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培生

增加 13,57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培生| 圖像 = [[File: 王培生 .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361445888&di=bc7276a4b7aedc9232be10010e0a9f06&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11219%2F20111219110242-1293664514.jpg 原图链接]]]}} [[王培生]] ,出生于1919年3月24日 ,名力泉,号印诚,1919年3月24日生人,原籍 [[ 河北武清县 ]] 小韩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 [[武术家]]。<ref name="全球最大功夫门户网站">{{cite web |url=https://www.baidu.com/link?url=GJ9hFVfygEJnTWJDfr7bDEJryCENPwWgEEk5gpbIMRxUE8W2qjd3okJhY8sLeCzZxqGMyx0ghZ2p8UVf4mJACq&wd=&eqid=ed4347180002b0a6000000025c77bf4b |title=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武术家王培生 王培生简介| accessdate=2016-09-20}}</ref>=详细介绍=王培生原名[[王力泉]],1919年出生在河北省武清县。五六岁时随父母迁居到[[北京]]。当时父亲在协和医院当管子工,住在东四演乐胡同。胡同里有座大庙,庙里有经常住着[[沧州吴桥马戏团]]的把式。马戏团里有位朱师傅,身怀绝技、擅翻筋斗,就在大庙里练功。王力泉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经常跑到大庙去看马戏团练武,马戏团里的小伙子们平时主要练翻筋斗,大师兄还练蹿房越脊。小力泉也跟随着学,有时摔得鼻清脸肿。[[朱师傅]]见他喜欢此道,就指点他翻筋斗,初时总翻不好,朱师傅就用一根小棍在他腰上一挑,就轻松地翻过。到后来,师傅告诉他,向后翻要“直腰抬眼”。因此王力泉领悟到凡事皆有要领,而要领就是诀窍,循此以往,无有不得。 这个简单的要领为他以后领悟拳理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王力泉在朱师傅的指导下,很快就崭露头角。有一次跟随伙伴比武,他竟在一米见方的八仙桌上一连翻了36个筋斗,得到观众的不停喝彩,称赞他是个小武术家。<ref name="鸣生亮武术文化网">{{cite web |url=http://www.114chn.com/t/131100/2013052600000003/newsi20130712039320.html |title=王培生老师生平事迹——关振军| accessdate=2013-07-12}}</ref> “[[螃蟹马]]”是八卦掌名师[[马贵]]的别名。马贵字世清,因开木材厂,又称“木马”。早年从师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后来拜[[尹福]]为师,是尹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他为了学武把木材厂都卖完了,到晚年以卖螃蟹为生,故得此雅号。他武艺虽精却未开山收徒。当时他已70多岁了,平时爱到东四甘雨胡同亲戚家串门。可巧王培生一家也搬到甘雨胡同,跟马贵的亲戚同住在一个院子里。有一天王培生正在院子里耍桃木枪,得意之时忘乎所以,一枪向大门口刺去。可巧马贵来串门,刚刚要进大门 口,冷不丁地一杆枪尖直奔他喉咙扎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人闪身一捋,那条桃木枪飞向大街对面的影壁墙上,嘭的一声戳进砖缝,眼见得木棍还忽悠悠地擅抖。老人发怒了大喊:“谁家的孩子,这么淘气,要伤人了!”王培生的父母赶快跑来赔礼,马贵的亲戚也来劝解。等马贵消了气,上下打量了王培生几眼,觉得“孺子可教也”,反怒为喜。后来,经马贵亲戚介绍引荐,王培生遂拜马贵为师从学八卦掌。武林人士都知马贵一生不轻易收徒,而一根桃木枪,竟成了王培生入门八卦掌的“领路人”。=刻苦练功=王培生12岁时又向张玉莲学教门弹腿,同年底,拜[[杨禹廷]]为师学太极拳。王培生刻苦练功,三门一起学。 每天天不亮即起,由东四步行到中华门(今天安门广场)先练硬功,而后演练十路查拳,十路弹腿,再练八卦掌。等到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开门,又转入那里和大家一起再练[[太极拳]]。那时,北平太庙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王培生的师爷王茂斋和师傅杨禹廷都在此任教。王培生就在这里跟杨老师学太极拳。当时,太庙里太极推手特别盛行,众学子里有两名高手,一个是西单商场明明眼镜公司经理张柏久,一是火车站的杨玉琦。1934年阴历六月的一个早晨,这两位高手双双被王培生推出圈外摔倒在地,因夜里下雨,地还未干,张经理的大褂都弄上了泥水。这回王培生可出了名,[[北平城]]里都知道太庙出了个“[[推手神童]]”。王茂斋见他实在是个练武的苗子,就打破了“隔辈不传艺”的老规矩,把王培生接到店里(当时王老先生在东四北钱粮胡同开建材店)每天晚上下班给他单独开小灶,传太极真功。并将师传秘籍要王培生抄写。王培生聪明好学深得太极真谛。有一次,王培生去天津探亲,路过一武场,见一壮汉演练形意拳,看到妙处不禁脱声喊好。不料那壮汉以为是嘲笑他,一定要与王培生比试一下。王培生无奈只得应允。说时迟那时快,壮汉飞身来个饿虎扑食,王顺其来势用个太极下势,使其重心前倾,紧跟着上步七星轻巧地交壮汉打倒台。王培生虽年龄不大,但太极功夫 已运用到纯熟自如的地步。 王培生在太庙边学边教,功夫日精。杨禹廷老师见他足可独立施教,遂将北平第三民众教育馆武术教练的职务让与王培生担任。这年王培生年仅18岁。不久王 培生又开始教授家馆。当时慕名而来向王培生学拳的人很多,如[[冯玉祥]]下属混成旅旅长[[许明山]],抗日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属下八大处长、原北平警察总监金互等人都曾在太庙向王培生学过太极拳。=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街头到处可见持枪佩刀的日本兵。国人受压迫连出个大气都恐遭不测。而年轻的拳师王培生却寻找机会痛打日本兵。一天,王培生前 往太庙后河拳社拜访王芗斋老先生,恰遇五六个日本兵尾随其后,来到拳社。王老先生不在,其徒洪连顺正在练虎头双勾,见王身后有五六个日本兵,以为是王培生 带日本兵前来寻衅,不禁面呈怒色虎目圆睁。日本兵受此敌视,以为是王培生引他们到此,而迁怒于他。当王培生告辞,转身回走时,一个日本兵突然用刺刀扎向王的腹部。王镇静自若,看准时机,一个“抱虎归山”,右臂向日本兵腰部捋去,扑通一声,这个日本兵便仰面跌出;紧接着又一个日本兵扑了上来,刺刀直刺王的胸膛,王闪身一躲,跟着蹿上一步,一个“进步栽锤”使其跪倒在地;第三个日本兵从背后袭来,王培生异常敏捷,一转身,用八卦散手的“周仓扛刀”将其撅起腾空 甩了出去,来了个大仰壳。在短短的几秒内,连续打倒三个[[日本兵]],动作干净利落,旁观者莫不高声喝彩。剩下的鬼子见王的功夫了得,不敢再动,悻悻而去。王培生此举,陡然增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体现了中国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此,王培生的名字传遍了北平武林,传到了华北各地。唐山鹰爪拳大师安宾亭佩服 王培生的勇气和技艺,专程接王培生到唐山家中,切磋武功。这位50岁的老拳师与20岁的王培生结下了忘年之交。 王培生虽然技艺大成,但仍好学不倦,他在几年间又先后拜赵润庭为师学形意拳、拜[[吴秀峰]]为师学八极拳、拜梁峻波为师学通臂拳。1946年,八卦大师韩慕侠由[[天津]]来北平(曾教过[[周恩来]]武术),王培生又从学于彼处。广采博纳的王培生又蒙韩先生指点,武功臻于化境。 1947年,王培生与几位武术家结盟在鸡狮滩(今积水潭)成立“汇通武术社”,不拘门派传播武艺。他们是“神枪”李书文之弟子张立堂、“鼻子李”京东李瑞东之弟子[[高瑞周]]、[[韩慕侠]]之女婿马逸林。他们研究武学、广招门徒,为发扬国术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王培生全身心投入到群众体育运动中,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等十余所大专院校及中国科学院、人民日报社等机关任武术教练,又 创办群众武术社并任社长。跟他学拳的有工人、学生,也有老红军干部、大学校长,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画家叶浅予、京剧大师[[侯喜瑞]]都曾虚心向他求教。 1953年,他代表杨禹廷大师,应邀担任华北地区民族形式体育大会的评判员。当时,他是评判人员史最年轻的一个,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跻身于老拳师之列, 受到了副总理兼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及乌兰夫等同志的亲切接见。 1957年,在[[全国武术射箭观摩交流比赛]]大会上任武术比赛裁判长,他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出一 大批武术人才,他的弟子中有数人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金牌。=南吴北王=从20世纪80年代起到90年代末,王培生作为北京吴氏太极拳掌门人他与[[上海鉴泉拳社]][[吴英华]]社长,一南一北相互呼应,形成吴氏太极拳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吴北王”,对吴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武学著作=王培生先生不仅武艺高超,而且非常重视拳术的理论研究,在教学之余,努力探索武学之道,著书立说,决心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早在 1953年月日他就在传统吴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吴氏太极拳37式,于1958年正式出版。以后又创编了一套适合于老年人运动的太极十六式。他武功上乘、 彻悟拳理,把武术气功同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八卦以及生理学、心理学、医学贯通起来,熔为一炉而治之。他的拳论含有深奥的哲理,富有科学性。80年 代以来,他先后出版了10多部武学著作。其中英文版《[[吴氏太极拳]]》([[曾维祺]]合著)在海外流传广泛、影响极大,已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宇航员的训练教材。他在 1985年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师培训班上主讲太极拳推手,编出的《太极功及推手精要》被指定为大学武术教师的进修教材。1987年出版的 《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一书精辟地阐明太极拳健身理论,详述太极拳套路之拆招和推手之要诀,将多年来人们没见过的太极拳技击之术公之于众,打破了太极 拳只能健身而不能防暴的误说,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为太极拳正了名,引起了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总结多年经验,把气功与武术相结合而写成的《三才门乾坤戊 己功》被广大武林人士奉为珍宝。1989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时,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向各国朋友介绍中国武术气功大师的成就,其中就有王培生先生该书 中的武术内功“八桩”的功理、功法。王先生著作颇丰,他的《吴氏太极剑》、《吴氏太极枪》、《健身祛病小功法》、《[[八卦散手]]》等都是难得的武学精品。这 10种著作都制成音像制品正式出版。 王培生的武学著作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武术理论,并且有很多创新。比如,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的关系,以前的太极拳著作和老师的口述,都说眼神的方向 和意念的部位是一致的,王培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纠正了这个说法,提出了“神意不同处”的概念。例如,踢脚时,眼看前手而意想后手,这样发出去的脚才会有力, 并且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王培生把中医经络学运用于太极拳运动中,继承并发扬武医结合的传统,独创“以意行气,按窍(穴位)运身”的理论,以此为太极内功要 义。他教吴氏太极拳,每一动作,甚至屈指、扣腕都要循经走穴。他是当代武坛把中医经络学应用于太极拳健身和技击的第一人。=人物影响=王培生是太极拳大师,同时也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对内家拳理无不通晓。有位记者为了弄懂内家拳几大家之异同,到处请教而不得其要。他采访王培生,听到真言:“形意拳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制敌取胜,称之直劲;八卦掌主变动如鱼撞网,即动则变,变则化,变化无穷,故称变劲;太极拳一举手一投足周身具要轻灵, 使人看着有摸不着,有处处落空之感,尤能使人心悦诚服,故称空劲。”这位体育报刊记者听了王培生这段话顿开茅塞,对王老师敬佩无比。他写出文章说:“王培生几句话就把内家拳几大派的特点说得明明白白,真不愧为一代武学宗师!”=教学授徒=王培生从事武术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传功六代、弟子千人,有的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有的在武术教学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其中被编入《中国当代 武术家 辞典》等大型辞书的有:[[张旭初]]、[[马金龙]]、[[张耀忠]]、[[李和生]]、[[高壮飞]]、[[刘峻骧]]、[[周世勤]]、[[张鸿诚]]、[[张全亮]]、[[关振军]]等20余人。=出国讲学=为了传播中华武术,王培生先生不顾年高,多次到日本、[[美国]]讲学。日本《武术》杂志尊他为吴氏太极拳宗师、尹氏八卦掌宗师而专题报道。他对发展中华武术,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