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眶上裂

增加 5,360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眶上裂'''位于眶腔上部的开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以及眼上静脉经由此处入眶。<ref…”
'''眶上裂'''位于眶腔上部的开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以及眼上静脉经由此处入眶。<ref>[https://www.docin.com/p-771519108.html 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 ],豆丁网 ,2014-02-28</ref>

==眶上裂及其周围的骨性结构==

眶上裂虽名为裂隙,但非平面结构,实际是不规则的立体空间,其后内侧部宽大,前外部狭小,呈尖端指向前外上的锥形。眶上裂内侧壁后缘(即视柱后壁下缘)、顶壁(蝶骨小翼)后缘、眶上裂下缘(上颌柱前缘)和眶上裂外缘不在一个平面上,但其连线形成的三角形大致处于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各呈45°角的平面上,方向从后内下指向前外上,其尖端呈锐角,大致指向同侧眉弓外端。

眶上裂的骨性框架由蝶骨大、小翼和蝶骨体围成,包括宽大的内侧壁和上壁、狭窄的下缘和锐利的外缘。眶上裂内侧壁的上部为视柱外下壁,视柱前缘构成其前界,视柱后壁下缘构成其后界;视柱前缘下端、视柱后壁下缘内侧端与上颌柱上壁前缘内侧端之间的三角形蝶窦外侧壁构成眶上裂内侧壁的下部,该部蝶骨体向前下移行为眶下裂内侧壁前部。眶上裂下缘狭窄,由上颌柱上壁前缘构成,上颌柱上壁经前缘向下移行为上颌柱前壁,后者构成眶下裂内侧壁后部。眶上裂外缘尖锐,从后内下至前外上倾斜,内侧与上颌柱前缘延续,外侧中止于眶上裂外侧角,蝶骨大翼的眶面(眶外侧壁)和颅内面(颞极前壁)在眶上裂外缘交汇转折;外缘中部常向眶上裂突出,这是外直肌肌腱外侧部的附着处,称为外直肌棘,但有时该骨棘并不明显,但即使这样,也可将外直肌肌腱外侧部实际附着的部位称为外直肌棘。眶上裂上壁平直宽厚,由蝶骨小翼构成,内侧至视柱外下表面的上缘,外侧与眶上裂外缘交汇于眶上裂外侧角。

眶上裂外侧角尖锐,属于蝶骨大翼的眶上裂外缘和属于蝶骨小翼的眶上裂顶壁在此处逐渐靠近,最后借额骨将眶上裂外侧角封闭。眶上裂顶壁与内侧壁的转折呈弧形,视柱外下表面和蝶骨小翼下表面在此相互延续。眶上裂内侧壁与下缘的转折亦较圆钝。

==眶上裂的空间分部和神经血管走行==

眶上裂的空间可分为外侧部、中间部和下部三部分。视柱外下壁上缘和外直肌棘的平面外上方的空间为眶上裂外侧部。视柱外下壁与外直肌棘之间的空间为眶上裂中间部。视柱外下壁下缘与外直肌棘平面以下的空间为眶上裂下部。

上直肌腱附着于视神经管眶内口上缘和后下缘(即视柱前缘),从视柱前缘发出的肌纤维包裹在视神经鞘的外侧,这部分上直肌起始部的外缘增厚。外直肌腱附着于视柱前缘的内下端,肌腱的外侧部向前外走行并附着于眶下裂外缘的外直肌棘,形成动眼神经孔的下缘。有一部分外直肌纤维从肌腱外侧部向前发出,这部分外直肌起始部的上缘与上直肌起始部的外缘之间由较坚韧的膜状致密结缔组织连接,可称为直肌间韧带。直肌间韧带从视柱前缘斜向前外方延伸至外直肌棘,将外直肌起始部上缘和上直肌起始部外侧缘连接起来,构成了动眼神经孔的上缘。总之,动眼神经孔介于视柱前缘与外直肌棘之间,从后内延伸到前外,横跨在眶上裂的中部,是一个狭长的、卵圆形的软组织孔道,由上直肌、外直肌的肌腱与连接二肌起始部的直肌间韧带共同构成。

动眼神经孔横跨在眶上裂的中部,将眶上裂通向眶内的通道分为眶上裂外侧部、中间部和下部,这与前述眶上裂空间的分部相对应。动眼神经孔是眶上裂的中间部与眶尖肌圆锥之间的通道,其中有动眼神经、展神经和鼻睫神经穿过,这些神经的包膜与构成动眼神经孔的肌腱和[[韧带]]融合。动眼神经在眶上裂中间部内分为上下两支,紧贴在一起,分别从动眼神经孔的内上部和内下部穿过,展神经从动眼神经孔外下部穿过,鼻睫神经从外上部穿过。

动眼神经孔外上方是眶上裂的外侧部,有泪腺神经、额神经、滑车神经以及眼上静脉穿过。泪腺神经位于最外侧,向前外走行至泪腺;额神经在泪腺神经的内侧,进入眶内以后向前走行;滑车神经走行于额神经的内侧,进入眶尖后在上直肌和提上睑肌表面跨过,支配上斜肌。眼上[[静脉]]进入眶上裂外侧部后,在泪腺神经和额神经的下方、直肌间韧带的外侧、眶上裂外侧壁的内侧绕过外直肌腱在外直肌棘的附着处,向下走行于动眼神经孔的外侧,随后折向内行,在眶上裂下部汇入海绵窦。穿过眶上裂的过程中,眼上静脉周围增厚的包膜,与眶周膜、直肌间韧带、眼神经及其分支的包膜以及眶上裂外侧壁相互融合。

动眼神经孔的下方与眶平滑肌之间为眶上裂下部。眶内[[脂肪]]可通过此途径向后延伸进入眶下裂。

==参考文献==
[[Category:395 人體組織學;顯微解剖學]]
273,0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