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宾鲁

增加 4,6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王宾鲁.jpg|缩略图
|center|[httphttps://p2image.ifengimgbaidu.com/asearch/2016_32/9026a932c4e9fd6_size11_w200_h265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7%8E%8B%E5%AE%BE%E9%B2%81&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341831130,1642014830&os=3902227012,2026421013&simid=4066136992,666847843&pn=1&rn=1&di=145376960630&ln=137&fr=&fmq=155125565488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images.hdzc.net%2Fuploadfile%2F2016%2F0810%2F20160810112447920.jpg &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https://image.chinasobaidu.com/detailsearch/index?q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E7CD%8EF5%8B%E5B1%AEF6%BEC2%E9%B2%81B3&fr=ala&idxala=1&id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2578223426797441964 111111 来自 国搜 百度 图片]]]
| 图像说明 = 王宾鲁 古琴演奏家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67年
'''<big>王宾鲁</big>'''<p style="text-indent:2em;">(1867年—1921年),字燕卿。山东诸城人。 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家,古琴家,梅庵琴派(诸城琴派)创始人。  <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宾鲁出身于古琴世家,少时从曾祖冷泉学琴。精律吕,通其道于易,尤善琴。其演奏风格不拘传统琴道,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进复幅度较大。先后在诸城、济南以教琴为生,曾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在南京高师梅庵讲授琴艺期间,培养了许多杰出琴家,和徐立孙一起奠基了梅庵琴派。开创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学院派教育。1921年逝世,葬于金陵清凉山麓。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宾鲁的演奏艺术,突破旧规,根据乐曲内容,修训口谱,确定节拍节奏,增添轮指。重视技巧,融入民乐,感染力强。广泛流传的琴曲《关山月》就是其由山东民歌改编而成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南京教琴10年,培养出大批学生,使北方诸城古琴得以在江南数省传播。他对诸城琴派的琴曲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还创立了更为接近民间的、通俗的弹法,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流派“梅庵派”(后人以他授琴之所“梅庵”命名)。<br>
<p style="text-indent:2em;">1921年夏历4月18日殁于金陵,享年54岁。遗言埋骨清凉山麓。其门人徐立荪、邵大苏将他的残稿《龙吟观琴谱》整理编纂成《梅庵琴谱》 。由于王燕卿的传人众多,加之《梅庵琴谱》一再刊印,使“梅庵派”在全国的影响超过了诸城琴派。<br>
==琴学观点==
'''主张创新'''
<p style="text-indent:2em;">王燕卿在家乡没有像王心葵那样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他的老师王冷泉那样的威望。由于他的艺术创造性,他的大胆,他的离经叛道,使他在家乡琴坛受到排斥。据王秀南女婿张育瑾介绍,王燕卿的弹奏风格来自王冷泉,王冷泉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同族曾祖,只是王冷泉死时,王燕卿才十几岁。
 
<p style="text-indent:2em;">王燕卿“以操缦世其家”,琴学来自于包括王冷泉等人的家传启蒙,但他的自白中特别强调琴学来自“携琴访友”、“赖诸名流多方指授,自问始有进境”,也就是他数十年的自学、游学和独立思考。1916年,王燕卿在济南写文稿时,更为自信地表达出了对琴学艺术个人风格的追求和自我的强调:“近三十年既不以他人为法,又不以诸谱为可,凭殚心瘁虑,追本探源,无不别开生面。”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以往的琴谱中,人们通常只看到琴谱的撰辑者声称对师承和传统的忠诚,而王燕卿是明白宣布自己走自己的路。他还在《辩异》里,他批评那些要复古的人并不知道古人实是以创新为贵,说“古人好为新声,今人泥于古调,虽传讹而不察”;琴学因师承、历史、地理、气候等差异,演变发展成为各个不同的多姿多彩的艺术流派,当是“自然之势,不足为病”,对于动辄借区分流派,甚至以流派的“高下”来排斥不同艺术风格或者掩饰自己弹琴功力粗浅的人,他驳斥说“派愈分而道愈远,口愈辩而手愈拙”。对于琴坛上的“腐儒”,王燕卿就是用这么高傲的口气和藐视的眼光,针锋相对地回应他们的抨击。
<p style="text-indent:2em;">1917年,经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介绍,王燕卿由江南硕儒江谦聘请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古琴。为纪念南京高师前身两江优师校长李瑞清(号梅庵),校园内曾建三间平房,名为“梅庵”,王燕卿便在梅庵教授古琴,从此开高等院校古琴教育之先河。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梅庵传人刘赤城说,王燕卿在古琴弹奏指法方面是一个打破常规的革新家,所弹风格与传统的诸城派风格不同,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对诸城派的琴曲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广泛地吸取了山东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曲艺和器乐的那种质朴的腔调,那种“土味”。他极力主张琴曲要有节拍,才能准确地表现琴曲的内容,传授时也有一定的准绳。反对其民粹主义的倾向,反对只注重传统而不注重发展、孤芳自赏、随心所欲,不受限制的作法。在演奏上,王燕卿也作了许多大胆创新和发展。
<p style="text-indent:2em;">王燕卿不只是像许许多多的琴家那样仅仅对传统琴曲作一些强调自我审美意识的诠释,而是有一种跨越传统的革新精神,他创立了一种接近民间俗乐的弹法,一种音乐形象更为鲜明的、雅俗共赏的弹法,最后导致从诸城派中脱胎出一个新的流派——“梅庵”派(后人以他授琴之所“梅庵”命名)。梅庵实为诸城琴派新生的一脉,而王燕卿先生是梅庵派的一代宗师。这个流派伴随着琴坛的称道和批评(贬其为“俚俗”、“江湖派”)迅速流向全国。
<p style="text-indent:2em;">如今已经无法直接听到王燕卿的弹奏,但在梅庵传人的弹奏中可以听到这种独特的琴风,还可以不时听到琴曲中用大幅度的猱、大绰大注修饰旋律,有若山东民间歌曲、曲艺或者器乐音乐演唱演奏的那种质朴的腔调,那种“土味”充满着地区性的民间风格。
 
==艺术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宾鲁“以操缦世其家”,琴学来自于包括王冷泉等人的家传启蒙,但他曾特别强调其琴学来自“携琴访友”、“赖诸名流多方指授,自问始有进境”,历时数十年游学实践。王燕卿曾在其文稿中自信地表达出对琴学艺术个人风格的追求和自我的强调:“近三十年既不以他人为法,又不以诸谱为可,凭殚心瘁虑,追本探源,无不别开生面”。<br>
==艺术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宾鲁为改革琴艺曾著《龙吟观琴谱》。未及完成,后由其弟子徐卓、邵大苏等,据其残稿订述,以王宾鲁教琴之地“梅庵”名谱,改署《梅庵琴谱》,于1931年石印出版。该谱集简明易解,可作为初学弹琴的教材。该谱集分上下两卷。上卷为琴学概说,下卷收有《长门怨》、《捣衣》、《秋风词》等中、小琴曲14首。其中部分琴曲取自王冷泉所辑《琴谱正律》抄本。所传《关山月》一曲,原是民间小调《骂情人》,1901年由济南业余音乐组织鸣盛社移植为琴歌,王宾鲁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删去唱词,改名《关山月》,遂广为流传。
 
==视频==
 
<center>古琴曲《关山月》 演奏:李祥霆
{{#iDisplay:i07489ag15w|480|320|qq}}
</center>
1,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