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5px 0; "> ''' 後村上天皇.jpg ''' </p>|thumb|300px-| 後村上天皇 <brcenter> [<img src="https://amanaimageswww.itsfun.com.tw/cacheimg/28/infoe2/infoRM46683281fc5cfec2d434ee525603.aspx?SearchKeyjpg" width=25583000328 原圖鏈接]后村上天皇:"280"></center><small>[[日本]]第九十七代[[天皇]](([[延元]]4年https://www.itsfun.com.tw/[[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1368年]][[3月29日]]在位),也是[[南朝 (日本)|南朝]]第2任天皇(在位:[[延元]]4年%E5%BE%8C%E6%9D%91%E4%B8%8A%E5%A4%A9%E7%9A%87/[[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 wiki-4714276- [[正平1540156 圖片來自itsfun]]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small> |}
'''後村上天皇'''({{jpn|j=後村上天皇|hg= ごむらかみてんのう|rm=Gō-murakami Tennō}} ;[[嘉曆]]3年 ([[1328 (1328 年]] )-[[ 正平 (日本)| 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 ([[1368年]][[3 (1368年3 月29日]] )) ,男, 為[[ 日本]] 第九十七代[[天皇]](([[延元]]4年/[[曆應]]2 年[[8 年8 月15日]])[[1339年]][[9 )1339年9 月18日]]—[[1368年]][[3 —1368年3 月29日]] 在位),也是[[南朝 (日本)|南朝]]第2任天皇(在位:[[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 - [[ 正平 (日本)| 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初名'''義良'''(のりよし / のりなが),後改'''憲良'''。 他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為[[阿野廉子]]所生。<ref>[https://www.itsfun.com.tw/%E5%BE%8C%E6%9D%91%E4%B8%8A%E5%A4%A9%E7%9A%87/wiki-4714276-1540156 後村上天皇],itsfun</ref>
初名'''義良''' 1911年 ( のりよし / のりなが),後改'''憲良'''<ref>鴨腳本《[[ 皇代記明治]] 》稱「諱義良 44年) , 後改憲良」。然而近世 日本政府確認南朝朝廷這一系 的 《天皇為[[ 續 正统 ( 史 愚抄观)|正統]] 》、《[[系圖纂要]]》等 ,後村上天皇被當作日本歷 史 料多記載「憲良」是 上的第97代 天皇 的最早的名字</ref> 。
==生平==1333年([[元弘]]3年/[[元慶]]2年),[[鐮倉幕府]]滅亡,其父[[File:后村上 後醍醐 天 皇4.jpg皇]]開始了史稱[[建武新政]]的改革。為了討伐[[東國]]的[[北條氏]]餘黨,[[北畠親房]]、[[北畠顯家]]父子,奉當時依然年幼的義良前往東國,駐紮在[[陸奧國| 缩略图|左奧州]]的[[多賀城]]。[[建武 (日本)|建武]]元年(1334年)5月,義良在多賀城被封為親王。翌年[[足利尊氏]]在[[http://book.kongfz.com/279364/1124855361/ 原图链接鐮倉]] 后村上天皇:公開豎起叛旗反對新政,並進攻[[ 京都]];北畠父子奉義良親王回到京都,討伐尊氏。建武3年(1336年)3月在 後醍醐天皇的[[行在]][[比叡山]] 行[[元服]]禮,同時敘三品陸奧太守 的 第七皇子 官位 , 為在足利尊氏兵敗出奔[[九州島|九州]]之後再次前往奧州。1337年([[ 阿野廉子延元]] 所生。2年/建武4年)多賀城遭到攻擊,義良親王前往[[靈山 (福島縣)|靈山]]避難,8月再次回到京都。
他是12月同[[鎮守府將軍]][[北畠顯家]]一起攻打鐮倉,1338年(延元3年/[[曆元]]元年)正月西上[[美濃國]],並在[[青野原之戰]]中擊破足利軍,借道[[伊勢國|伊勢]]、[[ 伊賀國|伊賀]]方面回到 後醍醐天皇的[[吉野行宮]]。9月,義良親王、[[宗良親王]]以及[[北畠親房]]、[[北畠顯信]] 的第七皇 父 子 一行,從[[伊勢國]][[大湊]]出發,試圖前往[[陸奧國|奧州]];不料途中遭遇[[暴風]],一行人離散 , 為義良親王漂泊到了[[伊勢國]]。翌年3月回到[[ 阿 吉 野 廉子]] 所生<ref>成為皇太子;同年8月15日接受父親[https://www.haik8.com/view/nyot1.shtml 日本后村上 [後醍醐 天 皇_日本历史皇]] 2017年5月17日 - 声明:日本后 的讓位踐祚,是為後 村上天皇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百科故事网_有趣的百科,快乐的故事! 人物 | 文化 | 趣味 | 书库 |...</ref> 。
1348年([[File:后 正平 (日本)|正平]]3年/[[貞和]]4年),[[室町幕府]]的[[執事]][[高師直]]襲擊吉野,後 村上天 皇5.jpg皇前往[[紀伊花園]](今[[和歌山縣]][[葛城町]])避難,後來移駕[[大和國]]的[[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1350年(正平5年/[[觀應]]元年),[[足利將軍家| 缩略图足利氏一族]]發生內訌([[觀應擾亂]]),[[足利直義]]在與執事[[高師直]]的爭權中失敗,投奔南朝。次年足利直義在[[播磨國]][[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戰]])和[[攝津國]][[打出濱]]([[打出濱之戰]])大破[[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以脅迫高師直出家為條件,同足利直義達成了和解;另一方面,足利尊氏發現足利直義一派已控制了[[关东地方|關東]]、[[北陸道|北陸]]、[[山陰道|山陰]]地區,其養子[[足利直冬]]的勢力又進入[[西國]],因此決定廢除[[http://book.kongfz.com/279364/1124855361/ 原图链接北朝 (日本)|北朝朝廷]] 后村上 ,向南朝投降。足利尊氏廢黜了北朝的[[崇光 天皇 圣迹]],並交出了[[三神器]],史稱[[正平一統]]。同時在足利尊氏的要求下,南朝朝廷下達了討伐駐守[[关东地方|關東]]的[[足利直義]]的[[綸旨]]。
後村上天皇試圖在足利尊氏討伐直義期間趁機奪回京都。1352年(正平7年/[[1911 文和]]元 年)陰曆2月,天皇率軍從賀名生出發,經[[河內國]] 的東條 (今[[ 明治大阪府]][[富田林市]])到達[[攝津國]]的住吉(今[[大阪市]][[住吉區]]44年 ), 閏2月19 日 本政 到達[[山城國]]的男山(今[[京都 府 確認 ]][[八幡市]])。[[楠木正儀]]率 南朝 軍擊破[[足利義詮]],成功奪回[[京都]]。足利義詮逃往[[近江國]],南 朝 廷這一系 軍則擒獲了北朝方面 的 [[崇光 天皇 |崇光上皇]]、[[光嚴天皇|光嚴上皇]]、[[光明天皇|光明上皇]]和原皇太子[[直仁親王]]。3月足利尊氏開始反擊,被迫放棄京都,以男山為立足點。5月 為足利義詮所敗,逃往河內東條,6月回到賀名生。[[ 正统 (史观)|正統室町幕府]]與南朝朝廷反目,足利義詮於8月17日擁彌仁親王([[後光嚴天皇]] )在京都踐祚,復辟了北朝朝廷。1354年 ,後村上天皇 被當作日本歷史上的第97代 移駕[[河內長野市|河內 天 皇<ref>鸭脚本《皇代记》称“讳义良 野]] , 后改宪良” 以[[金剛寺]]為[[行宮]] 。 然而近世 次年正月,足利直義 的 《续史愚抄》、《系图纂要》等史料多记载“宪良”是 養子[[足利直冬]]再次投奔南朝, 天皇 的最早的名字</ref> 試圖再次奪回京都,但被足利尊氏、足利義詮擊敗 。
[[File:后 1359年(正平14年/延文4年)陰曆12月,後 村上天 皇3.png|缩略图|皇移駕[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8E%E6%9D%91%E4%B8%8A%E5%A4%A9%E7%9A%87/325022/0/1f178a82b9014a90770b0d6dac773912b31bee2d?fr=lemma&ct=single#aid=0&pic=1f178a82b9014a90770b0d6dac773912b31bee2d 原图链接[觀心寺]](今[[大阪府]][[河內長野市]] 后村 ),翌年9月北 上 天皇:后村上天皇亲署。[[住吉]]<br><br><br><br>==简介==。1361年,在室町幕府爭權中失勢的[[File:后村上天皇6.jpg|缩略图|執事]][[http://book.kongfz.com/279364/1124855361/ 原图链接細川清氏]] 后 投降南朝,後 村上天皇 书法真迹讓他同[[楠木正儀]]一起攻入京都,但不久因遭到[[足利義詮]]的反擊而撤退。
后 連年的戰爭使南朝的實力不斷衰退,南朝不得不對室町幕府妥協。1367年,後 村上天皇 讳义良,乃派[[ 后醍醐 葉室光資]]同幕府談判。但光資要求幕府向 天皇]] 投降,遭致足利義詮 的 第七 憤怒,和談破裂。同年天 皇 子 得病 , 母亲是后醍醐的宠妃次年在[[ 阿野廉子住吉大社宮]] 。义良出生于嘉历三年(1328),当年他的两位同母兄恒良三岁 駕崩 , 成良二岁 享年41歲 。
[[File:后 後 村上天 皇7.jpg|缩略图|皇這一[http://book.kongfz.com/279364/1124855361/ 原图链接[諡號]] 后村上 ,同其父[[後醍醐 天皇 :后 ]]一樣,都是在生前自己指定的。其諡號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明君[[ 村上天皇 の迹(日文原版昭和18年1943出版)]],體現了其本人想當治世明君的願望。
==系譜== 义良被立为太 後村上天皇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 子 之前 。其母是[[阿野公廉|藤原公廉]] 的 事迹十分模糊 女兒[[阿野廉子]] 。 元弘 * [[女御]]:藤原勝子?([[嘉喜門院]]・ 三 年(1333 位局 ) 十月,为了巩固东北的局势- 生父不詳、[[二條師基]]養女** 第一皇子:寬成親王([[ 北畠显家長慶天皇]] 尊奉义良前往陆奥。延元元年(1335 ) 三月义良元服,叙任三品陆奥太守。建武 (1343-1394)** 第 二 年(1335 皇子:熙成親王([[後龜山天皇]] ) 十 (1350?-1424)** 第 二 月和延元二年(1337 皇女:良子内親王? - [[北畠顯泰]]室?* [[中宮]]:源(北畠 ) 八月义良和显家两度自陆奥出发上京,企图对抗 顯子 - [[ 北 朝,收拾京都混乱的局势。<ref>从前的南朝系图 畠親房]]女** 第 一 般认为东宫( 皇 太弟)是泰成亲 女:憲子内親 王 ,护圣 ([[新宣陽門 院 宫是说 ]])(1345?-1391?)* 母不詳** 第三皇子:[[惟 成 亲 親 王 。然而近年根据《吉田家日次记》应永5年(1398年)9月29日条“护圣院宫 ]](?-1423)** 法 第四 皇 御舍弟、于南朝春宫”处的注记,学术界一般认为护圣院宫和东宫是同一个人。但护圣院宫的具体身份依然不清楚,有 子:[[ 泰成 亲 親 王 、说 ]](1360?-?) - [[後龜山天皇]][[皇太子|皇太弟]]?** 第五皇子:[[師 成 亲 親 王 和惟 ]](1361-?)** 第六皇子:[[說 成 亲 親 王 之说。此外根据《满济准后日记》永享3年10月28日条可以推定,护圣 ]](?-?) - [[護聖 院 宫是长庆天 宮]]家?** 第七 皇 的同胞弟弟,其母亲是嘉喜门院。</ref>子:[[良成親王]](?-1395?)
延元三年九月义良第三次返回陆奥时遭遇海 以 上 狂风 系圖為近世所作的南朝系圖 , 漂往“篠岛”(现[[爱知县]][[知多郡]]) 其真實性存疑 。 事實上根據 第 二年 一手史料的記載來看,能夠確認為後村上天皇皇子女的僅僅有寬成、熙成和護聖院宮 三 月在伊势上岸后到达[[吉野]] 人。新宣陽門院及惟成親王等人的皇子女身份無法確認其真實性 。
之前[[后醍醐天皇]]曾于建武元年正月和延元元年十一月分别立恒良亲王和成良亲王为太子,但两位太子却先后失陷于战乱,无可寻觅。延元三年八月起后醍醐便一直为疾病所苦,无法理事,所以义良到达吉野后立即便被立为太子,时年十二岁。 延元四年八月十六日,后醍醐天皇驾崩。东宫义良于前一日十五日即位为后村上天皇。<ref> 有一些南朝系图称,泰成亲王为藤原胜子所生,惟成亲王、师成亲王为中原师治的女儿(大藏卿局)所生,说成亲王、良成亲王为越智家荣女(冷泉局)所生。</ref> ==史书记载== 据《[[太平记]]》记载,后醍醐临终时对众臣言曰:“朕大行之后,卿等当奉第七宫(义良)即天子位,……朕之玉骨可埋于南山,魂魄当可望见北阙……”后醍醐的悲愿成为南朝上下奋发的目标,后村上的一生都在为扭转风雨飘摇的南朝之劣势,夺回京都恢复天下一统而努力。 ==略历== 1333年(元弘3年/元庆2年),[[镰仓幕府]]灭亡,其父后醍醐天皇开始了史称[[建武新政]]的改革。为了讨伐东国的北条氏余党,[[北畠亲房]]、[[北畠显家]]父子,奉当时依然年幼的义良前往东国,驻扎在奥州的多贺城。建武元年(1334年)5月,义良在多贺城被封为亲王。翌年足利尊氏在镰仓公开竖起叛旗反对新政,并进攻京都;北畠父子奉义良亲王回到京都,讨伐尊氏。建武3年(1336年)3月在后醍醐天皇的行在比叡山行元服礼,同时叙三品陆奥太守的官位,在足利尊氏兵败出奔九州之后再次前往奥州。<ref>[https://www.beichengjiu.com/other/340027.html 正平(后村上天皇)-北城百科网] 2018年10月26日 - 日语写法日语原文正平假名そうへい平文式罗马字Sōhei正平(1347年十二月八日至1370年七月二十四日)是日本南朝的年号之一。这个时代的南朝天皇是后村上...</ref> 1337年(延元2年/建武4年)多贺城遭到攻击,义良亲王前往灵山避难,8月再次回到京都。12月同镇守府将军北畠显家一起攻打镰仓,1338年(延元3年/历元元年)正月西上美浓国,并在青野原之战中击破足利军,借道伊势、伊贺方面回到[[后醍醐天皇]]的吉野行宫。9月,义良亲王、宗良亲王以及北畠亲房、北畠显信父子一行,从伊势国大凑出发,试图前往奥州;不料途中遭遇暴风,一行人离散,义良亲王漂泊到了伊势国。翌年3月回到吉野成为皇太子;同年8月15日接受父亲后醍醐天皇的让位践祚,是为后村上天皇。 1348年(正平3年/贞和4年),室町幕府的执事高师直袭击吉野,后村上天皇前往纪伊花园(今和歌山县葛城町)避难,后来移驾大和国的贺名生(今[[奈良县]][[五条市]])。1350年(正平5年/观应元年),足利氏一族发生内讧(观应扰乱),[[足利直义]]在与执事[[高师直]]的争权中失败,投奔南朝。次年足利直义在播磨国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战)和摄津国打出滨(打出滨之战)大破[[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以胁迫高师直出家为条件,同足利直义达成了和解;另一方面,足利尊氏发现足利直义一派已控制了关东、北陆、山阴地区,其养子足利直冬的势力又进入西国,因此决定废除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足利尊氏废黜了北朝的[[崇光天皇]],并交出了三神器,史称正平一统。同时在足利尊氏的要求下,南朝朝廷下达了讨伐驻守关东的[[足利直义]]的纶旨。 后村上天皇试图在足利尊氏讨伐直义期间趁机夺回京都。1352年(正平7年/文和元年)阴历2月,天皇率军从贺名生出发,经河内国的东条(今[[大阪府]][[富田林市]])到达摄津国的住吉(今大阪市住吉区),闰2月19日到达山城国的男山(今京都府八幡市)。[[楠木正仪]]率南朝军击破[[足利义诠]],成功夺回京都。足利义诠逃往近江国,南朝军则擒获了北朝方面的崇光上皇、光严上皇、光明上皇和原皇太子直仁亲王。3月足利尊氏开始反击,被迫放弃京都,以男山为立足点。5月为足利义诠所败,逃往河内东条,6月回到贺名生。室町幕府与南朝朝廷反目,足利义诠于8月17日拥弥仁亲王([[后光严天皇]])在京都践祚,复辟了北朝朝廷。 1354年,后村上天皇移驾河内天野,以金刚寺为行宫。次年正月,足利直义的养子足利直冬再次投奔南朝,天皇试图再次夺回京都,但被[[足利尊氏]]、足利义诠击败。 1359年(正平14年/延文4年)阴历12月,后村上天皇移驾观心寺(今[[大阪府]][[河内长野市]]),翌年9月北上住吉。1361年,在室町幕府争权中失势的执事细川清氏投降南朝,后村上天皇让他同楠木正仪一起攻入京都,但不久因遭到足利义诠的反击而撤退。 连年的战争使南朝的实力不断衰退,南朝不得不对室町幕府妥协。1367年,后村上天皇派叶室光资同幕府谈判。但光资要求幕府向天皇投降,遭致足利义诠的愤怒,和谈破裂。同年天皇得病,次年在住吉大社宫驾崩,享年41岁。 后村上天皇这一谥号,同其[[父后醍醐天皇]]一样,都是在生前自己指定的。其谥号来源于日本[[平安时代]]的明君[[村上天皇]],体现了其本人想当治世明君的愿望。 ==系谱== 后村上天皇是[[后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其母是[[藤原公廉]]的女儿[[阿野廉子]]。 女御:[[藤原胜子]]?(嘉喜门院・三位局)- 生父不详、[[二条师基]]养女 第一皇子:宽成亲王([[长庆天皇]])(1343-1394) 第二皇子:熙成亲王([[后龟山天皇]])(1350?-1424) 第二皇女:良子内亲王? - [[北畠显泰室]]? 中宫:源(北畠)显子 - [[北畠亲房]]女 第一皇女:宪子内亲王(新宣阳门院)(1345?-1391?) 母不详 第三皇子:惟成亲王(?-1423) 第四皇子:泰成亲王(1360?-?) - [[后龟山天皇]]皇太弟? 第五皇子:师成亲王(1361-?) 第六皇子:说成亲王(?-?) - 护圣院宫家? 第七皇子:良成亲王(?-1395?) 以上系图为近世所作的南朝系图,其真实性存疑。事实上根据第一手史料的记载来看,能够确认为后村上天皇皇子女的仅仅有宽成、熙成和护圣院宫三人。新宣阳门院及惟成亲王等人的皇子女身份无法确认其真实性。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 贞和(1345年十月二十一日至1350年二月二十七日):[[光明天皇]]与[[崇光天皇]之年号 观应(1350年二月二十七日至1352年九月二十七日):崇光天皇之年号 文和(1352年九月二十七日至1356年三月二十八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延文(1356年三月二十八日至1361年三月二十九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康安(1361年三月二十九日至1362年九月二十三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贞治(1362年九月二十三日至1368年二月十八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应安(1368年二月十八日至1375年二月二十七日):后光严天皇与[[后圆融天皇]]之年号 至正(1341年正月—1370年十二月):元—[[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之年号 治平(1351年十月—1355年十二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太平(1356年正月—1358年七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天启(1358年八月—1359年三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闰五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天祐(1354年正月—1357年八月):元朝时期—[[张士诚]]之年号 龙凤(1355年二月—1366年十二月):元朝时期—[[韩林儿]]之年号 大义(1360年五月—十二月):元朝时期—[[陈友谅]]之年号 大定(1361年正月—1363年八月):元朝时期—陈友谅之年号 德寿(1363年九月—1364年二月):元朝时期—[[陈理之]]年号 天统(1363年正月—1366年十二月):元朝时期—明夏政权[[明玉珍]]之年号 开熙(1367年正月—1371年六月):元朝时期—明夏政权[[明昇]]之年号 洪武(1368年正月-1398年十二月):[[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之年号 绍丰(1341年—1357年):陈朝—[[陈裕宗]][[陈暭]]之年号 大治(1358年—1368年):陈朝—陈裕宗陈暭之年号 大定(1369年):陈朝—[[杨日礼]]之年号 绍庆(1370年—1372年):陈朝—[[陈艺宗]][[陈旺]]之年号 ==相關影片=={{#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dn4s2Hh5Q|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第九十七代 後村上天皇陵 参拝}} {{clear}} ==日本天皇== 第一系 ▪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绥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宁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灵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 [[开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 [[成务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应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宁天皇]] ( 480-484) ▪ [[显宗天皇]] ( 485-487) ▪ [[仁贤天皇]] ( 488-498) ▪ [[武烈天皇]] ( 498-507) ▪ [[继体天皇]] ( 507-531) ▪ [[安闲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 [[钦明天皇]] ( 539-571) ▪ [[敏达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极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齐明天皇]] ( 655-661) ▪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统天皇]] ( 686-697) ▪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圣武天皇]] ( 724-749) ▪ [[孝谦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称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阳成天皇]] ( 876-884) ▪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圆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 [[一条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 [[三条天皇]] ( 1011-1016) ▪ [[后一条天皇]] ( 1016-1036) ▪ [[后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后冷泉天皇]] ( 1045-1068) ▪ [[后三条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鸟羽天皇]] ( 1107-1123) ▪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卫天皇]] ( 1141-1155) ▪ [[后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条天皇]] ( 1158-1165) ▪ [[六条天皇]] ( 1165-1168) ▪ [[高仓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后鸟羽天皇]] ( 1183-1198) ▪ [[土御门天皇]] ( 1198-1210) ▪[[ 顺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后堀河天皇]] ( 1221-1232) ▪ [[四条天皇]] ( 1232-1242) ▪ [[后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后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龟山天皇]] ( 1259-1274) ▪ [[后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见天皇]] ( 1287-1298) ▪ [[后伏见天皇]] ( 1298-1301) ▪ [[后二条天皇]] ( 1301-1308) ▪ [[花园天皇]] ( 1308-1318) ▪ [[后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后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长庆天皇]] ( 1368-1383) ▪ [[后龟山天皇]] ( 1383-1392) ▪ [[光严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 [[后光严天皇]] ( 1352-1371) ▪ [[后圆融天皇]] ( 1371-1382) ▪ [[后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 [[称光天皇 ]]( 1412-1428) ▪ [[后花园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门天皇]] ( 1464-1500) ▪ [[后柏原天皇]] ( 1500-1526) ▪ [[后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亲町天皇]] ( 1557-1586) ▪ [[后阳成天皇]] ( 1586-1611) ▪ [[后水尾天皇]] ( 1611-1629) ▪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后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后西天皇]] ( 1654-1663) ▪ [[灵元天皇]] ( 1663-1687) ▪ [[东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门天皇]] ( 1709-1735) ▪ [[樱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园天皇]] ( 1747-1762) ▪ [[后樱町天皇]] ( 1762-1770) ▪ [[后桃园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 參考 來源 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日本軍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