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024
次編輯
變更
教会礼仪
,创建页面,内容为“'''教会礼仪'''就是基督教礼仪,主要仪式有祈祷、洗礼、告解、圣餐等。 ==圣事== 圣事(Sacrement),亦称“圣礼”。…”
'''教会礼仪'''就是基督教礼仪,主要仪式有祈祷、[[洗礼]]、告解、圣餐等。
==圣事==
圣事(Sacrement),亦称“圣礼”。基督教的重要礼仪,基督教认为圣事是耶稣基督亲自定立,并具有一定形式的宗教礼仪,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凡诚心领受者,都能获得。天主教和正教认为“圣事”有七件,即圣礼 (洗礼)、坚振(由主教按手并敷油于教徒头上,以坚定其信仰)、告解、圣体(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亦称授职礼或祝圣神父、主教)和婚配(祝福教徒的婚姻)。新教一般仅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有些宗派改称“圣礼”;也有些宗派不承认有“圣事”。
1、洗礼
洗礼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baptizein,意思即“洗”或“洗净”。在新约中,这个词最初是指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施的洗,它是一种悔改的记号。耶稣自己受过约翰的洗礼。对基督徒来说,洗礼的必要性部分地来自于复活的基督对门徒的命令,即要他们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人们施洗(太28:17-20)。在新约中,洗礼既被看作是成为教会成员的条件和标志。
洗礼分注水洗礼(Infusion)和浸礼(Immersion)两种。其中,注水洗礼是基督教洗礼方式的一种,行礼时,主礼者(一般为神父或牧师)给受洗者额上倾注少量的水,让水从额上流下,同时口诵规定的礼文,“我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你施洗”或“我奉基督耶稣的名给你施洗”。
2、坚振
坚振(Confirmation),亦称“坚信礼”、“坚振礼”。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入教者在领受过洗礼一定阶段后,再接受主教所行按手礼和敷油礼,谓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人灵,故名。据《使徒行传》载,使徒彼得、约翰和保罗都曾为领过洗礼的信徒行按手礼,使他们得到“圣灵”。在东正教,儿童同时接受洗礼、坚振礼和第一次圣餐。新教有些宗派也有此礼,但不认为系基督亲自设立,故亦不称作圣事。
3、告解
告解(Confession)亦称“办神工”或“忏悔圣事”。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认为是[[耶稣]]为赦免教徒在领洗后对“上帝”所犯诸罪,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亲自定立的。举行仪式时,由教徒向神父告明对“上帝”所犯的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父对教徒所告诸罪,应守秘密,并指定应如何做补赎而为之赦罪。
“告解”一词是中国天主教会对“忏悔圣事”所采用的一个术语,它说明圣事中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行为:“告”,即是说某位信徒若不幸犯下了罪过,但认识到罪过的严重性,决心改正,自动来找神父,表示坚决悔改,请求赦免,这即是告“罪”行为;“解”是指神父面对着信徒的忏悔,会审情度势,对信徒的悔罪诚意进行确定,然后以基督所赋的神权进行赦免、解除其罪过和应受的处分,这就是“解罪”行为。
4、圣餐
圣餐(The Lord’s Supper或Holy Communion),亦译“神交圣礼”。基督教的主要仪式之一,也是一种特殊的崇拜仪典。关于这项礼仪的称谓,基督教会以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一庆祝和纪念的行为,这包括弥撒、交圣餐、主餐和祝谢餐,其中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对其礼仪称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新教称之为圣餐。
圣餐仪式讲究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应念的经文。材料有二,即面饼与酒。根据教会的传统,只可用面饼祝圣为圣体,而不可用其它材料。但东西教会使用圣体材料时又有微小的区别:西方拉丁教会用未发酵的面饼制成圣体,东方希腊教会则用发酵的面饼制成圣体,但两者都是有效的,而且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不可随意改变。圣体第二种材料是葡萄酒,是由葡萄酒酿成的自然葡萄酒。因为耶稣基督在晚餐中用的就是这种葡萄酒,以后教会在圣餐中也如此效法。圣餐中,两种材料必须同时使用,用麦面饼祝圣成为耶稣基督的圣身;用葡萄酒祝圣成为耶稣基督的圣血。不过酒形中又有耶稣的圣身,面形中也有耶稣的圣血。
5、终傅
终傅(Extreme Unction)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意为终极(指临终时)敷擦“圣油”。在教徒年迈或病危时,由神父用经主教已祝圣的橄榄油,敷擦病人的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一段祈祷经文,认为借此赋恩宠于受敷者,减轻他的困苦,赦免罪过。
终傅的仪式也讲究材料和形式。材料是经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神父用此油擦傅病人的五官四肢,必要时只擦傅额头。形式是神父擦油时所念的经文:“因这神圣的傅油礼,并因天主的无限仁慈,祈望天主宽赦你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语言、触觉、步履所犯的一切罪过,阿门。”天主教认为,擦油主要在五官,因为罪恶大都是经由这五官能进入心灵。
6、神品
神品圣事又称之为祝圣(Consecration)、授神职礼(授圣职礼),圣秩等。基督教认为由祭司(主教、神父)或牧师按照特定仪式,诵念规定经文,可使人(或物)“圣化”,以奉献上帝,从而为教会所用。从宗教神学的角度看,这项仪式能给领受人赋予施行圣事的神权以及善尽此项职责的特殊圣宠。
神品圣事没有材料,仅用覆手礼作为圣事的外面有形可见的标志。神品圣事中的擦油,教会一般认为不属于圣事部分。从宗徒时代直到现在,无论东方教会还是西方教会,都一致认为覆手礼是神品圣事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神品的形式是主教在行覆手礼的同时念祝祷词,每一品祝祷词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7、婚配
婚配(Matrimony)是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指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礼,经教会规定之礼仪正式结为夫妻。仪式主要内容为:由神父讯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回答之后,主礼人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宣布“天主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马太福音》第19章第6节),并对结婚双方祝福。新教教徒结婚也有请牧师证婚的习惯,但不视其为圣事。
关于人类婚姻,基督教认为:婚姻指男女结合为夫妇。在人类社会尚未形成以前,上帝创造人类有男有女,于是命令婚配,以使种族得以绵延。基督教婚姻的本质一开始就是一夫一妻制,《圣经》中记载:
《 哥林多前书》第6章16节:“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第7章2节:“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利未记》第18章18节:“你妻还在的时候,不可另娶他的姐妹作对头。”
《[[马太福音]]》第19章5节:“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基督教其他礼仪==
1、礼拜
礼拜是基督教(新教)的主要崇拜活动,是对神顶礼膜拜。内容包括祈祷、读经、唱诗、布道等。一般是星期日在教堂里举行,也可以在家庭中举行。犹太教是在安息日(七日的第七日)举行崇拜以纪念上帝创造世界在第七日休息,基督徒为纪念耶稣在安息日的次日(七日的第一日)复活,规定在这一天举行礼拜。礼拜仪式一般由牧师主领,如果牧师不在场,传道、长老、执事甚至平信徒也可以主领,但不能祝福。有些教会礼拜时,信徒可即兴讲述自己“灵性生活”的心得;或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
2、派立礼(Ordination)
派立礼亦称“授圣职礼”、“授神职礼”。基督教教会按照规定程式对人授以圣职(或称神职)的礼仪。 在天主教与东正教会为七件圣事之一,称神品。由主礼人将手按在领受者头上,在其手上抹圣油,祈祷圣灵赋与他才干,上帝对他施予恩惠,使之能完成使命;一般还包括对领受者的公开考核及说明职责的讲演。在主教制教会由主教主持,长老会由区会牧师主持。
3、弥撒(Mass)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源出于拉丁文Missa,它实际只意味着“某种敬拜”。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进行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饼和酒,实质上已变成了耶稣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先领“圣体”和“圣血”,然后让信徒轮流领圣体(一般信徒不参加领圣血)。
弥撒在教会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权主持。东西派教会礼仪的形式都各有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包括后来的东正教)因地区而异,或用希腊语,或古斯拉夫语及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时领圣血。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进行礼仪改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教会都采用民族语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
4、净礼(Ablution)
净礼亦称“洗手礼”。天主教礼规之一。司祭(神父)在举行弥撒祭献前,准备穿祭服时,用清水洗手指;在弥撒中,将举行正式祭献前,又于祭台左边行洗手礼,吁祷“天主”洁净其心身,使所行祭献得被天主所纳,且避免手指接触圣饼酒时带上污秽。最后于弥撒结束前,又在祭台右边用酒和水洗净拇指和食指,并喝下该酒水,谓免手指上可能留下的、经过祝圣而变成基督“圣体”和“圣血”的微粒,被散落而遭污秽。
5、封圣(Canonization)
封圣亦称“列入圣品”或“圣人列品”。天主教中由教皇正式宣布某些已死信徒被册封为“圣人”的活动。通常由教皇亲自主持列圣品大典。一般包括两个层次或两个阶段,即“列入真福”和“列入圣品”。列入真福指教皇对已死信徒冠以真福之名,使其在某一修会、教区、地区或国家受到区域性的敬礼,称“真福品”。其列品程序大体包括搜证与申请、调查与审断、复审与裁决这三个步骤。列入圣品包括常例和非常例两种,常例需要搜集资料,提出申请、宗座礼序和最后裁决四个步骤,由教皇加以定夺;非常例即由教皇直接确定,但这种列品只用于册封远古的圣人。列入真福之后只有经由教会团体祈求而出现两个真实的“奇迹”,方可被相关教会提出列入圣品的申请。凡列入圣品者则受到天主教普世教会的敬礼。
6、祈祷(Prayer)
祈祷亦称祷告,在宗教仪式中,是人与上帝“相通”的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它表达了人对上帝和基督的态度。是信徒为自己的事向上帝和基督表示感谢、赞美或请求。天主教在原始宗教仪式中,祈祷者念念有词,向上天说出自己的心愿。但是如果伴有某种过激的行为,如捆绑某种植物,疯狂地跳舞唱歌,甚至模仿一些疯狂而夸张的动作等,则落入巫术活动的俗套了。
祈祷的方式: (1)不出声的“默祷”(或“心祷”)和出声的“口祷”,如诵经一定经文的呼求。(2)个人单独进行的“私祷”和以私人资格为他人的“共祷”。(3)以教会的名义进行的集体“公祷”,规定的成文祷词和无成文祷词的随口祈祷等。在新教教派中,举行出声的公祷时,不论成文或不成文,一般由牧师主领祈祷,祷毕由全体参加者同声说“阿门”。天主教、东正教一般多由神父按照规定经文领诵祈祷。
(4)“代祷”(Intercession)是祈祷中的一种形式,基督教信徒彼此代向上帝祈求祷告,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这种礼仪来自《提摩太前书》2章1节,保罗曾说:“要为万人恳请、祷告、代求、祝谢。”基督徒尊此意见,常拜托别人为自己代祷,同时也主动为别人代祷。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ref>[https://www.sohu.com/a/305068368_120106814 各大宗教的信徒人数 基督教24亿 伊斯兰教18亿 无神论12亿] ,搜狐,2019-03-31</ref>。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ref>[https://www.sohu.com/a/453795427_120845443 基督教历史],搜狐,2021-03-03</ref>,生命,死亡和复活的[[信仰]]。当它从一小批信徒开始时,许多历史学家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和采用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
==圣事==
圣事(Sacrement),亦称“圣礼”。基督教的重要礼仪,基督教认为圣事是耶稣基督亲自定立,并具有一定形式的宗教礼仪,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凡诚心领受者,都能获得。天主教和正教认为“圣事”有七件,即圣礼 (洗礼)、坚振(由主教按手并敷油于教徒头上,以坚定其信仰)、告解、圣体(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亦称授职礼或祝圣神父、主教)和婚配(祝福教徒的婚姻)。新教一般仅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有些宗派改称“圣礼”;也有些宗派不承认有“圣事”。
1、洗礼
洗礼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baptizein,意思即“洗”或“洗净”。在新约中,这个词最初是指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施的洗,它是一种悔改的记号。耶稣自己受过约翰的洗礼。对基督徒来说,洗礼的必要性部分地来自于复活的基督对门徒的命令,即要他们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人们施洗(太28:17-20)。在新约中,洗礼既被看作是成为教会成员的条件和标志。
洗礼分注水洗礼(Infusion)和浸礼(Immersion)两种。其中,注水洗礼是基督教洗礼方式的一种,行礼时,主礼者(一般为神父或牧师)给受洗者额上倾注少量的水,让水从额上流下,同时口诵规定的礼文,“我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你施洗”或“我奉基督耶稣的名给你施洗”。
2、坚振
坚振(Confirmation),亦称“坚信礼”、“坚振礼”。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入教者在领受过洗礼一定阶段后,再接受主教所行按手礼和敷油礼,谓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人灵,故名。据《使徒行传》载,使徒彼得、约翰和保罗都曾为领过洗礼的信徒行按手礼,使他们得到“圣灵”。在东正教,儿童同时接受洗礼、坚振礼和第一次圣餐。新教有些宗派也有此礼,但不认为系基督亲自设立,故亦不称作圣事。
3、告解
告解(Confession)亦称“办神工”或“忏悔圣事”。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认为是[[耶稣]]为赦免教徒在领洗后对“上帝”所犯诸罪,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亲自定立的。举行仪式时,由教徒向神父告明对“上帝”所犯的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父对教徒所告诸罪,应守秘密,并指定应如何做补赎而为之赦罪。
“告解”一词是中国天主教会对“忏悔圣事”所采用的一个术语,它说明圣事中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行为:“告”,即是说某位信徒若不幸犯下了罪过,但认识到罪过的严重性,决心改正,自动来找神父,表示坚决悔改,请求赦免,这即是告“罪”行为;“解”是指神父面对着信徒的忏悔,会审情度势,对信徒的悔罪诚意进行确定,然后以基督所赋的神权进行赦免、解除其罪过和应受的处分,这就是“解罪”行为。
4、圣餐
圣餐(The Lord’s Supper或Holy Communion),亦译“神交圣礼”。基督教的主要仪式之一,也是一种特殊的崇拜仪典。关于这项礼仪的称谓,基督教会以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一庆祝和纪念的行为,这包括弥撒、交圣餐、主餐和祝谢餐,其中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对其礼仪称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新教称之为圣餐。
圣餐仪式讲究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应念的经文。材料有二,即面饼与酒。根据教会的传统,只可用面饼祝圣为圣体,而不可用其它材料。但东西教会使用圣体材料时又有微小的区别:西方拉丁教会用未发酵的面饼制成圣体,东方希腊教会则用发酵的面饼制成圣体,但两者都是有效的,而且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不可随意改变。圣体第二种材料是葡萄酒,是由葡萄酒酿成的自然葡萄酒。因为耶稣基督在晚餐中用的就是这种葡萄酒,以后教会在圣餐中也如此效法。圣餐中,两种材料必须同时使用,用麦面饼祝圣成为耶稣基督的圣身;用葡萄酒祝圣成为耶稣基督的圣血。不过酒形中又有耶稣的圣身,面形中也有耶稣的圣血。
5、终傅
终傅(Extreme Unction)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圣事”的一种。意为终极(指临终时)敷擦“圣油”。在教徒年迈或病危时,由神父用经主教已祝圣的橄榄油,敷擦病人的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一段祈祷经文,认为借此赋恩宠于受敷者,减轻他的困苦,赦免罪过。
终傅的仪式也讲究材料和形式。材料是经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神父用此油擦傅病人的五官四肢,必要时只擦傅额头。形式是神父擦油时所念的经文:“因这神圣的傅油礼,并因天主的无限仁慈,祈望天主宽赦你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语言、触觉、步履所犯的一切罪过,阿门。”天主教认为,擦油主要在五官,因为罪恶大都是经由这五官能进入心灵。
6、神品
神品圣事又称之为祝圣(Consecration)、授神职礼(授圣职礼),圣秩等。基督教认为由祭司(主教、神父)或牧师按照特定仪式,诵念规定经文,可使人(或物)“圣化”,以奉献上帝,从而为教会所用。从宗教神学的角度看,这项仪式能给领受人赋予施行圣事的神权以及善尽此项职责的特殊圣宠。
神品圣事没有材料,仅用覆手礼作为圣事的外面有形可见的标志。神品圣事中的擦油,教会一般认为不属于圣事部分。从宗徒时代直到现在,无论东方教会还是西方教会,都一致认为覆手礼是神品圣事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神品的形式是主教在行覆手礼的同时念祝祷词,每一品祝祷词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7、婚配
婚配(Matrimony)是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指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礼,经教会规定之礼仪正式结为夫妻。仪式主要内容为:由神父讯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回答之后,主礼人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宣布“天主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马太福音》第19章第6节),并对结婚双方祝福。新教教徒结婚也有请牧师证婚的习惯,但不视其为圣事。
关于人类婚姻,基督教认为:婚姻指男女结合为夫妇。在人类社会尚未形成以前,上帝创造人类有男有女,于是命令婚配,以使种族得以绵延。基督教婚姻的本质一开始就是一夫一妻制,《圣经》中记载:
《 哥林多前书》第6章16节:“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第7章2节:“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利未记》第18章18节:“你妻还在的时候,不可另娶他的姐妹作对头。”
《[[马太福音]]》第19章5节:“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基督教其他礼仪==
1、礼拜
礼拜是基督教(新教)的主要崇拜活动,是对神顶礼膜拜。内容包括祈祷、读经、唱诗、布道等。一般是星期日在教堂里举行,也可以在家庭中举行。犹太教是在安息日(七日的第七日)举行崇拜以纪念上帝创造世界在第七日休息,基督徒为纪念耶稣在安息日的次日(七日的第一日)复活,规定在这一天举行礼拜。礼拜仪式一般由牧师主领,如果牧师不在场,传道、长老、执事甚至平信徒也可以主领,但不能祝福。有些教会礼拜时,信徒可即兴讲述自己“灵性生活”的心得;或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
2、派立礼(Ordination)
派立礼亦称“授圣职礼”、“授神职礼”。基督教教会按照规定程式对人授以圣职(或称神职)的礼仪。 在天主教与东正教会为七件圣事之一,称神品。由主礼人将手按在领受者头上,在其手上抹圣油,祈祷圣灵赋与他才干,上帝对他施予恩惠,使之能完成使命;一般还包括对领受者的公开考核及说明职责的讲演。在主教制教会由主教主持,长老会由区会牧师主持。
3、弥撒(Mass)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源出于拉丁文Missa,它实际只意味着“某种敬拜”。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进行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饼和酒,实质上已变成了耶稣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先领“圣体”和“圣血”,然后让信徒轮流领圣体(一般信徒不参加领圣血)。
弥撒在教会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权主持。东西派教会礼仪的形式都各有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包括后来的东正教)因地区而异,或用希腊语,或古斯拉夫语及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时领圣血。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进行礼仪改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教会都采用民族语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
4、净礼(Ablution)
净礼亦称“洗手礼”。天主教礼规之一。司祭(神父)在举行弥撒祭献前,准备穿祭服时,用清水洗手指;在弥撒中,将举行正式祭献前,又于祭台左边行洗手礼,吁祷“天主”洁净其心身,使所行祭献得被天主所纳,且避免手指接触圣饼酒时带上污秽。最后于弥撒结束前,又在祭台右边用酒和水洗净拇指和食指,并喝下该酒水,谓免手指上可能留下的、经过祝圣而变成基督“圣体”和“圣血”的微粒,被散落而遭污秽。
5、封圣(Canonization)
封圣亦称“列入圣品”或“圣人列品”。天主教中由教皇正式宣布某些已死信徒被册封为“圣人”的活动。通常由教皇亲自主持列圣品大典。一般包括两个层次或两个阶段,即“列入真福”和“列入圣品”。列入真福指教皇对已死信徒冠以真福之名,使其在某一修会、教区、地区或国家受到区域性的敬礼,称“真福品”。其列品程序大体包括搜证与申请、调查与审断、复审与裁决这三个步骤。列入圣品包括常例和非常例两种,常例需要搜集资料,提出申请、宗座礼序和最后裁决四个步骤,由教皇加以定夺;非常例即由教皇直接确定,但这种列品只用于册封远古的圣人。列入真福之后只有经由教会团体祈求而出现两个真实的“奇迹”,方可被相关教会提出列入圣品的申请。凡列入圣品者则受到天主教普世教会的敬礼。
6、祈祷(Prayer)
祈祷亦称祷告,在宗教仪式中,是人与上帝“相通”的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它表达了人对上帝和基督的态度。是信徒为自己的事向上帝和基督表示感谢、赞美或请求。天主教在原始宗教仪式中,祈祷者念念有词,向上天说出自己的心愿。但是如果伴有某种过激的行为,如捆绑某种植物,疯狂地跳舞唱歌,甚至模仿一些疯狂而夸张的动作等,则落入巫术活动的俗套了。
祈祷的方式: (1)不出声的“默祷”(或“心祷”)和出声的“口祷”,如诵经一定经文的呼求。(2)个人单独进行的“私祷”和以私人资格为他人的“共祷”。(3)以教会的名义进行的集体“公祷”,规定的成文祷词和无成文祷词的随口祈祷等。在新教教派中,举行出声的公祷时,不论成文或不成文,一般由牧师主领祈祷,祷毕由全体参加者同声说“阿门”。天主教、东正教一般多由神父按照规定经文领诵祈祷。
(4)“代祷”(Intercession)是祈祷中的一种形式,基督教信徒彼此代向上帝祈求祷告,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这种礼仪来自《提摩太前书》2章1节,保罗曾说:“要为万人恳请、祷告、代求、祝谢。”基督徒尊此意见,常拜托别人为自己代祷,同时也主动为别人代祷。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ref>[https://www.sohu.com/a/305068368_120106814 各大宗教的信徒人数 基督教24亿 伊斯兰教18亿 无神论12亿] ,搜狐,2019-03-31</ref>。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ref>[https://www.sohu.com/a/453795427_120845443 基督教历史],搜狐,2021-03-03</ref>,生命,死亡和复活的[[信仰]]。当它从一小批信徒开始时,许多历史学家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和采用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