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婆罗门教

增加 920 位元組, 2 年前
简介
===简介===
婆罗门教 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 吠陀 活动 ,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 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 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 首陀罗:(最低的)农奴 社会生活 奴隶。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 密不可分 婆罗门教 。在梵书、奥义书 鼎盛 时期, 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 切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政治、法律等无不包括在 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 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 婆罗门教 没有本质上 神学体系之内。 区别, 社会思想和伦理原则体种姓制度 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 教徒修行和 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 活历程 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 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 方面 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种姓制度]]===
1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