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黃胄

移除 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时代 :当代
职业 : [[ 画家 ]] 、社会活动家、收藏家
出生地 : [[ 河北 ]] 蠡县
别名 :梁淦堂
逝世日期: 1997年4月23日
民族: [[ 汉族]]
代表作品: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
黄胄,男,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9%BB%84%E8%83%84%EF%BC%8C%E7%94%B7%EF%BC%8C%E5%AD%97%E6%98%A0%E6%96%8B%EF%BC%8C%E9%95%BF%E5%AE%89%E7%94%BB%E6%B4%BE%E4%BB%A3%E8%A1%A8%E4%BA%BA%E7%89%A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黄胄,男,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孔夫子旧书网 - book.kongfz.com/3...- 2021-1-20</ref> 。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4%BB%BB%E8%A5%BF%E5%8C%97%E5%86%9B%E5%8C%BA%E6%94%BF%E6%B2%BB%E9%83%A8%E6%96%87%E5%8C%96%E5%88%9B%E4%BD%9C%E5%91%98%EF%BC%8C%E7%BE%8E%E6%9C%AF%E7%BB%84%E7%BB%84%E9%95%BF%E3%80%821955%E5%B9%B4%E4%BB%BB%E6%80%BB%E6%94%BF%E6%B2%BB%E9%83%A8%E6%96%87%E5%8C%96%E9%83%A8%E5%88%9B%E4%BD%9C%E5%91%98&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搜狐 - www.sohu.com/a...- 2020-6-17</ref> 。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9%BB%84%E8%83%84%E6%98%AF%E4%B8%AD%E5%9B%BD%E8%91%97%E5%90%8D%E7%9A%84%E8%89%BA%E6%9C%AF%E5%AE%B6%EF%BC%8C%E7%AC%AC%E5%85%AD%E3%80%81%E4%B8%83%E5%B1%8A%E5%85%A8%E5%9B%BD%E6%94%BF%E5%8D%8F%E5%A7%94%E5%91%98%EF%BC%8C%E7%AC%AC%E5%85%AB%E5%B1%8A%E5%85%A8%E5%9B%BD%E6%94%BF%E5%8D%8F%E5%B8%B8%E5%8A%A1%E5%A7%94%E5%91%98%EF%BC%8C%E5%8E%9F%E8%BD%BB%E5%B7%A5%E4%B8%9A%E9%83%A8%E5%B7%A5%E8%89%BA%E7%BE%8E%E6%9C%AF%E5%85%AC%E5%8F%B8%E9%A1%BE%E9%97%AE%EF%BC%8C%E4%B8%AD%E5%9B%BD%E7%BE%8E%E6%9C%AF%E5%AE%B6%E5%8D%8F%E4%BC%9A%E5%B8%B8%E5%8A%A1%E7%90%86%E4%BA%8B&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黄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搜狗问问 - wenwen.sogou.com/z...- 2009-2-19</ref> 。
2 == 新闻访谈 编辑==
黄胄大师(右)与学生臧伯良
黄胄大师(右)与学生臧伯良
在黄胄的艺术生涯里,老天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照顾。
恩师黄胄本姓梁,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那是一个荒僻的小村, 祖父是乡里戏班会头,所以小时候他常画“戏子人”,没人教,全凭自己喜欢 。初中只上了一年,就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为了学画,他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安,过着飘泊的生活
1943 初中只上了一 ,就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为了学画 ,他 背井离乡流落到 西 北著名画家长 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学习中国画 那时 过着飘泊 赵望云在西北是大画家,但 生活 并不好,黄胄在战乱中成长。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上做美术编辑,从此常到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区速写
1957 1943 拜西北著名画家长安画派 作的 始人赵望云学习中 国画 《洪荒风雪图》 那时的赵望云 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32岁的他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 西北是大 画家, 他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速写,创作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 生活 的优秀作品,如《打马球》、《出诊图》、《人畜两旺》等,他还为堂兄梁斌的小说《红旗谱》创作了一套插图。“文革”期间,他含泪烧了一筐筐的速写, 被强制劳动改造,被迫搁笔。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文革”结束后,他身体状况一直 不好, 1977年病情恶化,致使瘫痪, 但他却激情饱满地坚持创作, 黄胄 病榻上画了一幅20米 战乱中成 的《百驴图》作为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国礼,送与日本天皇。80 。1949 ,他 在香港、新 坡、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让世界更多的人 中国 的绘画艺术,使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还是改革开放好。”他说:“24小时可以画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我算算从 1949 年到1980 年,真正画画的时间,也就五六年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抓紧时间,珍惜大好时光”。
用功不足谈到自己的经历,恩师绝口不谈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他几乎是历次运动的“老运动员”,尤其是“文革期间”“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可他却说:“没什么苦难可谈,我也不希望写这些东西,我的观点,多写些给人以向上的、激励 的文章。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也最了 这个国家 放军 你是中国人,你死活都是中国人。我这人就是一辈子不害人,别人害我呢,我过后也就拉倒了,不愿吭声,没意思。有人说过去运动挨了整,既然是过去,还提它干嘛!人要往前看,有功夫多 在部队上 点事 美术编辑 更多的画点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怨天 从此常到甘肃、陕西 不尤人,打嘴仗 青海 沽名钓誉无聊” 新疆等地区速写
“我过去在 1957年他创作的 外办 《洪荒风雪图》 外国记者问起‘文革’中的事,中国政府都说是十 在世界青 浩劫 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 你谈谈你 从而确定了他 ‘文革’ 国美术界 劫难,我差不多都回答:没什么可谈的,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 地位,32岁 ,生活 他成为享誉 有那么多善良 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 知名 也画不完 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 ”。他根据
自觉渺小黄胄:“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 ” “我画也没画够,用功也没用够,到老了身体不行了,后悔都来不及”。他感叹道:“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特别 多年积累 笨拙 大量速写 画得再好,也就是一点一滴,没什么可以夸耀的”。黄胄每一幅 品,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无华。“我的绘画,都是从 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 生活 中来 ,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色”。他早年的许多 优秀 作品, 看起来依然非常精彩,技法上也非常严谨。早年随军驻地,在大西北,像柴达木盆地,很荒凉,也很壮美,国家在那里搞开发,采石油。 如《打马球》、 洪荒风雪 出诊 图》 描述的就是勘探队员在那里风雪找矿的场面。其实艺术这东西首要的是有感情 、《人畜两旺》等 其次才是技法,有感情就可以创作出真情 他还为堂兄梁斌 东西,如果无病呻吟一味追求形式,没有感受,只为讨人喜欢, 小说《红旗谱》 创作 出的东西早晚要被历史所淘汰。历史上许多大艺术家,活着的时候,艰难坎坷, 死 大家才认可。好的作品要群众认可才行,不要自己把自己抬得多高,艺 术必须有生活,形式主义绝没有出路。”
重在师承几十年中,恩师黄胄和师母郑闻慧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这也就是他的画为什么从不拘泥 个题材,他说: 套插图。 中国好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思想踏实,哪儿都不错。戈壁有戈壁的情调,西双版纳有它的味道,江南有江南的特色。画家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地。 文革 大自然是恩师黄胄永远读不完的书 期间 ,他 含泪烧了一筐筐 的速写, 在中国画坛乃至界画坛,都久负盛名,他的画极注重 并被强制劳动改 线条粗犷、遒劲、气势磅礴 被迫搁笔 笔墨淋漓尽 。他所画的人物大有狂放原野的情怀和鲜活的个性,一扫 统中国人物画 旧风。最具风情的是那些边疆少女,西方绘画的色彩块面与东方柔美流畅的线条相交融,使他的绘画充满了灵性和神秘的遐思。他主张;画家一开始就用毛笔 速写 只有500余幅 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功夫 “文革” 合起来 束后 ,他 创造的写意泼墨与工笔重彩相结合的独特画法,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历史的推动作用和创造性的贡献,开创了中国画坛的一代新风。速写讲究线条,一笔下去很难是准确的:“但每一笔,你捕捉的对像都是明确的,是有根据的,你都有追求,追求自己看到的生活物象的美,生活的美反映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你的手刻画在纸上”。恩师黄胄极谦虚的说:“我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主要靠师承,但更主要的是靠来自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 验。”接着他阐发了 状况 段耐人寻味的话:“有根有据的事,说的时候也 要过分,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有十分功,说两分,别人觉得还可以;说多了,写多了,让人反感。”
好, 1977年病情恶化,致使瘫痪, 但他却激情饱满地坚持创作,在病榻上画了一幅20米长的《百驴图》作为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国礼,送与日本天皇。80 年代,他在香港、[[新加坡]]、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使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还 是改革开放好。”他说:“24小时可以画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我算算从 1949 年到1980 年,真正画画的时间,也就五六年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抓 紧时间,珍惜大好时光”。 ===用功不足=== 谈到自己的经历,恩师绝口不谈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他几乎是历次运动的“老运动员”,尤其是“文革期间”“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可他却 说:“没什么苦难可谈,我也不希望写这些东西,我的观点,多写些给人以向上的、激励人的文章。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也最了解这个国家,你是中国 人,你死活都是中国人。我这人就是一辈子不害人,别人害我呢,我过后也就拉倒了,不愿吭声,没意思。有人说过去运动挨了整,既然是过去,还提它干 嘛!人要往前看,有功夫多做点事,更多的画点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怨天、不尤人,打嘴仗、沽名钓誉无聊”。 “我过去在国外办画展,外国记者问起‘文革’中的事,中国政府都说是十年浩劫,你谈谈你在‘文革’中的劫难,我差不多都回答:没什么可谈的,对于 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画也画不完,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 ”。 ===自觉渺小=== 黄胄:“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 ” “我画也没画够,用功也没用够,到老了身体不行了,后悔都来不及”。他感叹道:“在生活面 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特别的笨拙,画得再好,也就是一点一滴,没什么可以夸耀的”。黄胄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无华。“我 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 变颜色”。他早年的许多作品,看起来依然非常精彩,技法上也非常严谨。早年随军驻地,在大西北,像柴达木盆地,很荒凉,也很壮美,国家在那里搞开 发,采石油。《洪荒风雪图》描述的就是勘探队员在那里风雪找矿的场面。其实艺术这东西首要的是有感情,其次才是技法,有感情就可以创作出真情的东 西,如果无病呻吟一味追求形式,没有感受,只为讨人喜欢,创作出的东西早晚要被历史所淘汰。历史上许多大艺术家,活着的时候,艰难坎坷, 死了大家 才认可。好的作品要群众认可才行,不要自己把自己抬得多高,艺 术必须有生活,形式主义绝没有出路。” ===重在师承=== 几十年中,恩师黄胄和师母郑闻慧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这也就是他的画为什么从不拘泥一个题材,他说:“中国好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思想踏实,哪 儿都不错。戈壁有戈壁的情调,西双版纳有它的味道,江南有江南的特色。画家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地。”大自然是恩师黄胄永远读不完的书,他的速写,在 中国画坛乃至界画坛,都久负盛名,他的画极注重造型,线条粗犷、遒劲、气势磅礴。笔墨淋漓尽致。他所画的人物大有狂放原野的情怀和鲜活的个性,一 扫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旧风。最具风情的是那些边疆少女,西方绘画的色彩块面与东方柔美流畅的线条相交融,使他的绘画充满了灵性和神秘的遐思。他主 张;画家一开始就用毛笔速写,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功夫结合起来,他创造的写意泼墨与工笔重彩相结合的独特画法,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历史的推动作 用和创造性的贡献,开创了中国画坛的一代新风。速写讲究线条,一笔下去很难是准确的:“但每一笔,你捕捉的对像都是明确的,是有根据的,你都有追 求,追求自己看到的生活物象的美,生活的美反映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你的手刻画在纸上”。恩师黄胄极谦虚的说:“我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主要靠师 承,但更主要的是靠来自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接着他阐发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有根有据的事,说的时候也不要过分,要适可而止,留有余 地,有十分功,说两分,别人觉得还可以;说多了,写多了,让人反感。” === 人画齐高===
望着老人两道浓重的剑眉,听着他细细地叙说,句句话语都能穿人心底,尽管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这一代做人的原则,却由衷地钦佩艺术大师的高尚情操, 我的另一个恩师国画大师李可染生前说过:“一个画家,人有多高,画有多高。”此话正是他的人生速写,上下五千年,文化知多少“中国画是中国艺术门类中一个很深的学科,越学越觉得自己不够,中国老一辈艺术家徐悲鸿、刘海粟、刘开渠、吴作人等,开始都是学西方艺术的,留过洋,早先对中国画也有看法,认为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玩物,但随着对中国画的进一步了解,越老越要学中国画,因为它包容了很多文学和哲学的东西,民族性很强,学中国画不易,中国画历代都有高峰,你老照着高峰学,按它的路子走,就没有高峰了,你只能达到自己的高峰,一个高峰一个高峰的达到,永远没有标准。”欣赏一幅中国画,无形中是在琢磨一部中国的文化史。
(摘自臧伯良回忆录—未完待续)
3 == 人物经历 编辑==
童年时代
黄胄黄胄(3)
1925年3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才。
1933年随母亲到陕西宝鸡上小学。[4]
1939年(已卯,十四岁) 2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潼关,后又轰炸西安,黄胄随母亲和姐姐逃难到宝鸡,在宝鸡纺纱厂办的惠工中学读书。 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他获得一面上面写着“炎黄之胄”的锦旗。经语文老师讲解后,遂取名黄胄,立志做有为的炎黄子孙。
黄胄从童稚时就显示出艺术天分。他上学时常在书本上涂画;写大仿常是中途辍笔,画起戏中人,能分清并画出戏中人物脸谱,也画家畜,给父亲写信也要画上几个小人。一次,村中一位老者头戴草帽骑一辆自行车从他家门口经过,他立刻用土块在墙上画出一个头戴草帽骑自行车的老头。祖父看后让他再画一个,他很快在地上又画了一幅同样造型的画来。
=== 结识恩师===
1942年(壬午,十七岁) 7月,著名画家赵望云迁居西安,经赵望云同乡刘持钧介绍,他认识了赵望云。他把自己的速写给赵老师看,没想到,受到了赵望云老师的赞赏和鼓励。
1943年夏拜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为师。
1944年随著名画家韩乐然在八百里秦川旅行写生。[5]
1945年(乙酉,二十岁)秋,他一人先期返回西安为老师看守宅院。期间,除了画画,又写小说,并向报刊投稿。用“黄胄”笔名,第一次在《西安夜报》上发表鲁迅小说《示众》插图,兴奋不已。冬,赵望云介绍他去河南开封《民报》社工作,赵望云好友傅恒书任《民报》社长。期间,他创作《负荷》等漫画作品,受到好评。结识了姚雪垠、刘砚和旅美爱国华侨画家司徒乔等人。[6]
=== 人生转折===
1946年心怀救国救民的使命感,赴河南黄泛区写生。
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将军前往画展参观后,邀请他们去新疆写生,他们乘飞机去了乌鲁木齐,用了近三个月时间画了大量当地民族风俗生活作品,春节临近才返回西安。徐庶之看到他的作品后说:“画得很好,我的心动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到新疆去。
=== 成名之后===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军区做美术工作。[7]
黄胄早年师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对黄胄的艺术生命影响至深的是1948年随赵望云到西北写生。新疆的民族风情、黄泛区的人民苦难,拨动了黄胄的艺术之弦。1949年,黄胄又入伍到西北军区从事战士读物美术工作。广泛的接触和深入的认识,是黄胄新疆题材的来源。
1956年(丙申,三十一岁)麦收前夕,奉命采访战斗英雄李来财,路经去过的河南黄泛区。今昔巨变,使他感触极深。随后作《歇晌》,又名《在战火燃烧过的地方》。表现农家妇女割麦歇晌时平静幸福的劳动生活。此图画出了女人曲线美。“文革”时,被扣上“黄色”画的帽子而没收,至今下落不明。同年,作《金色的道路》,表现藏族同胞在青藏公路边,支起帐篷为筑路的解放军献上一碗碗酥油茶。此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成年画,深受西北地区人们的喜爱。秋,以记者身份参加中央和解放军组成的赴新疆慰问团,以慰问团团长许广平帮厨为题材,作《春节劳军图》。后继续在北疆、南疆等地区采访写生半年。
1957年《洪荒风雪》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8]
1958年《赶集》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铜质奖。[9]
1959年调到军事博物馆任美术创作员。
1966年至1972年因“文革”被迫搁笔。
=== 文革时期===
1975年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
1997年4月23日逝世。
=== 艺术实践===
黄胄为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深入边疆,勤奋作画,从50年代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驴图》、《风雪夜归人》、《送粮人》,黄胄在丰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是国内最早突破蒋徐体系的人物画家。他在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曾经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70年代后期,他曾为纪念周恩来绘制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传世之作。梁黄胄的艺术实践为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广的影响。
=== 文化贡献=== 
梁黄胄不仅是一位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社会运动家。80年代初,他与著名画家李可染、蔡若虹、华君武等共同创建了中国画研究院;而炎黄艺术馆的创办则是梁黄胄更为杰出的代表作。1986年黄胄在新加坡办个人画展时引起了轰动,有人提议建立黄胄艺术馆,他说,我个人不足以建馆,要建就建属于炎黄子孙乃至人类的炎黄艺术馆。经过4年的筹措兴建,1991年,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现代化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终于建成了。梁黄胄任艺术馆馆馆长,并捐献出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文物200余件和代表代、速写作品1000余件。炎黄艺术馆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梁黄胄的艺术道路、治学精神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执著追求,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1997年4月23日,著名艺术家黄胄逝世。
4 == 简介 编辑==
简介
炎黄之胄兮举世皆闻 一胄炎黄兮翰苑天慧
刘晓林采访黄胄夫人郑闻慧
刘晓林采访黄胄夫人郑闻慧
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访谈录
他,便是黄胄。
=== 内容===
在黄胄先生诞辰81周年之际,炎黄艺术馆建馆15周年前夕,我们采访了黄胄先生的夫人郑闻慧女士。刊出了部分作品,以表达对艺术大师黄胄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郑闻慧女士的深深景仰。
刘晓林:黄胄先生是新中国绘画史上重要开拓者,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笔墨相结合,他那全新的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严格绘画写实带来的弊端。在谈论他的艺术成就前,请郑馆长先谈一下黄胄先生的艺术生涯。
=== 恩师===
郑闻慧:1925年,他出生在河北蠡县梁家庄的一个贫苦家庭。(梁家庄还走出了一位很有影响的艺术家、《红旗谱》的作者、黄胄的堂兄梁斌先生。)1933年黄胄随母亲到了陕西宝鸡,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在此期间,黄胄遇到了对自己一生产生很大影响的两个人——赵望云先生和韩乐然先生。刘晓林:黄胄先生说过:“在我这一生中,青年时期接触过四位画家,他们对我的成长起着决定的影响”。这四位画家,除了赵望云和韩乐然两位先生外,另外的两位是谁?同时问一下,黄胄先生与赵望云和韩乐然两位先生的相识,谁更早一些?
郑闻慧:徐先生是伟大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了不起的伯乐。在解放初期第一次美展排选作品中他看到了黄胄的作品,觉得很有生活,无论是笔墨还是内容等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当然从纯艺术角度来看,那时黄胄的作品中仍有不太完美的地方。据说,徐先生几次将黄胄作品从众多参选作品中拿出,并且讲宁可自己的作品不展,也要展“黄画胄”这个年青人的作品。黄胄创作《爹去打老蒋》时,还在新疆。那时,徐先生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吕斯百先生向徐先生要美术教师。徐先生说,你们西北就有一个“黄画胄”画的不错。他费了很大周折,终于找到了徐先生所说的“黄画胄”。来北京后,故宫、琉璃厂等是黄胄经常去的地方。在50年代到70年代,他临摹了大量的古画。文革期间,黄胄和其他老艺术家一样,遭遇了无法遇料的磨难。他经常说:“我将来怎么办?干什么?难道中国画我就不能再画了吗?”。
=== 社会活动家===
文革结束后,他离开总政治部创作室,直接领导参加了中国画研究院的创建工作,后来又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座由民间发起,政府和社会广泛支持的大型艺术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他不止一次说:“……连保护和收藏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都做不好,我们岂不是愧对祖先,愧对历史,更愧对子孙吗……”炎黄艺术馆是黄胄一生呕心沥血完成的最后一件作品,他为此耗掉了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
刘晓林:中国美术史上天才的艺术家不多,具备天才并且极其勤奋的艺术家更不多,天才勤奋兼备同时人情练达的艺术家更少之又少。如果选几个人的话,我想黄胄先生是其中之一,其他如徐悲鸿先生。(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徐悲鸿先生不从事艺术可能会是出色的政治家,黄胄先生不从事艺术可能会是出色的企业家。)
=== 艺术成就===
题外话谈得有点多了,下面我想就黄胄先生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美术史的贡献以及留给世人的宝贵启示等方面,请郑馆长重点谈一下?
这几年,我写了《炎黄痴子——我的丈夫黄胄》,在纪念黄胄诞辰80周年时,出版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的《黄胄作品集》,同时黄胄美术基金会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对了,9月28日我们会举办纪念炎黄艺术馆成立15周年的活动,到时希望你们来参加。
=== 总结===
采访进行了近3个小时,不时有电话打进,很多事情需要郑馆长去处理。有些问题来不及细谈,例如黄胄先生绘画以外的爱好、黄胄先生的宽阔胸怀、黄胄先生在书画鉴定方面的成就、黄胄先生与郑闻慧女士的相濡以沫、郑馆长在绘画上显为人知的艺术成就。
黄胄大师作品
黄胄大师作品(8)
黄胄便是黄胄!
8.因为黄胄先生高尚的人格力量,炎黄艺术馆的建立得到了各个行业,世界各地有关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5 == 艺术特色 编辑==黄胄黄胄(4)
艺术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长期深入生活,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高原、牧区,勤奋作画上万幅,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精。尤擅画场面巨大、人物众多的主体性巨作,不少作品陈列于国家重要政务场合或以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其作品经常举办展览,个展在南亚有一定的影响力。
6 == 主要作品 编辑==
出版作品
黄胄黄胄(3)
出版有各种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黄胄作品集》三十余种,理论文集有《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等。
=== 绘画作品=== 
《画家与时代》、《爹去打老蒋》、《人畜两旺》、《苹果花开的时候》、《打马球》、《在战火燃烧过的地方》、《金色的道路》、《春节劳军图》、《洪荒风雪》、《赶集》、《我爱北京天安门》、《女民兵》、《炊事员》、《巡逻图》、《藏童上学》、《井冈山第一面红旗》、《谈心》、《亲人》、《松鹰图》、《百驴图》等。
2013年12月2日晚7点45分,北京保利2013秋拍近现代书画夜场“黄胄美术基金会推荐专场”首件作品黄胄《欢腾的草原》以130万人民币起拍,第一位应价者即叫出30万元,第二位即给出50万元,在第三位竞标者给出60万后,竞价开始以标准竞价阶梯上行。经过约8分钟时间的35轮竞价,作品最终以112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价格高达128万元。
7 == 艺术学校 编辑==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2)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美丽的西坝河东、西两岸边,建于1988年,占地面12000平方米。在校生640余人。教职员工50余人。黄胄艺术实验小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尤以美术教育见长。校方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举办专门展览,组织全校学生前来观看、交流,并且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传达了和平、友爱的思想
===炎黄痴子——黄胄2018年7月6日发布===
{{#iDisplay:i0712mn0y2x|640|380|qq}}
 
==参考来源==
33,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