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灵云睹桃花而悟道

增加 9,22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灵云睹桃花而悟道</big> '''   |-   | File:A4f5db77fcd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灵云睹桃花而悟道</big> '''
 
|-
 
|
[[File:A4f5db77fcd0c532.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kPmLkEmrELjbgNmLkEkL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MkLHoIEbjEC%20XLqIPjehEzO0G0O9GwqR7zOMGwOQTF0aXLzblEkMElKJ8zOkQmaR7zOMTKVeSXaIPjflHyfsGwOVFmLkEl7cTkKIRmLkEk7sTkKILmrELjboImLkEk74TkKIMkrHoIEbjEC%20XLqIPjehEzO0G0O9GwqR7zOMGwOQTF0aXLzblEkMElKJ8zOkQmaR7zOMTKVeSXaIPjflHyfsGwOVF_-635706072&query=%E7%81%B5%E4%BA%91%E7%9D%B9%E6%A1%83%E8%8A%B1%E8%80%8C%E6%82%9F%E9%81%93 原图链接][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a4f5db77fcd0c532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灵云睹桃花而悟道'''==

唐末[[灵云志勤禅师]]的开悟偈: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逢花发几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开悟偈'''==

佛教禅宗修行的目的是顿悟自性,顿悟之后则进入“超凡入圣”的不可思议境界。
学禅之人顿悟的这种绝对境界,迥出思议之表,万难举以示人。
但解悟之人又必须发乎言辞,显其所得,以求师友印证。

为免落于拟思之度,破坏此绝对境界,其表达方式力避直白,而常采用双关语、象征性的动作、比兴之诗等方式托出,以免丧身失命,永无再悟之机。

昭示禅师顿悟体验的比兴之诗则被称为开悟偈。
这种偈颂夹杂在师资间的传法因缘故事之中,成为禅宗语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录发展到一定阶段更灵活地运用偈颂的形式。

开悟偈往往和学人顿悟的经过、体会与感受关系密切,同时也成为后人参学的重要门径,个别还不失为优美的诗篇。
以比兴之诗示悟后之境,又盛传丛林者,首推洞山良价禅师。

他在云岩昙晟处问学,一番对答后,
云岩说:
“但向伊道只这个是。”
见洞山无语,
云岩又说:
“承当这个事,大须审细。”
洞山仍不悟,
后因经过水边,目睹自己的身影,彻底悟道,
遂有开悟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这个事”原来就是自身的佛性,自性的顿悟不是向外驰求能够获得的。
物极必反,越是向外,体悟自性就越是遥远,“独自往”是离绝一切妄执,则觅得自性又如影随形,处处皆是。
“一月普现一切水”,自性包摄万法,故“渠今正是我”。

若从个体的角度而言,自我同样是属于现象界的一分子,所以“我今不是渠”,身影终究不是自我的本体,若体悟到两者的区别,则契入真如。

香严智闲在沩山灵祐众弟子中以“博闻利辩,才学无当”而被称之为“禅匠”。
他因击掷瓦砾而开悟,情境与洞山开悟类似。
香严由于在沩山门下许久未悟,欲“作一个长行粥饭僧过一生”,遂辞沩山。
后到香严山,潜心修行。
某日,除草散心,击掷瓦砾,终于开悟,
遂作偈:
“一挃忘所知,更不自修持。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十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香严在击掷瓦砾的瞬间忘却情执,体悟到不论坐禅还是持律,均是向外驰求,本来面目就在自身,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不见。

洞山、智闲二位禅师的开悟偈虽有比赋之妙,但缺乏诗趣。
而灵云志勤禅师的开悟偈则是一首音韵和谐、声律兼备的的七言诗。

《祖堂集》卷十九记载了其开悟的情境:
(灵云和尚初参沩山时)闻其示教,昼夜亡疲,如丧考妣,莫能为喻。
偶睹春时花蕊繁花,忽然发悟,喜不自胜。
乃作一偈曰: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几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因白沩山和尚,说其悟旨。
沩山曰:
“从缘悟达,永无退失。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沩山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
沩山告之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
可惜未见沩山诘问的语句,难以深知灵云所得。

这首偈颂交代了灵云悟道的因缘:初入沩山门下,不能彻解沩山之教,因此日夜焦虑,仍然找不到出路。
某日因睹桃花,突然之间,天机迅发,心扉洞彻,随即诵偈。
这首诗偈表达了他多年孜孜求道但迟迟未悟,以及突然开悟的惊喜。

首句“三十年来寻剑客”,用三十年写出自己寻禅觅道的艰辛,一语代过,看似轻松,实则饱含悲喜忧愁。
“寻剑客”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有一天见到某地剑气直冲斗牛,于是请他的好友来这里挖掘,当即挖出干将、镆铘两把名剑。
在此,志勤禅师以古之寻剑者自比:为求禅悟道,兀兀穷年,饱经风霜,锲而不舍。
此典用得非常恰当。
“几逢花发几抽枝”,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时光的流逝,然苦苦觅寻的禅道总是遥无踪迹。
这两句用了几个数量词:“三十”、“几”,既有对仗的作用,又起到点题的作用。
一句“三十年”道尽追求之苦,两个“几”字饱含人世沧桑。
数量词轻轻带过,学道无成、忧思益甚之情,已跃然纸上。
迷茫愤悱之际,突然见到路边盛开的一株桃花,刹那之间,心念一动,久积之惑涣然冰释。
于是“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原来如此,禅道就是这般,“春来草自青”,“春来花自开”,原来自然界所蕴含的生机就是禅道。
因花悟道,因色见空,从色生空,从空再看色,也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了。
这样路边的野草、身边的舞蝶,头上的白发均可成为悟道喻体。

在结构上,该偈完全是一首工整的七言绝句,节奏、韵律皆规范,诗情与禅理交融,耐人寻味。
玄沙面对灵云此偈,又赋偈:“三十年来只如常,几回落叶放毫光。
自从一去云霄外,圆音体性应法王。”

中塔和尚颂曰:“谛当恒然亘古今,未彻见闻实甚深。
现现运转三十载,春尽萎花示君心。”二师之偈更偏于正面解说禅理,质木无文,缺乏诗趣。

在浩如烟海的禅宗公案中,桃花悟道公案生动活泼、独树一帜,是历代公案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后世禅学界,甚至文学界。

首先,从这则公案可以深刻体会到悟道机缘对于禅宗修持的重要性
沩山“从缘悟达”一语,也正是为此而发。
对修禅者而言,若无恰当的机缘,即便读破万卷书、行遍万里路,仍可能迟迟未悟;
若机缘巧合,则在草长莺飞、水流云停之顷即可开悟。
机缘到时,则“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遍一切处。
此时,生活中的一时一事、一花一物都可以是禅师开悟的机缘,洞山睹水影、灵云见桃花、香严智闲掷瓦悟道的故事都是如此。

又如《鹤林玉露》所载:唐代有一位比丘尼,寻禅觅道,久久未得,偶睹梅花,豁然洞达,于是写下了:“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其情境则与灵云桃花悟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反地,若机缘未熟,有其境但不获其心,心将感而不得其境,则心境二者判然两分,何来感而遂通之妙。
所谓“从缘悟达”之事,唯得其情、得其境者,方能内感外应,深契道要,天机迅发,妙识玄通。
而刻板模仿只能做到一时的神似,徒有其表,与禅家实悟失之远矣。
苏轼《东坡志林》云:“世人有见古德见桃花悟道者,争颂桃花,便将桃花作饭,五十年转没交涉。
正如张长史见担夫与公主争路而得草书之气,欲学长史书,便日就担夫求之,岂可得哉?”坡公此言,正中肯綮!

其次,此则公案还揭示了禅宗修持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开悟见道,并非修行之极致,尚须后继功夫。

沩山和尚认为:“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
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
因此沩山殷切叮嘱灵云:“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沩山的叮咛之语,与当年乃师百丈付嘱于他的“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如出一辙。
桃花悟道公案有力地说明了,禅者见道之后,还必须有一个善自护持,长养圣胎的修习过程。
因为一时的见道,绝不意味着已经了却大事因缘,悟道后,仍须有一个“护持”的阶段,方可使其已悟的禅境不至于退转,方可尽除其无始以来的无明业障。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e2284d0101d27z.html   灵云睹桃花而悟道], 新浪博客 - blog.sina.com.cn/s...- 2012-10-18</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4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