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弱冠之年

增加 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弱冠之年: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1] 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 [[ 祭祀 ]] 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
“美”字,希望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ref>[https://www.tianqi.com/toutiao/read/82008.html 弱冠之年],搜狗, 2011-02-13</ref>
 
中文名 弱冠之年
读音 ruò guàn zhī nián
出处 《 [[ 礼记·曲礼上 ]]
加冠次数 三次
=='''目录'''==
'''1 词语释义'''
'''2 词语出处'''
'''3 历史文献'''
'''4 年纪别称'''
【词目】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示例】左思《 [[ 咏史 ]] 》诗之一:“ [[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
清·吴骞《 [[ 拜经楼诗话 ]] 》卷四:“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在《 [[ 元史.王利传 ]] 》上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又唐诗人杜甫的《进三大礼赋表》说:“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
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可是为什么把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呢?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 论语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蔠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 淮南子鼠卓训 ]]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中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 [[ 曲江二首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