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戈登·布朗

增加 19,17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戈登·布朗 | 圖像 = [[File:666015.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p1.so.qhmsg.com/sdr/400__/t015e9b5531277a3266.jpg 原图链接] [<ref>[http://roll.sohu.com/20120309/n337250229.shtml每年1000万未满18岁少女早婚 其中150万低于15岁(图) ]2012年03月09日</ref>]]|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51年2月20日| 國籍 = 英國 | 别名 = | 職業 = 英国首相| 知名原因 = 编辑英国财政大臣(1997-2007年) 英国首相(2007-2010年)}} 
戈登·布朗,英国政治家,前首相兼前财政大臣。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
 布朗1968年加入英国工党,1982年获得爱丁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9  1999 年9月11日起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主席。2001年6月8日连任英国财政大臣。   托尼·布莱尔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辞去英国首相职务,布朗接任,入住唐宁街10号。   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凌晨,布朗宣布将立即向英国女王提出辞职,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建联合政府、卡梅伦出任新首相,结束了他3年的执政生涯。 [1]  
2012年7月13日布朗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为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
 
2014年12月,布朗宣布不会参加2015年英国大选以寻求连任议员,表示将在大选后退出政坛。
==人物经历==
 
===人物出身===
 
戈登·布朗(James Gordon Brown,1951年2月20日- ),生于格拉斯哥,出身于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4岁时,布朗入读当地小学。他的算术非常棒,老师们经常出一些难题让他做。10岁时,他入读的中学实行"温室式"教育,即同老师进行过有关社会主义的争论。而且他的父亲也就职于这个学校,看管得很严。所以布朗和两个兄弟不得不从家里溜出去买报纸来看。
 
==自办报纸==
 
11岁时,戈登和哥哥已经办起了一家报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苏格兰唯一一家出售后用来帮助非洲难民的报纸,展示了他的前卫政治理念。报纸有10个版,每期用复印机印制几百份,一开始每份3便士,后来提价到6便士。办这份报纸也是受到了他父亲布道的启迪。这份报纸成为一份讨论英国政治理念的媒体,从中甚至还可以看到布朗今天政治理念的影子。报纸曾经采访到美国的宇航员,还成功预言麦克米伦的辞职以及威尔逊的上任。
 
这份报纸最大的成就是独家采访了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那是1963年。当时布朗写信给美国宇航局,信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国首次太空探索的问题。曾经绕着地球转过三圈的格伦给12岁的布朗回了信做出解答,让布朗的哥哥吃惊不已,"他就是这么有信心。"
 
在刊发"太空采访问答"的同一期报纸上,布朗发表了一篇前卫的政治预言。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布朗在文章中写道,"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哈罗德·麦克米伦以其69岁高龄已经无法胜任首相这一重要的职务了。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年轻后来人比如哈罗德·威尔逊以及爱德华·希思。"不久之后,麦克米伦就在病床上辞职;一年之内,威尔逊继任首相,希思成为保守党领袖。
 
===热爱政治===
 
12岁时,他已经开始向邻居的信箱里发放工党的宣传单与竞选小册子。
 
那一年,肯尼迪遇刺时,他的大部分同学都还一头雾水,他却被这个消息弄得差点崩溃。他的一个朋友说,"布朗认为肯尼迪代表着未来,他无法相信未来就这样被毁了。他感到震惊和晕眩,不停地说,'我真不敢相信'。"
 
===左眼失明===
 
布朗爱好十分广泛,他喜欢运动,又擅于拉小提琴。15岁的他就和17、18岁的大孩子一起奔跑在橄榄球赛场上;他的网球打得也好。
 
在高中时期快要进入爱丁堡大学时,他一次与中学的老师们打橄榄球比赛,不幸出现事故,导致左眼视网膜脱落。经过手术后,他左眼的视网膜被摘除了,然后又做了三次手术均以失败告终,左眼彻底失明。[1]
 
他已故父亲当时在教会里布道时说:"我们对光明的需求",这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几乎失明的儿子衷心的寄语。"失明当然是人一生中最痛苦的缺陷,失去光明的人对光明有着更强烈的渴望。"说这话的时候,戈登左眼已经失明,右眼也出现了症状,右眼的视力急剧下降。之后就在黑暗中度过了几个月,经过检查和治疗保住了右眼视力。眼睛受伤的黑暗经历让布朗更加坚定地做事,因为他总怕自己的右眼也会看不见东西。
 
===求学经历===
 
16岁戈登·布朗以全优成绩考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历史,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还在上大学时,他就对政治情有独钟,20来岁写出了有关工党社会主义运动的论文,在苏格兰历史上创了个第一。
 
他在大学里负责编辑学生杂志,并在里边披露了所在大学对种族隔离前的南非进行的投资行为。那以后,他成了史上第二位"学生校长"以及校董会主席,其地位仅次于爱丁堡公爵。那时他21岁,在大学里是所有女生的偶像,发起诸多社会活动时已经有了一个热情似火的女生政治"啦啦队"在后边支持,号称为"布朗甜心"。与她们相比,"布莱尔宝贝"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了。
 
当学生校长时,经过与当局激烈的争取,他赢得了主持校董会的权利,这可是大学的管理机构。他还要求看到所有学校管理人员领取的费用及津贴清单,确保不会铺张浪费。在与学校领导争论问题时,他毫不畏惧,坚定如一。布莱尔在牛津抱着吉他玩得不可开交时,布朗却正在公堂上与爱丁堡当局据理力争,并最终获胜。
 
毕业后,布朗先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工学院任教,后又到苏格兰电视台当起了记者。也许是从小就有政治激情,做老师、当记者都不能让他安分。1979年,只有28岁的布朗一头扎进了议员选举,可惜遭遇保守党方面的强手而失败。时过4年,他从头再来,再次竞选议员并获成功。
 
在进入国会之前,戈登·布朗已颇俱声望:他在学生时期就被选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Rector)和大学法庭的主席,并编辑了苏格兰红皮书。作为苏格兰电视台记者之前,他在母校和喀里多尼亚大学(Caledonian University)授课。1986年,他撰写了一部独立工党政治家詹姆斯·麦克斯顿(James Maxton)的传记。
 
==成立家庭==
 
戈登·布朗在4年追求之后,于2000年8月3日同莎拉·麦考利在他法夫北Queensferry的家成婚。布朗夫人是公共关系主管。2001年12月28日他们的早产女儿詹妮弗·简出生。次年1月8日詹妮弗·简死亡。他们第二个孩子,儿子约翰诞生于2003年10月17日。次子詹姆斯·布朗于2006年出生。
 
==出任首相==
 
从1983开始,他代表丹佛姆林东区任下院议员,1997年5月至07年6月,任财政大臣(创下连任财政大臣的纪录)。在上世纪90年代,布朗、布莱尔就被视为工党转型中的"双子星座"。
 
布朗好像与布莱尔总有说不清的缘分。他比布莱尔长两岁,同年进入英国下议院,同用一间办公室,同样是工党的希望之星。也许是运气,抑或是才气之故,布莱尔总胜他一筹。
 
1994年,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心脏病发去世,两人竞争,布朗输了,1997年大选,布朗也只能辅助布莱尔夺下首相大印。得以安慰的是,在布莱尔成为英最年轻首相的同时,布朗也搬进紧邻首相府的唐宁街11号,做起了英国经济的大管家--财政大臣。托尼·布莱尔与戈登·布朗做成一项政治交易,由布莱尔担任工党领袖即未来工党政府首相,而布朗则担任未来工党政府的财政大臣,布莱尔将在适当时机卸任,并由戈登·布朗继任工党领袖和首相职务。在2005年英国大选中,作为苏格兰Kirkcaldy和Cowdenbeath选区候选人成功当选。"更美好、更公平"是布朗的竞选口号,他提出公仆政府,政府服务于人民的想法。
 
戈登·布朗在刚刚上任成为财政大臣之后,在这仅次于首相的重要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不仅创下150年来担任财政大臣一职时间最长的纪录,而且协助布莱尔打造了"新工党",全力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1997年让英格兰银行拥有了独立决定利率的权力,英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低利率和高增长的奇迹。[6] 在经济领域的才华得到公认,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他出人意料地赋予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独立制定利息基本利率(Base rate of interest)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其控制货币政策。他对英国经济所做出了两大杰出贡献。首先,他给予英国中央银行"独立操作"的权限。其次,没有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
 
2007年6月27日,托尼·布莱尔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辞去英国首相职务,由当时身为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接任。由于戈登·布朗是议会多数党领袖,他可以在不经过选举的情况下成为英国首相。入主唐宁街10号。[2]
 
==宣布辞职==
 
在任初期,布朗支持率一直处于高位。然而一年后金融危机爆发,英国经济陷入困难,
 
使布朗与工党支持率不断下降,2010年5月6日,工党在大选中落败。
 
2010年5月11日,43岁的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宣布就任英国首相,成为了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政府首脑。
 
在卡梅伦就任的稍早时刻,布朗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外,宣布辞去首相一职,并前往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了辞呈,在英国执政了13年的工党正式下台。
 
布朗在宣布辞职时表示,担任首相一职让自己了解到人性中最优秀的一面,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的脆弱之处。他说,在自己执政期间,英国遭遇了诸多挑战。在面对诸如金融危机这样的困难时,自己总是尽全力为英国的国家利益及人民的利益服务。布朗表示,自己为能以首相的身份为国家服务而感到荣幸,他还对英国新首相送上了祝福。[3]
 
布朗当天还同时宣布即刻辞去工党党魁一职,工党在2010年9月底党大会前,选出爱德华·米利班德出任新党魁。
 
布朗领导的工党在6号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中输给了保守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由于没有一个党派能够以绝对多数的优势组阁,工党曾与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商讨组成联合政府。但在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磋商后,双方并未就联合组阁达成协议。
 
===出任特使===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马丁·内西尔基在2012年7月13日午间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潘基文秘书长任命英国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weib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4]
 
===反对分裂===
 
戈登·布朗是坚定的反独者,他此前曾多次劝告苏格兰人不要投票脱离英国。2014年4月22日首次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警告,如果苏格兰在同年9月18日的公投中决定从英国独立,分离的代价将包括10亿英镑(17亿美元)的养老金和福利系统负担。
 
2014年9月17日,布朗发表讲话,称他反对苏格兰独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的孩子们"与"苏格兰的孩子们"。
 
2014年9月18日,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前往苏格兰独立公投投票站,投下他的一票。
 
==政治成就==
 
===执政理念===
 
===不加入欧元区===
 
布朗施政的一些理念是保守的。所谓保守就是他不加入欧元区,不陷入到金融危机里面。但理念的保守并不失于思维的创新,他在思维上,尤其是在内政治国的之道上,显示出他锋芒毕露的才华来。欧盟已经通过几部法律,要求实现商品资本服务人员的流动,但是真正流动起来是英国。
 
===内政===
 
他更加重视民主政治,更加强调议会的权限应该得到加强,应该约束首相,尤其是布莱尔犯了错误,他深刻地吸取这个教训,他强调是的是一种民主政治而不是所谓个人的经营政治。[7]
 
===外交===
 
他沉默寡言,但又不失于务实实干。他会在外交上方面,更加注重务实的外交,更加注重经济份量很足的外交。
 
布朗在英国广播公司的专访中表示, "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保持好的关系符合国家利益",这完全显示布朗已排除不再与美国总统布什保持紧密关系的建议。他放弃了布莱尔的"总统风格",将重大事务,例如参战等的决策权重新交给国会。
 
虽然英美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布朗以布莱尔为前车之鉴,考虑英国公众的感受,与美国既保持关系,又保持距离。而且,前任的布莱尔与美国总统布什关系密切,经常被批评其为美国的"小跟班",布朗在任期内摆脱了那些布莱尔留下的负面政治遗产,改变民众的不良印象。[5]
 
==财政成就==
 
戈登·布朗认为:世界上有两种财政部长,一种是失败者,另一种是及时退出者。财政部长的更替非常频繁。而布朗却非常成功的坚持了十年之久。自从尼古拉斯.范西塔特(1813年~1823年任英国财政部长)以来,还没有任何一届英国财长能像布朗这样,持续如此长的任期。但是,布朗先生的成就不光是其任期持久,更在于他对英国经济所做出了两大杰出贡献。[6]
 
===给予英国中央银行"独立操作"的权限===
 
此项措施于1997年实施以来,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非常成功。过去10年里,英国的零售物价指数是2.6%;早前10年,零售物价指数是4.6%;再早前10年,这个指数高达9.5%。时间序列已经明示了英国经济的进步。
 
这样的进步,终止了高昂且不稳定的通货膨胀及其附带的巨大社会成本。高额通胀的强大破坏力,既阻碍长期商业规划与投资,也增加商业风险以及借贷成本,而成功地遏制高额通货膨胀,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市场经济。[7]
 
===不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
 
在是否加入欧元体系的问题上,戈登·布朗的决策标准是经济因素,而不是政治目的。他的决策显然是正确的,使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其他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上述决策同样给予英国更大的自主权。戈登·布朗颁行的两项财政政策与欧洲货币区的"稳定增长公约 (SGP)"只有细微差别,但是微小的政策差别却引发显著不同的实践效果。
 
比如说,英国的黄金规则只适用于当前预算,而不是整体政府赤字。也就是说,不考虑资本支出。如此一来,政府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引入资金,用于一些社会亟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但借款有限制,英国的"投资承受力规则"规定,债务所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40%,在"稳定增长公约(SGP)"中,这个比例则是60%。
 
黄金法则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弹性,因为这一法则关注的是经济周期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分年度的考评方式。欧盟的"稳定增长公约(SGP)"规定,在每一个单独的年份中,财政赤字不能超过3%。这样一来,欧盟成员国政府无法在经济萧条期时,通过夸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避免导致这些国家很难迅速恢复经济。
 
戈登·布朗的政策:宏观经济上的稳定,以及一系列微观经济措施的颁行,比如给予就业者的税收减免,促成了英国经济比较充分就业的局面。[8]
 
==家庭成员==
 
布朗从政时由于长期未婚,加上无绯闻,曾经长期是公众眼中的疑似同性恋者,但其实他和莎拉的恋情持久而低调隐秘。 戈登·布朗与妻子拍拖六年,于2000年8月3日在家中低调结婚。
 
与布朗关系 姓名 备注
妻子
莎拉·麦考利
2000年8月3日与布朗结婚
长女
詹妮弗·简
2002年出生,仅十日便夭折
长子
约翰·布朗
2003年出生
次子
詹姆斯·布朗
2006年出生
==轶事典故==
 
===燃起希望===
 
当他左眼失明时,整天闷闷不乐,哥哥非常为他着急,总想着办法让他开心。一天哥哥叫布朗去打猎,布朗不愿意去,哥哥好言相扶,他才肯去。兄弟俩到了一个小山头,哥哥说:"看远处的那棵树,咱们比比看谁能打中。"布朗认为自己眼睛看不清,打不中。哥哥先打了一枪,没打中,然后让布朗打,他握着枪,瞄准了好半天,哥哥叫他别紧张,一定能打中,一枪打出去,正好打到那颗树上,哥哥走上前对他说:"知道为什么我打不中你却能打中吗?因为你有一只眼睛看不见,而射击只要一只眼睛,这就是你的优势。"哥哥的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布朗的一生,从此他不再是闷闷不乐的小男孩了。
 
===助人为己任===
 
布朗幼年时候的家庭生活还算不错,可是见多了周围人们的穷苦生活,布朗的态度一直都倾向于工党。布朗继承了父亲的撒马利亚人的行善传统,不管是谁到门口来求助,他都会热心伸出援手。到了要赚钱的年龄时,布朗和兄弟们在自家的车库里开了一个糖果食品店,并把赚来的钱都拿去接济难民。算术优秀的布朗掌管着经济大权。
 
===大众化的喜好===
 
布朗所关心的话题也不局限于经济。布朗不但对"英国特色"、"气候变暖"和"消除世界贫困"等政治话题情有独钟,而且有时也会和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以及摇滚明星波诺等共同出现。 他甚至表现出相当的幽默感。他曾经用漫画做为自己的圣诞卡:一群孩子围在圣诞树下读书,角落里一个孤独的孩子望着红色的公文箱发呆。
 
布朗还曾经向杂志透露,他的内衣是从英国老牌百货商店马莎买的;他的音乐闹钟里放的是英国青年摇滚乐队北极猴子的光碟--不过他后来澄清说杂志报道有误。
 
布朗说自己有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是英国电视歌手真人秀"未知因素(X-Factor)"节目的爱好者。 他还透露说,他的妻子觉得,如果有人要在电影中扮演他的话,最佳人选只能是好莱坞影星乔治·克鲁尼。
 
===喜爱中餐===
 
布朗非常喜欢伦敦一家质朴风格的中餐厅,几十年如一日对那家中餐厅情有独钟,而且几乎任何一餐都会吃菠萝鸡和蒸米饭,妻子莎拉则是特别喜欢其中的香脆牛肉,使用地道的中式筷子也得心应手。
 
==人物评价==
 
===传记评价===
 
《戈登·布朗: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英] 贝克特著):
 
在英国,人们总是把"不苟言笑"一词与"苏格兰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公众对戈登·布朗的看法与事实大相径庭的原因。私下里的布朗幽默风趣、学识渊博、风度翩翩;嗓音轻柔悦耳,极富磁性,笑起来那声音如泉水汨汩作响,甚是欢快。
 
===公众评价===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被英国历史学家评为战后倒数第三差的首相。
 
超过100名历史学家投票对英国战后12名首相进行了评价。专家们认为虽然布朗在应对银行业危机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他留下的巨额债务问题是个败笔。
 
布朗的演讲,其遣词用句方面,很值得人们反复揣摩,许多细节用词很准确、很精妙。
 
而布朗2005、2006年的预算报告书虽然篇幅颇长,但其语言却堪称精练,几乎每段就一句话,每一句话没有一点儿拖泥带水、故弄玄虚。[9]
 
==参考资料==
1,4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