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265
次編輯
變更
牛津大学图书馆
,無編輯摘要
===建筑结构===
牛津大学图书馆在馆舍建筑方面,对 [[ 环境 ]] 和能源非常关注,他们最早注意到地下建筑在这方面的优越性。在巴德里奠定良好的建馆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努力,巴德里图书馆的建筑.除老馆舍外,新馆于1946年落成,而且大部分的书籍都已搬到新的巴德里图书馆。新馆以地下通道和旧的图书馆相通接,读者们可以不出图书馆.行走在两馆之间一条三百码长的通道里,’就可以到达他们的目的图书馆。而且从牛津大学图书馆地下延伸到北面五十码远的谢尔顿剧院地基也是一个秘密迷宫。牛津大学附近的地下通道有些通往东南方的哈特福德学院.有些则通往正南方牛津大学图书馆。此外,瑞德克里夫科学图书馆,也建筑了地下通道。地下书库和地下通道的建筑对环境、 [[ 能源 ]] 、资源等多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
===管理特色===
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牛津大学图书馆可以说独树一帜。牛津大学图书馆系统的各类收藏物已达到650万册.无论收藏的数量或 [[ 质量 ]] 在世界上堪称一流。此外.在管理方面更具有特色。
===服务读者===
大学图书馆通常以服务校内读者为主.而牛津大学图书馆在处理此问题上,亦颇有其独特之处。该馆自然要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但是,它强调的是相关学科研究层级的资料。牛津大学图书馆蓝不打算成为大学部学生获取 [[ 资料 ]] 的专门馆。在许多规章文件上,该馆自己定位为“全国性法定缴存图书馆”(a nationallegalde—positlibrary);在拟定馆藏发展方向时,一再表明牛津大学图书馆兼具大学及国家图书馆的角色(TheBodleian’S Roles as a Universityand NationalLibrary),蓝且是一个全国的及国际的研究中心。所以,为实践成为全国的以及国际的学术研究资源中心目标的服务理念.该馆对所有真正从事 [[ 学术 ]] 研究的人敞开大门,提供所有学者甚至一般民众使用,并广泛接纳国内国外的学者。
===分类管理===
研究型图书馆(MajorRe。searehLibraries)和单独型图书馆(IndividualLibrayr)是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两类模式。研究型图书馆,是指大学本身拥有的研究型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研究服务。如牛津大学巴德里图书馆、牛津大学法律图书馆、拉德克利夫科学图书馆、萨克勒图书馆、 [[ 社会 ]] 研究图书馆、泰勒制度图书馆等。单独型图书馆,是指各系、科、学院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室大致可分学院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科主题图书馆等。单独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为它们各自的师生服务,有的可以提供借阅服务,有的仅供馆内研究参考而不准借出。各馆馆藏数量及服务人员多寡亦不等,但都是提供极端分散却又极为丰富多檬的馆藏与服务。这样的单独图书馆,其总数超过100个,有的是根据事物名称命名的.有的是根据学科命名的,有的是根据在线目录的编码(onlineeatalogueeode,简称0LIScode)命名的。
研究型图书馆在该大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社会研究图书馆为例社会研究图书馆分布在校园的三个地方。经济学图书馆位于马兰路;政治学、国际关系和社会学图书馆位于乔治亚大街;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图书馆位于威灵顿广场。该图书馆支持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学学习和研究.凡是相关专业的教师和 [[ 学生 ]] .一般都到这里查阅文献资料该馆具有同时接待4000名读者的服务能力。牛津大学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只要他们在该馆办理借阅卡即可。除读者第一次到馆借阅时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外,其余可以来去 [[ 自由 ]] 。文献资源实行开架借阅.馆员通过分类系统对各类资料进行组织,读者可以通过在线目录(0LIS)查询.浏览各学科资料非常方便快捷。该馆的所有服务实现了自动化.为读者能够及时提供和查询最新馆藏信息。为了支持教学,研究图书馆提供多种核心文献的副本,这些核心文献是由超过200种的阅读目录中选择确定的。社会研究图书馆也提供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支持,这些经济学文献都是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图书馆收藏有7000余种的电子期刊、300余种的在线数据库可供使用。这些措施建立在针对不同群体的图书馆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一般的和跨学科的需要。将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1)通过采购电子资源和创建 [[ 数字化 ]] 资源减少对于实体资源利用的依赖。
(2)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诸如电子文献传递的新型服务。
(3)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服务的传递更加高效.更加提高 [[ 成本 ]] 效益。
(4)在实体资源利用非常关键的地方,通过关键馆舍的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开架资料、拓展自动馆藏资源进行服务。
(5)改善 [[ 物理 ]] 环境,充分为读者服务.保证用户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实施。
(6)确定用户服务工作中0ULS职工所需的核心和高级技能.为这些职工提供相关的培训。
(7)五格管理,使图书馆职工能够及时响应用户需要。其服务将具有如下特征:为读者提供响应更加及时的服务: [[ 电子 ]] 资源获取充分利用;物理馆藏存放在适当的位置;更少的馆舍和低成本、高密度的二线书库(offsite storage);更少的职工队伍,但具有高质量服务的能力;降低所有服务成本。
总之,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许多管理特色,对保存该国 [[ 文化遗产 ]] ,对世界学术研究资源的贡献。实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佳例。值得国内关心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人士的关注和学习借鉴。
===资金来源===
巴德里图书馆(BodleianLi—brary)是牛津大学的主要图书馆。以巴德里图书馆为例.从1610年开始,历经近4个世纪,它遵循牛津的法令管理。法令规定馆长们应该保持它不仅作为大学图书馆,而且是国家和国际重要机构的职能。其获府拨款。图书馆董事长必须获得牛津大学经费委员会的首要资金.数量由大学的经费委员会和中心计划委员会决定,一般不超过10%,每年仅购书经费一项约300万英镑(折合4000多万人民币)。二是特殊的非 [[ 政府 ]] 拨款。图书馆董事长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特殊目的获得政府拨款以外的款项,如研究项目拨款等。三是来自大财团和社会各界的捐赠。巴德里馆的发展过程中,屡屡获得巨额捐款、捐书,有私人图书馆的整体捐献。英周银行家菲利普·基维尔连续多年捐助牛津大学图书馆、萨伊德商学院和三一学院。牛津大学的经费情况也不乐观, [[ 教学 ]] 和科研经费比较紧张,但图书馆的经费不可以减少。
===管理资源===
使用图朽铺进案例查询和分析研究是牛津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牛津大学的学生在图书馆渡过的时间会超过在课堂听课的时间。因此,图书馆是大学综合实力的最好体现。牛津大学图书馆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侧重于馆际互借;地区图书馆系统内的合作,侧重对特种资料的合作采购、收藏与保护,联合目录的编制;参考与情报服务合作;合作培训等;同学科专业图书馆间的合作和同类型图书馆间的 [[ 合作 ]] .侧重于外文资料检索、特种资料的合作采购、采购计划的协调、联合目录的编制、 [[ 计算机 ]] 系统的合作等。牛津大学共有104个分馆,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全校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与电子资源,随意利用畅通无阻,必要时,可以向其他大学借书。
===技术应用===
英国图书馆界从6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采用电子计算机等新 [[ 技术 ]] ,制订了许多计划方案,1972年后逐步付诸实施。计算机化是从编制英国机读目录(UK—MARC)开始的.随着BLA工SE的发展.SWAL。CAP、BLC—MP等合作系统的建立,远程通讯网络的成功应用,图书馆拥有微型机或微型机系统的数量增加,电视全文传递(teletext)系统的实现.已逐步从脱机转化为联机.从半自动转化为全自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70%的大学和学院图书馆都已利用计算机,开展联机检索服务.全国约一半的图书馆建立或利用文献编目自动化系统。缩微技术和声像技术的广泛利用给英国图书馆带来了 [[ 革命 ]] 性变化.如闭路电视系统的利用,使部分读者对图书馆流动书车的需求减少,文献复制服务的开展使一些不能外借的资料得以广泛流通等。
===存本制度===
牛津大学巴德里图书馆的缴存本有四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巴德里在1610年与伦敦的出版业工会(TheStationers’Company)获得协议,凡出版业工会成具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最少一册给牛津大学图书馆,至今如此。缴存本制度于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其中有近150年是稳定而大量的收集,图书馆缴存本均占百分之六十以上.若加上交换赠送所得可能达到70%.该馆每年购买而得的书均不足30%。期刊方面,缴存本所占比例比图书略低,在56%至61%之同.但仍居人藏总数的大半;购入的期刊在31%至36%之间。可见,缴存本 [[ 制度 ]] 保障了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发展战略===
牛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曾被用来拍摄《 [[ 哈利·波特 ]] 》系列电影中魔法学校的部分场景。记者访问了这座着名的“知识宝库”,负责接待工作的是对该馆了如指掌的依莎贝拉小姐。从她口中,记者探听到不少有关图书馆的“独家秘闻”。
===女王无权借走馆内藏书===
据依莎贝拉介绍,牛津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800万册,其中很多都是古籍珍本,论级别仅次于大英图书馆。馆内藏书只能阅览,不能外借,对女王也不例外。此外,很久以前牛津大学就立下规矩:在成为该馆新读者前必须宣誓。誓词大意是:不得偷拿、损毁、玷污书籍,不带火种进馆,严守馆内各项规定。早年间,这种誓言是要用古老的学术语言 [[ 拉丁语 ]] 讲出的。依莎贝拉表示,临时参观者就不要求宣誓了,但必须严守其他规定,例如不得拍照等。
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记者看到,在图书馆二楼可开架阅览的图书,很多是三四百年前的珍贵资料。进馆之前记者还被告知,如要在笔记本上做摘录,只能使用铅笔。因为不论是鹅毛墨水笔,还是钢笔、圆珠笔、签字笔,一旦污损了这些珍贵书籍,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所有阅览者都老老实实地使用最可靠的铅笔。
值得一提的是,牛津大学图书馆又添了一项新规定,就是放在书架最上层的书籍禁止利用梯子拿取。原来,馆方打算将图书馆内的古董书籍保留在其 [[ 历史 ]] 位置不再移动。另外考虑到图书馆的栏杆很低,使用梯子也不安全。那真需要看这些古书怎么办?依莎贝拉耸耸肩说,只有到英国别的图书馆看这部书的其他版本了。
===世界各地抢着向其捐书===
依莎贝拉骄傲地告诉记者,该图书馆的馆藏近70%是靠出版社缴存,真正购买的书籍比例不高。牛津大学是英国书刊缴存制度的开创者,早在1610年就与伦敦出版业协会达成协议,该协会成员每 [[ 出版 ]] 一部新书,就向牛津大学缴存一部。这样的图书缴存制度,历经沧桑保持至今。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捐赠图书源源不断地涌进图书馆。依莎贝拉说,图书馆每周收到的新书达到5000册。
“800万册的馆藏加上每周5000册的新书,如何安排得下呢?”记者不禁问道。依莎贝拉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 [[ 准备 ]] ,她说,牛津大学城到处都是古建筑,不可能建新的现代化高楼用来藏书,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入地下了。这个图书馆地下方圆几平方英里都挖空做了藏书之所。如果将地下的图书取出放在书架上,那么这个书架会有190多公里长。
===图书馆曾为抵抗纳粹立功===
图书馆无疑是防火重地,那么牛津大学图书馆是怎样幸存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轰炸之下的呢?为此,记者特意向莫德林学院的老教授请教。原来,当年不列颠空战时期,纳粹并没有轰炸牛津大学。据教授讲,纳粹德国的如意算盘是在占领英伦三岛后,将 [[ 牛津 ]] 作为英国的新首都。该图书馆不仅因此躲过一劫,还协助收藏了很多从伦敦转移过来的珍贵书籍。
作为中国人,记者自然关心图书馆收藏的中文书籍情况。依莎贝拉告诉记者,牛津大学图书馆向来重视汉学,早在中国明朝时就委托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购买明朝刻印的书籍。馆里有几万册中文古籍,主要是 [[ 明清 ]][[ 小说 ]] 。如果算上后来收藏的中文书就更多了。另外,图书馆中文部还学会了一个绝活,就是用中国古法修复中文古籍。
牛津大学图书馆取名为博德利图书馆,博德利本是牛津大 学16 学[[16 世纪 ]] 的校友,当年他为建立图书馆出钱出力、四处奔波。热爱知识的人自然会赢得爱戴,这座图书馆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钱钟书先生在牛津读书时,是这座图书馆的常客。不过饱学的钱先生没有将这个图书馆按发音直译成“博德利图书馆”,而是译为“饱蠹楼”。恐怕这种形神与发音兼备的 [[ 翻译 ]] ,也只有钱先生那样的书虫想得出来吧。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