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刘大钧

增加 7,69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刘大钧| 圖像 = [[File:刘大钧.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602395&di=80b0e70b659ac21e16829855d9f1de65&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2zADE3zy6KrA2rBDoa6%26amp%3B690 原图链接]]]}} ''' [[ 刘大钧]]''',男,[[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尤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出版《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易讲座》、《纳甲筮法》、《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等。<ref name="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cite web |url=http://zhouyi.sdu.edu.cn/header_jd_index.site?isDto=1&ccc=02&beanName=catalogPageBean&pageIndex=1&typeCode=0202&pageSize=15 |title=刘大钧教授| accessdate=2019-02-20}}</ref> =人物经历=生于1943年1月3日,属马。他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优秀,尤其爱好语文与历史课。1961年高中毕业后连续三年报考[[山东大学]],都因为家庭有问题而不能如愿。于是他到济南市里拉起板车,干起了临时工。刘大钧的外公看见自己的外孙名落孙山,心中不忍,于是就指给他一条自学成才的路:研究 “大道之源”的《[[易经]]》。自此,刘大钧便白天干活,晚间攻读《[[周易]]》。因为他对外公的卜筮“预测”能力深信不疑,于是便稳住心性,一心研究《周易》,反复攻读外公的易学书籍,背诵六十四卦及《[[系辞传]]》,写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把他打成“封资修的残渣余孽”,拉出去游街,还抄了他的家。所有这方面的书籍和读书笔记都被付之一炬。在这种情况下,他攻读《周易》,也只好转入了“地下”状态。 1978年3月18日,中国科学大会召开。刘大钧的第一篇文章《[[读史释易]]》在《[[中国哲学]]》上发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看了这篇文章,给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吴富恒写了一封推荐信,要他破格起用刘大钧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社会学者。吴校长也认为刘大钧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经过哲学系几位教授的答辩考核之后,刘大钧便进入山东大学。他的工作是在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侧重于《周易》的研究。在此之前,刘大钧还是一个济南市街道办服装厂的仓库保管员。 刘大钧进入山东大学时,年龄已是四十一岁。他埋头苦干,想要早日拿出《周易》方面的研究成果。于是他勤于钻研,苦心思索,终于在1986年写成《[[周易概论]]》一书。该书由齐鲁书社出版,后又多次再版。国际上还有日文、德文及英文翻译本。该书于1998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物著作=《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全译》、《周易讲座》、《[[周易传文白话解]]》、《[[纳甲筮法]]》,并主编《大易集成》、《[[大易集要]]》、《大易集述》及《象数易学研究》一、二、三辑。刘大钧先生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一、三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1987、1997年)、“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发行2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造成了极大影响,被国际易经学会会长,[[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誉为“推动当今大陆易学研究迈出重大里程碑的人”。=主要贡献=刘大钧在二十世纪中国易学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三大贡献”。首先,刘大钧把大道之源的易学继承下来,结合现代进行研究,著书立说,送上文化思想的讲台,为在新形势下,弘宣国粹,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他在山大建立起“周易研究中心”、在中国建立“研究学会”、“学社”,创办起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其次,他又第一个揭开了同根同祖远在海峡对岸同仁们的大门。第三大贡献,就是推动易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刘大钧是在出书、开会、出国等活动中出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之所以被国内外搞“易术”的人奉为龙头老大,多是与他的身份、头衔和于这方面的宣传、普及“成就”分不开的。刘大钧声名大振是从1987年12月5日召开“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始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六个国家和两个地区的二百多名学者。刘大钧主持会议,在开幕词中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周易》所提示的永恒母题的历史的与现实的科学价值,必将被挖掘出来。”在这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年近八十的种启禄教授提议:海外学者起立向刘大钧致意!于是有二十多位海外学者“齐刷刷站起来”,向刘大钧鞠躬致意。对于这次大会的召开,刘大钧的确费了不少心力。他四上北京,终于获得国家教委的批准,又游说山东省省长李昌安,拨给了会议经费。就是这次大会的召开,被说成是当代《周易》热的起始点,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8年,《周易研究》正式向中国发行。[[香港]]《[[大公报]]》早在1987年12月9日就报道中国第一份《易学研究》期刊已经获准于1988年一月向全国发行。这是自《周易》产生以来,在中华大地上研究《周易》的第一份杂志。在一些企业家的支持下,刘大钧能够办成这本杂志,并且后来发展有“国际标致连续出版物”刊号。到了1989年5月22日,刘大钧的“周易研究中心”又筹办召开了“中国周易研究会”的成立大会。24日下午,中国周易研究会宣告正式成立。由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唐明邦教授任会长,刘大钧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到了1996年“中国周易学会”取得合法地位时,刘大钧当上了会长。 从“大一统”的角度看,刘大钧能聚拢台湾的某些《周易》研究者同大陆的一些《周易》研究者一道开会,这是一个贡献。在刘大钧的努力下,“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8月在济南召开。有[[台湾]]代表25人,香港代表2人,[[韩国]]代表1人,大陆代表62人。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到会并在开幕式上讲话。当时美芝灵国际易学研究院的一些人也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周易》与哲学文化”,可任人发挥的“学术问题”有:“易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易学与现代知识体系的关系”。1995年5月刘大钧“率大陆易学代表团一行十人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其中有北京方面的朱伯昆、郑万耕、李申等。1997年7月,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其传略被收录《[[中国周易家辞典]]》(高占全主编)等辞书。=主要任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周易研究》学刊主编 [[北京大学]]太极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国际易学导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主席=主编论文集=1、《大易集要》 2、《大易集述》 3、《大易集义》 4、《大易集说》 5、《大易集奥》 6、《[[元典哲蕴]]》 7、《[[象数易学研究]]》(一、二、三辑) 8、《大易集成》 =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