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甲类消费物价指数

增加 4,80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甲类消费物价指数</big> ''' |- |File:甲类消费物价指…”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甲类消费物价指数</big> '''

|-

|[[File:甲类消费物价指数.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3.qhimg.com%2Ft01cfa18d222a6d6781.jpg&refer=http%3A%2F%2Fp3.qh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0327138&t=db9469529bf16e341c05ed6d699a8125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甲类消费物价指数

外文名: Consumer Price Index A

作 用: 香港四项消费物价指数数列之一

等 级: 甲类

性 质: 物价指数

面 向: [[消费者]]

地 区: [[香港]]

|}

'''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是香港消费物价指数之一。反映香港占总户数50%的低收入家庭开支水平和消费物价的指数。1974年下半年开始编制。以每月开支在400~1499元的家庭为调查对象。以1973年7月至1974年6月为基期,基数指数为100。甲类消费物价指数被看作反映香港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概述讲解==

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是香港政府统计处根据较低开支范围的住户的开支模式而编制的,用以反映消费物价通胀对这类住户的影响。指数涵盖香港约百分之五十的住户,在基期(base period)(即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时的每月开支范围为4500港元至18499港元之间。由于自1999/2000年以来物价已有转变,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住户的每月开支范围,以2004年的价格计算大约相等于4200元至17000元之间。政府统计处会根据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加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和丙类消费物价指数涵盖的所有住户的整体开支模式,编制一项综合消费物价指数(Composite CPI)。这指数的按年变动率,一般用以反映整体消费物价通胀。

==数据分析==

现时政府统计处会每月分布一次最新的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及相关的数据分析。2005年11月的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5%;截至该月止的三个月内,甲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一年前同期上升1.6%;截至该2014年月止的十二个月内,甲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2013年前同期上升1.1%

==指数调整==

后曾经过四次调整:第一次基期为1979年10月至1980年9月; 第二次为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 第三次为1989年10月至1990年9月; 第四次为1994年10月至1995年9月。基期指数均为100,所反映的每月平均家庭开支水平是:1979~1980年为1000~3499元;1984~1985年为2000~6499元; 1989~1990年为2500~9999元。1992~1996年香港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涨幅分别为: 9. 4%、8. 5%、8. 1%、8. 7%、6. 0%。

==消费物价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消费价格指数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83663229 消费物价指数(CPI)],知乎,</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50 經濟學總論]]
23,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