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95
次編輯
變更
柿林县
,创建页面,内容为“ '''柿林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原为云南省曲靖地区辖县,…”
'''柿林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原为云南省曲靖地区辖县,1980年代中期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昆明。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柿林县] </ref>
==基本简介==
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原为云南省曲靖地区辖县,1980年代中期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昆明。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基本简介] </ref>
==交通状况==
石林交通区位得天独厚,是滇东北、滇东南及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区进入昆明的门户,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我国的重要通道,国道324线、326线,昆(明)石(林)高速公路,昆(明)河(口)、曲(靖)石(林)高等级公路,南(宁)昆(明)铁路,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过境石林。未来三年,将建成石(林)蒙(自)高速公路,形成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四通八达交通网络,成为区域性的交通中心。
==战略规划==
“33542”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石林资源、阿诗玛文化、交通区位三个优势,实施对外开放、科教兴县、城镇化发展三个战略,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以阿诗玛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以加工业为龙头的新型工业,以粮烟果菜为龙头的种植业,以羊产业为龙头的畜牧业五个重点产业发展,实现旅游立县、[[粮烟稳县]]、[[工业富县]]、生态美县四个目标,逐步形成两个经济带??石林路城市经济带和九石阿旅游专线阿诗玛文化经济带。
“12345”旅游国际化战略:以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实现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生态、科考、会展综合型旅游转变,国内名牌向国际名牌转变;构建三个旅游圈??以石林景区和石林古城为中心的核心旅游圈,以石林景区为中心带动长湖、大叠水、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八个景点发展的石林大旅游圈,以石林风景名胜区为中心辐射宜良九乡、陆良彩色沙林、泸西阿庐古洞、邱北普者黑和弥勒白龙洞的滇东南喀斯特精品旅游圈;实施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多元化四个战略;实现五个突破在展现彝族撒尼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在生态保护、园林建设和景区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宣传营销上实现新突破。
“一路三区”、“一河三片”石林现代化城市发展战略:通过石林中路、石林旅游度假区、生态工业集中区、东(西)城区 “一路三区”建设,加速形成石林路城市经济带,加快城市发展步伐,逐步形成以巴江为绿色主轴的县城至石林片、北大村片、板桥片“一河三片”块状城市新格局,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撤县设市,建成旅游城市,2015年建成优秀旅游城市,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
已设立旅游度假区、生态工业集中区、东(西)城区三个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创”目标:2007年已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园林城市;到2010年,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县城。
自然的石林 风光无限 文化的石林 魅力无限 发展的石林 商机无限开放的石林 活力无限。
==历史沿革==
在石林县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产和生活。到春秋战国时期,路南与滇池地区的古滇人一道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器文化,社会也随之步入了有阶段的部落奴隶制社会。
秦代以后,汉文化被中原移民不断传到祖国西南边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路南设立谈稿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昭、大理国时期,世代生活在路南的落蒙部得到发展壮大,成为三十七部中的强大力量。元初置为落蒙万户府,其辖地达弥勒、陆良、师宗等地。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政府设立云南行省调整政区之机,将落蒙万户府消弱为州,并命名为路南州,下辖邑市、弥沙二县,隶属于澄江路。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并弥沙入邑市县,路南州领邑市县。明因元制,仍设路南州,隶属于澄江府。1490年(明弘治三年)废县入州。清代仍袭明制。
1913年(民国二年)废州设县,始称路南县。先隶滇中道,后废道隶于省,1948年(民国37年)又隶于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4年属曲靖专区。1956年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至1958年被裁并入宜良,1964年始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建制,仍隶属于曲靖专区。1984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
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2000年,石林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39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鹿阜镇 52574;石林镇 9632;路美邑乡 28612;板桥乡 31553;大可乡 15065;北大村乡 28741;西街口乡 14800;维则乡 13145;圭山乡 17217;亩竹箐乡 12639 。
2003年末,辖2个镇、8个乡,4个社区居委会、88个村委会,459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377个自然村:[[鹿阜镇]]、[[石林镇]]、北大村乡、路美邑乡、西街口乡、维则乡、板桥乡、亩竹箐乡、圭山乡、大可乡。总人口2293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125人;少数民族人口78642人。
2006年,撤销北大村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林镇,镇政府驻原北大村乡政府驻地;将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路美邑乡改设为路美邑镇,镇政府驻原路美邑乡政府驻地;将板桥乡新宅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板桥乡改设为板桥镇,镇政府驻原板桥乡政府驻地;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管理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原板桥乡新宅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亩竹箐乡,其所辖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划归西街口乡管辖,所辖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划归圭山乡管辖,将圭山乡所辖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划归维则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维则乡改设为长湖镇,新设立的长湖镇管辖原维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圭山乡的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维则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圭山乡改设为圭山镇,新设立的圭山镇管辖原圭山乡额冲衣、糯黑、和合、小圭山、尾乍黑、普拉河、当甸、海邑8个村委会和原亩竹箐乡的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圭山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西街口乡改设为西街口镇,西街口镇管辖原西街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亩竹箐乡的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西街口乡政府驻地。
'''行政区划'''
石林彝族自治县辖1个街道、3镇、1个乡:鹿阜街道、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
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辖7个镇、1个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
2009年,撤销石林县路美邑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鹿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和路美邑镇的行政区域范围,鹿阜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11年12月28日,鹿阜、石林、板桥三镇的行政机构正式撤销,由新成立的鹿阜街道办事处接管。石林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历史沿革] </ref>
==经济状况==
2005年数据,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032万元,为年计划163600万元的103.3%,增10.1%。其中:第一产业49100万元,增5.57%;第二产业53034万元,增11.21%;第三产业66898万元,增12.43%。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9.05:31.37:39.5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旅游业'''2005年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施工、石林主景区有碍景观设施第一期拆迁改造工程和景区电网改造。石林景区全年游客突破2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其中海外游客22.7万人次,增44.35%。景区旅游门票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6.7%;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农业'''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1392万元,为计划的105.17%,增9.88%。粮食总产达119822.9吨,增1.66%,实现粮食产值19926万元,增3.5%。全县烤烟种植面积8032公顷,收购烟叶15600吨,实现收购总值16780万元,均价为10.66元,种烟农户户均收入达5490元,烟农人均收入1279元。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子。全年山羊年末存栏166649只,增6.07%;出栏69153只,增8.11%。生猪存栏163196头,增6.75%;出栏190416头,增17.23%。牛存栏45839头,增3.70%,出栏7168头,增19.05%。家禽出栏697536只,禽蛋产量1153.5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9536万元,增9.6%。果蔬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实现绿色产业产值8523.86万元,其中:蔬菜产量6689.5万千克,增12.32%,产值6550万元,增9.6%;水果产量1047.8万千克,增53.08%,产值1973.86万元,增37.74%。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水利建设工程788件,总投资3169.7万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710亩,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解决和改善了11320人及595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投入扶贫工程专项资金288万元,完成农田水利及人饮工程6件、道路修建项目10件、建设沼气池750口、节能灶876口。
工业、非公经济2005年,不断加大工业生产投入,云南官房水泥有限公司技改扩建、云南众友集团等一批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35762万元,占GDP的比重为21.16%。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1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5%。
'''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9500万元,为计划的102.1%,增14.4%;工业产值62000万元,为计划的104%,增25.26%;工业增加值14700万元,为计划的100%;实交税金3800万元,增16.4%;从业人员30600人。民营企业新上项目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48万元。到2005年底,个私企业已发展到5220户,注册资金61007万元,从业人员12297人。
'''财税金融'''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7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支出28154万元,同比增长32%。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96507万元,比年初增长16.99%,其中,储蓄存款104561万元,比年初增长17.09%;各项贷款余额153706万元,比年初增长13.49%;年末人均储蓄存款4505元。
'''深化改革'''2005年石林房地产开发经营总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县粮食企业改制正抓紧实施。组建了云南众友集团、云南兴亚集团、云南石金集团等3家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实交地方税金3800万元,增16.4%,年均增9.8%。农村信用社改革、部门预算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认真开展各项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全面免征农业税,确保了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实施了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了县便民服务中心。
招商引资2005年,招商引资新上项目17个,到位资金10170万元;结转上年在建项目14个,到位资金10350万元,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520万元。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编制完成石林现代化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石林中路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和阿诗玛文化生态园开工建设,县城东城区市政道路和管网设施实现全面配套,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县人武部新营房建成投入使用,小宗土地建设全面开工。县城环城西路、石林中路立交桥至彩色喷泉段改造如期完成。城市绿化进一步加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6%。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取得阶段性成果,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卫生保洁得到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九石阿旅游专线石林段建设工程通过验收,西石一级公路石林段路基通车,石蒙高速公路石林段完成选线和踏勘,鹿平公路大可至平田段改造、石林中路扩建一期工程开工,改造修缮乡村公路107条179公里。县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启动了威黑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威黑水库二期防渗加固等重点工程竣工,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县城电网改造与建设顺利推进,35千伏板桥变电站增容及石林景区、县城东城区、石林中路电缆工程相继建成。
'''生态环境'''保护2005年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做好22.35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防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环境保护规划和巴江河污染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县级封山育林2.2万亩,新造林地管护10.01万亩,政府样板林200亩,市级幼林抚育624亩,义务植树90万株,森林病虫害防治5.0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4%。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9.9万平方米、单位附属绿地面积48.4万平方米、生产绿地面积3.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13.92平方米,绿地率达23.99%,绿化覆盖率达26%。继续治理整顿土地和矿业市场秩序,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的治理整治力度,及时查处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制止私挖滥采、取缔以探代采违法行为,全县炸毁盗采和私挖滥采煤矿井100余口,查处各种案件30余件,有力地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2005年内,开发整理土地0.8万亩,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交通邮电'''2005年底石林县境内公路里程数841.738千米,其中:国道82.32千米,省道75.698千米,县道179.7千米,乡村道384.35千米,旅游专线75.56千米,专用线44.11千米。九石阿旅游专线石林段工程全面完工,经验收合格后,交昆明市九石阿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和管理。石林中路扩建工程于12月开工。年内完成西石公路县境内16千米的征地拆迁工作。鹿平公路开工建设。2005年,全县汽车客运量为24769170人,客运周转量为131478660人千米。铁路运输客运量为41205人,客运周转量为24241779人千米;铁路货运量为230383吨,货运周转量为33230792吨千米。
2005年,电信完成业务收入1503.33万元,占计划的100.42%。安装固定电话5371户(拆除3900户,实际净增1471户),销售小灵通2057部(拆除2801部,实际负增长744部),ADSL业务完成503户。截止2005年底,在用固定电话使用户21000户,小灵通使用户3600部,ADSL使用户1000户。
2005年邮政业务收入207万元,完成计划的103.5%,其中:函件完成14万元,包件完成15.93万元,汇兑完成18.4万元,特快专递完成7.13万元,报刊完成36.71万元,储蓄完成63.36万元,集邮收入完成17.78万元,物流业务完成22.27万元,信息增值业务完成6.22万元,其他业务收入完成5.2万元。
'''人民生活'''
2005年,石林县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5‰,新增农业人口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669户;启动了7个阿诗玛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试点工作。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3089元,按现价比上年增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0元,比上年增5.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571元,比上年增6.26%。全额兑现了县城东城区教师经济适用住房补贴。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接近尾声。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继续加强,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荣获全省双拥先进县称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261人,救济灾民和困难群众5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气象监测预报质量稳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成效明显。人事、扶贫、档案、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261人,其中:输出省外702人,省内121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6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业救济金足额发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平稳,扩面工作正在展开,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全县市场货源充裕,价格稳定,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791万元,比上年增17.40%;组织供应化肥43500吨、农药340吨、农膜408吨,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有序运行。
'''2006年数据'''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同比增11%,年均增9.6%;农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6.7%,年均增4.1%;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11.7%,年均增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7亿元,同比增28.6%,年均增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亿元,同比增21.1%,年均增1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同比增12.7%,年均增6.4%。大小石林景区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亿元,同比分别增8.3%和15.4%,年均分别增11.4%和21.6%,全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综合收入10亿元,同比增53.8%;烤烟收购总值1.96亿元,均价11.98元,同比分别增16.7%和11.1%,年均分别增4.6%和2.8%;畜牧产值3.97亿元,同比增3.9%,年均增13.3%;文化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32.8%。<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5191160_17f913978001003kxr.html 经济状况] </ref>
==经济发展==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1亿元,是“十五”末的2.23倍,与上年同比增15%(以下简称同比增),“十一五”期间年均增13.2%(以下简称年均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1亿元,实现三年倍增,是“十五”末的3倍多,同比增35.2%,年均增2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是“十五”末的6.3倍,同比增56.4%,年均增4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同比增22.4%,年均增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3元,是“十五”末的1.83倍,同比增14.6%,年均增13.4%;农民人均纯收入5704元,是“十五”末的1.85倍,同比增15.3%,年均增13.1%。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9.8∶25.6∶44.6调整为28.2∶28.4∶43.4。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主导产业突破发展,支撑实力显著增强'''
石林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旅游直接收入4.3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同比增17.1%,年均增19.1%;接待游客突破350万人次,总收入20亿元。石林旅游服务区入园项目13个,完成投资15亿元。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中国彝族第一村”等建成投入使用,石林狂欢之都“四中心两店”、云林五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生态工业集中区从无到有,被列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93亿元,累计引进项目38个。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3.66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同比增29.2%,年均增24.6%;增加值7.4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同比增15.9%,年均增15.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是“十五”末的13.1倍,同比增116.5%,年均增67.4%。中种云南种子加工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取得重大进展,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成功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园。园区累计完成水、电、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3亿元,引进锦苑花卉产业园、万家欢生态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示范基地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建成基地5.13万亩。全县农业实现总产值18.7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同比增11.5%,年均增(现价)15.4%;实现增加值10.38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同比增10.1%,年均增9.4%。粮食总产保持在1.23亿千克以上,人均有粮500千克以上。实施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年种植烤烟稳定在11万亩,收购烟叶1640万千克,连续4年评为全省烟叶工作先进单位。
阿诗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文化产业培育成效明显。市场化运作了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中国“牛王”争霸赛等特色项目,培育了“福牛”、“雅尼”等一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3.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01%。
'''科学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规划引领,所有乡镇、村庄规划全部完成,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20个,完成投资107.6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近5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4113户,新建廉租住房548套,建成巴江俪岛等商住小区15个23.35万平方米。完成石林大道等14个市政道路新改(扩)建项目,改造、新增道路面积114万平方米。县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县委党校、巴江中学、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等搬迁新建项目投入使用。改造城市建筑风貌15.6万平方米。在全市首家实现县城管道供应燃气。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3.89平方千米扩展到9.41平方千米,城镇化率达31.7%;县城新增人口1.18万人,达5.93万人。实施集镇建设“1+4”工程,新增集镇市政道路11.98万平方米、集镇面积59.06万平方米、集镇人口1777人。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94个。
实施基本烟田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新增高产稳产农田10.89万亩,评为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先进县。完成团结、黑龙潭等水库骨干水利项目,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284件,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82.6%,评为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完成1座110千伏、3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及10千伏石林大道电缆入地等电力项目。改造、硬化农村公路735.8千米,建成乡镇、行政村客运站39个,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100%。石锁高速公路、云桂铁路石林段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2个,石林狮山殡仪馆投入使用,全县火化率达80.5%。新增“一池三改”7483户,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500座。巴江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质合格率、空气质量优良级天数达标率100%,5个乡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创建全面启动。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2.26亿元,植树5764万株,新增苗木基地1.39万亩、附属绿地64.2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21.6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9.32平方米,绿化县乡道路263.94千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招商助推改革发展,对外开放活力迸发'''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443项精简为35项;推进机构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立昆明泛亚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石林分公司,组建了农水投、工投、旅投、石投等投资开发公司,2010年新增政府性项目融资12.8亿元。积极支持社会企业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累计兑现惠农补贴1.3亿元;荣获全国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县称号。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3%;创建云南省著名商标8件,昆明市知名商标6件、名牌产品5个。积极推进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民办幼儿教育比重达90.27%,民办高中教育比重达40.47%,民营医疗资产比重达53.96%。强势推进招商引资,2010年引进项目140个,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29.3亿元,外资1245万美元;累计引进项目424个,到位内资62.6亿元,外资2046万美元。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集团企业入驻石林。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靠收”战略,累计投入4.01亿元,实施18个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县城新增学生3000人,达2.1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集中到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就读学生达84.6%;“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幼儿学前教育入园入班率达89.4%;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80.25%。科技应用不断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2%。实施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7个、改扩建项目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个,新建村卫生室72个,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取得实效;启动村级新农合门诊现场补偿报销点63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9.97%。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7‰以内,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建成乡镇文化站4个、村文化室85个、农家书屋5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个,完成1.2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110个自然村农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三弦舞、彝族(撒尼)刺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星级达标建设深入推进;荣获“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少儿绘画、农民画、抢花炮、残疾人田径等项目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全面启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达91%。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企业职工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70.73%、99%、85.69%、77.21%、85%。累计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52727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5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发放各类保障金4756万元、临时生活补助78.63万元,救济临时困难群众6.56万人次;落实残疾人康复、培训、扶助项目资金505万元,惠及1.47万人次;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投入抗旱资金4241.78万元,确保灾区6.37万人饮水安全。完成扶贫重点村建设16个,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实施少数民族专项资金项目158个,小圭山、糯黑村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老龄事业健康发展;顺利完成第四届村委会和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等称号。
'''社会保持和谐发展,民主法制纵深推进'''
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19件,面商率、答复率100%,满意率99.2%;办理政协建议案提案581件,面商率、答复率100%,满意率98.3%。“五五”普法与“四五”依法治县工作圆满完成,创建省、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0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和打非治违工作,食品、药品及产品质量监管得到加强,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工矿商贸企业连续四年实现零死亡。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信访渠道不断畅通,各类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万人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禁毒防艾工作持续巩固,荣获省级“无毒县”、“平安县”、“平安先进县”等称号。国防动员、拥军优属、消防、人防等工作扎实有效。
'''四项制度创新发展,效能建设持续加强'''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实施重大决策听证31项,重要事项公示724项,重点工作通报1148项,受理“96128”政务信息查询288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完成重点制度创新项目61项。持续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大力推行“五办作风”、“一线工作法”、“成果倒逼法”、“三最三严”、“公开承诺”制度,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领域“八个百分之百”管理规定,强化执法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行“三公开一监督”,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强化行政绩效,控制行政成本,提升行政能力,行政管理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经济发展] </ref>
==地方特产==
特产草编及民族刺绣。石林乳饼:为用山羊奶制成的风味食品。乳饼为乳白色豆腐块状,表面略带黄色,有油质、稍硬,内质白嫩滋润,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滋味鲜美,便于储藏运输。可蒸、烩、煎、炸,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石林酒卤腐:系用黑龙潭泉水,对产品质量优越关系甚重。成品鲜红艳丽,口感细腻无渣,味鲜回甜,清香可口,创始于1800年前后
==地理气候==
'''地形'''
石林地处云南省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南部,往西为滇中红色高原,往东、往南过盘江进入滇东南峰丛洼地喀斯特区。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石林处于第二阶梯面上。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至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大石林区海拔约在1750米;乃古石林区海拔在1820米左右。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高西低。石林县境山脉有圭山山脉、九蟠山、打羊山脉、大佛山。石林景区主体位于九蟠山(又称东山)和大佛山(又称西山)之间的喀斯特区。九蟠山是区内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线。北起北大村天生关,沿巴江盆地东缘,向南延伸至弥勒县西北部,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延伸,长约60余千米,因地势蜿蜒似龙、九起九伏而得名九蟠山。又因与石林盆地西南俗称西山的大佛山对峙亦称东山。九蟠山主峰文笔山海拔2203米。九蟠山东北方向为对石林地质演化有重要影响的牛首山。石林东南部为圭山山脉,其主峰老圭山海拔2601米,是路南境内最高点。石林西部为北北东--南南西延伸的大佛山山脉,山脉长达60余千米,北起南盘江畔的尖山(石林分布点),南至竹山,上段为山神庙峰(巴江源头区),中段为大山坡,下段为竹山。
'''地貌'''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原丘陵、低山、洼地、盆地、石丘、石林、石芽原野、峰丛和溶洞、湖泊、河谷。按山地、丘陵和坝区(盆地和洼地)、河谷划分,其结构比是:山地69%,丘陵15.2%,坝区14.7%,河谷1.1%。石林、石芽主要出露在盆地、洼地、河谷附近和高原面上。
'''气候'''
石林县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夏秋半年为雨季(每年5月~10月),冬春半年为旱季(11月~次年4月)。境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海拔1500米~1600米的低谷河槽地区,年均温为16℃ ~16.6℃,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米~1800米的坝区、缓丘区,年均温为14.8℃~15.9℃,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800米~2150米的山区、半山区,年均温在12.8℃~14.7℃;相当于温带气候;海拔在2150以上的老圭山主峰,年均气温低于12.7℃,相当于中温带气候。路南石林地区气候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至温带气候。
石林境内的太阳辐射因地形地貌而有所差异:缓丘平坦区(北大村一带),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35千卡/平方厘米~136.8千卡/平方厘米;其他起伏缓丘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34.6千卡/平方厘米~135.01千卡/平方厘米。每年3月是太阳辐射最大值月,月平均14.17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值月是11月,月平均8.27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8小时,1994年总日照时数为2089.6小时。日照率53%,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13米/秒。
自1965年以来,年平均温度15.5℃,1994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高温度为33.6℃(1996年5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8.9℃(1983年12月29日降大雪后出现)。该区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大致每增高 100米,平均气温降低0.59℃。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均初霜期11月20日,终霜期为3月12日。
县境内降水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67.9毫米。石林地区属路南县境内降水较少区之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850毫米之间,往东山或西山方向,降水量增加。雨季降水量占全年年降水量的80%~88%;旱季降水量仅占12%~20%。境内平均湿度75%。<ref>[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4-10-16/1537280919_7.shtml 地理气候] </ref>
==旅游资源==
石林彝族自治县有闻名世界的石林风景区,周围还有九乡、阿庐古洞、白龙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加之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位于昆明市东,距昆明市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营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营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彝族服饰、路南卤腐、宜良烤鸭、油炸蜂蛹是游览石林值得购买或品尝的特色产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为名胜,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才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进行勘察、设计、施工、修筑游路和外面的公路、宾馆、饭店、商场等,给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渐名扬五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旅游资源] </ref>
==社会事业==
'''科教卫生'''
加强科学普及。2005年,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个,创建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基地4个,荣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全面启动了教育综合改革,组建了石林高中教育集团,高中普及率提高到58%;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集、靠、收”战略,“九年一贯制”改革试点取得成功,“两基”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危房改造、支持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等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省甲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效显著。公共卫生体系、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有效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传入和发生;全面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偿报销机制,参合率达97%。稳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药品购销秩序明显好转,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文化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电视连续剧《阿诗玛新传》在石林县成功拍摄,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取得重大进展,组队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获银奖,中国石林火把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成功举办了2005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昆明领跑杯”总决赛,圆满完成昆明市第八届民运会承办任务,石林县获表演、摔跤、抢花炮第一名,射弩第三名,双拐第四名和团体总分第三名,并以14枚金牌列金牌总数第二名。群众性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石林县被评为昆明市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残疾人体育运动成绩突出,何称恩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甲组T36级800米和1500米项目第一名,省残运会获400米、800米、1500米三项第一名。2005年5月出版发行了2005版《石林年鉴》。2003、2004年版《石林年鉴》在年底评奖中,分获省级二等奖、一等奖。《石林彝族自治县志》续修工作进展顺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申报的“阿诗玛”,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8。
'''民主法制'''
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2005年,“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工作通过市级验收,“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村民自治有序推进;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排查调处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8250万元;深入开展各种“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初步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无毒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平安石林”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县保持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截止2005年底,全县已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村)16个,市级文明单位(村)85个,县级文明单位(村)193个。<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社会事业]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