert Richard Davis)指導下,在1968年以''The Life and Thought of Sir Kai Ho Kai''獲得博士學位。<ref>有關此論文的簡介,參看Frank Joseph Shulman and Anna See Ping Leon Shulman compiled and edit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Hong Kong 1900-1997: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66.</ref>

1969年,趙令揚回到香港大學中文系擔任講師,主講明[[清]]史、中西交通史、政治思想史和近代文學等課程。<ref>馬楚堅:〈羅香林教授與香港大學中文學術權威之建立及其振行〉,《明清史集刊》,12卷(2017年6月),頁354-358。</ref>1973年升為高級講師,1976年升為教授(Reader),1984年破格晉升講座教授(Personal Chair),並在[[何丙郁]]教授退休後接任中文系的漢學講座。<ref>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網頁http://web.chinese.hku.hk/main/school-history/、楊永安主編:《足迹──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九十年》(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頁3-4。 </ref>他在港大期間,另曾出任文學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日文系創系主任,2001年,趙令揚退休,因升任講座教授滿12年,獲授「榮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榮銜。<ref>單周堯主編:《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歷史圖錄》(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07),頁211。</ref>

從香港大學退休後,趙令揚隨即擔任新成立不久的香港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致力促進中港經濟及文化交流,繼續在新崗位上發揮管理和學術方面的貢獻。<ref>{{Cite web |url=http://www.hkfsi.edu.hk/xyld/index.j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9-08-30 |archive-date=2019-08-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30083239/http://www.hkfsi.edu.hk/xyld/index.jhtml |dead-url=no }}</ref>

趙令揚又曾服務海內外多家大學和學術研究機構,受聘職位包括:
*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校外考試委員與學術顧問
* [[馬來亞大學]]校外考試委員與學術顧問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
* [[汕頭大學]]創校校董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

趙令揚退休後仍以不同身分活躍於學術界,包括:
* 中國史學會會員
* [[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終身會員
* 港大中文學院名譽教授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
* [[上海財經大學]]顧問
*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
* 中國明史學會理事

== 學術成就 ==
趙令揚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明清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海外華人史。曾參與撰寫《明代名人傳》。他的學術專著包括:
* 《明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2000)
* 《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出版社,1976)
* 《寧王朱權及其〈庚辛玉冊〉》(何丙郁合著,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澳洲:School of Modern Asian Studies, Griffith University,1983)
* ''Zheng He: Navigator, Discoverer and Diplomat'' (Singapore: Unipress, 2001)
合編史料有:
* 《明實錄中之東南亞資料》(香港:學津出版社,1968-1976)
* 《明實錄中之天文資料》(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86)
* 《海外華人史資料選編》(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4)
* 《苦笑錄:陳公博回憶,1925—193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硏究中心,1979)
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如:
* 〈從張岱史學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載《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
* 〈論龔自珍對史之觀念〉(《馮平山圖書館金禧紀念論文集(1932–1982)》[香港: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1982])
* 〈傳統中國知識分子的「家」、「國」觀念〉 (Singapore: Unipress, 2001)
* 〈辛亥革命期間海外中國知識份子對中國革命的看法—梅光達,邱菽園與康、梁的關係〉(《近代史研究》,1992年2期)
* 〈陳寅恪先生與民族文化史研究〉(胡守為:《柳如是別傳與國學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 〈儒學與香港專上教育關係之今昔〉(載杜維明編:《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新加坡1988年儒學群英會紀實》,台北:正中書局,1997)
* “The Thought of Founding a Nation: Dr. Sun Yat-sen’s Views During His School Years”

趙令揚的學術成就,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新加坡國立大學前文學院院長Edwin Thumboo教授在2003年在新加坡為趙令揚舉辦榮休紀念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題為 ''East-West Studies: Tradi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 A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Professor Chiu Ling Yeo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Retirement from the Chair of Chine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f>Thumboo教授為該論文集撰Foreword,見單周堯、李焯然、王潤華主編:《東西方文化承傳與創新:趙令揚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新加坡:UniPress和新加坡八方出版社,2004),頁VII-IX。</ref>

== 對香港大學中文系的貢獻 ==
趙令揚出掌香港大學中文系期間,設中國語文學部,納入原屬港大語文中心(Language Center)的普通話和廣東話課程,增加校內師生學習中國語言的機會。此外,加設「中文增補課程」,讓香港大學各學科的學生都能系統學習中文。<ref>《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前言〉,頁vi。</ref>

香港大學中文系分得的資助研究生獎學金(Studentship)名額有限,中文、歷史、翻譯三組,各僅有一個名額。趙令揚系主任任上,撥出系內經費加設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職位,又把原有導師(Demonstrator)職位分拆為二,惠及原本未獲資助的研究生,也鼓勵了有志進修的本科畢業生。趙令揚也致力敦促大學投入更多經費培養學術人才。在他任內,中文系語言文學、歷史文化、翻譯三個組別的研究生名額與資助都見增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批的年青研究生學成畢業,為本地及海外學術機構提供了不少教學和研究人才。<ref>〈敬悼趙師〉,《牢騷總集》,
http://laosaomaster.com/blog/?p=13226; 楊永安:〈摭拾與緬懷──悼念趙師令揚教授〉,《明報月刊》,2019年8月號,頁73-76。</ref>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學擴張的背景下,趙令揚說服[[查良鏞]]教授、徐谷華兄弟、[[徐展堂]]博士捐款,推展大學多元化的學術活動,大有成效。<ref>查良鏞先生捐款事,見趙令揚:〈悼念查良鏞教授──兼談「查良鏞學術基金」成立經過〉,《明報月刊》,2018年12月號,頁91-93。孫慧玲:〈永遠懷念,恩師趙令揚教授〉,《灼見名家》,https://www.master-insight.com/永遠懷念%EF%BC%8C恩師趙令揚教授/ </ref>

== 推動學術研究交流 ==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開放改革]]之初,趙令揚即舉辦多次學術研討會,供[[兩岸三地|三地兩岸]]學者交流研究心得,同時亦邀請海外學人參加,使中國歷史或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甚至不同的意識形態下,得以切磋。這類國際研討會和講座具前瞻性和影響力,大略計算,不下四十餘次,時間橫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紀。<ref>《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前言〉,頁vii。</ref>

被譽為「學術界奧林匹克」的國際盛會「亞洲及北非洲研究國際學術會議」,1993年首次在香港舉行,趙令揚是歷屆以來首位擔任會議主席的華人學者。此後兩屆(1997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和200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他也獲邀擔任會議名譽主席。<ref>《平生玉露灑河汾 — 趙令揚教授追思集》。</ref>

趙令揚屢邀國內外著名學者到香港大學講學。

1985年,趙令揚創辦《明清史集刊》,<ref>參 《明清史集刊》 第一卷,趙令揚序</ref>在他經營下,不少著名學者投稿,與當時美國Ming在他經營下,不少著名學者投稿,與當時美國''Ming Studies''、台灣《明史研究專刊》、日本《明代史研究》、中國大陸《明史研究論叢》等期刊,共同推展明清史研究交流,令香港大學中文系成為當時國際間明史研究的重要推手。<ref>趙令揚:〈序〉,《明清史集刊》,第1卷(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85);該刊各卷撰文者及所收論文題目,參〈《明清史集刊》各卷篇目〉,載《明清史集刊》,第12卷(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17),頁491-501。</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