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薛所蕴

增加 5,09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薛所蕴11.jpg|缩略图|右|320px|[http://www.xlysauc.com/img/2010qp/d/1893.jpg 原圖鏈接] [http://www.xlysauc.com/auction5_det.php?id=39666&ccid=306&n=1893 來自西冷印社]]]
 
'''薛所蘊'''({{bd|1600年||1667年||X}}),字子展,一字行屋,號桴菴,[[河南]][[懷慶府]][[孟縣]]城北五里缑村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著作==
工诗文,有《桴庵集》4卷,《澹友軒集》16卷,《桴菴詩》5卷。
 
==热议事件==
 
===《[[金瓶梅]]》与薛所蕴===
 
《[[金瓶梅]]》序中,“不至于坐病者几,希吾友笑笑生为此爰整,平日所蕴者著斯”。这儿的所蕴就是人名,薛所蕴,序者已告诉了是薛所蕴著的这本《金瓶梅》了,这个称吾友的是清初“金石之交”的《红楼梦》作者“中轩”公。
 
薛所蕴、河南孟河县人、字子展、号行屋、崇祯元年进士,初授陕西襄阳知县,崇祯四年入国子监,崇祯十六年任国子监司业,李自成用为国子监祭酒,清兵入关,多尔衮看中了他的才华,仍让他任国子监祭酒。康熙六年三月初六病逝,康熙还派特使携礼品到孟河吊唁。
 
前序与跋者,均是[[刘正宗]],就是《[[红楼梦]]》书中颠倒注的作者“中轩”公,在《红楼梦》注了八处《金瓶梅》之多。刘正宗、号宪石、中轩、雨村、臞史、逋斋等近二十个笔名,顺治皇帝特旨赐号“中斋”。崇祯四年,在全国推举良吏第一。崇祯皇帝敕旨“良吏第一邹鲁大儒”(网上发着《刘正宗诰封碑》)。祖籍、安丘安泰里,所以序用明贤里之轩,就是明朝皇帝封的那个“良吏第一”祖籍安泰里的中轩。是安泰第二十世,跋用廿公。
 
刘正宗、薛所蕴、王铎相交在崇祯元年,崇祯七年,在薛所蕴家中三人定交。薛所蕴为大哥、王铎为次、正宗为三弟,所蕴与正宗之交为“金石之交”二十余年,。有行则连辔,坐则促膝美誉。顺治五年,丁耀亢进京,丁公是正宗世交三弟。后续结拜丁耀亢为四弟。为容城教谕,容城是满族高级干部学校。
 
令薛大哥气出病来的原因是因儿子薛奋生。正宗于崇祯五月诏入翰林院,薛大哥让儿子薛奋生,正式拜正宗为师。薛奋生,乙未年中进士,顺治十三年升为大理寺丞,年少气盛,酒后闹事,正宗公是北党党魁,又为顺治帝处理圣旨(秘书院大学士)。南党借薛奋生这次酗酒,做成“风化”案,静海人探花郎、高尔俨也为了给魏裔介出口冤气,上疏弹劾了薛大公子。薛所蕴明白根源在哪,当即辞去了礼部左侍郎之职,儿子仍被免职。薛所蕴老实人,在丁公寓所“陆舫”生闷气,三弟、四弟看到大哥如此,耽心大哥气出病来,劝大哥何不写一写南党带妓女为官的书。意思是让他消消气,没想到,薛大哥真的写出了部《金瓶梅》。
 
书中的曾布就是以正宗为原型,用宗音为姓,正宗在《红楼梦》中自己也写成“僧人”。以正宗(权相)周围分布的人用宋朝相同官阶与职责的人名,写的是明清之际人和事,用阻挡南北气流的南岭为象征,写的南北党争的事。书中乙未进士曾孝序就是写的儿子大理寺丞薛奋生,写成曾布的儿子山东按察使。后来薛奋生复职为长沙知府。“兵变”就是写的“壬午兵变”,青州临朐之战。是青州、安丘之战,正宗好友王大哉,为答谢正宗提携,在清兵围青州时,先带兵解了安丘之围,回青州时,清兵已开始攻打青州,王大哉激励士兵冲进城去,最后伤重被捕,慷慨就义。书目中还有陈经济被严州府、酒家店薛娥为娼。就是说被高尔俨参,薛家遭了窦娥样的冤,为了掩护将自己儿子降了一辈,成孙子薛娥了,曾孝序与薛娥都。也是写的自己儿子薛奋生,正宗看后,说有导淫嫌疑等。丁耀亢看后说是特有水平,并给薛大哥用山东方言改了改,薛大哥在顺治十六年春带书稿就回河南老家了。
 
丁公修改完大哥《金瓶梅》后,正愁自己想揭露清兵入关,烧杀抢掠、全家伤亡殆尽的罪行无法公开,想出了用《续金瓶梅》的方式,将清兵入关前后的罪行写成宋金间的战争,几个月就修改完毕,将底稿留给了正宗,就去惠安上任了。途径苏州、好友盘桓、丁公技痒,说出了《续金瓶梅》一事,友人答应帮助秘密印刷。
 
丁耀亢为《金瓶梅》写《金瓶梅》后序时,是提示二哥要个序言。顺治十六年冬写的,并附诗一首。序中写的石公就是宪石。他修改过的《金瓶梅》,怕人真以为潘金莲等为山东人,注上了这几棵为楚梼杌也。落款万历丁己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金阊道中。万历是指生于万历年间的丁氏,已亥年(顺治十六年,不是丁巳年)冬十二月在杭州,“弄珠”是帮皇帝倚重之臣的三哥参与了分配半辈子满族的官。“客”是自己还没到任,还在去惠安(金阊)道中。<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bf0210102vg3k.html 《金瓶梅》作者薛所蕴], 新浪网, 2015-03-14</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23,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