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凭卡生活(丐丏)

增加 9,56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凭卡生活'''<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凭卡生活'''<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凭卡生活》'''是[[中国]]当代作家丐丏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凭卡生活===

没有[[手机卡]],你总有[[身份证]]卡;没有[[银行卡]],你总有手机卡;没有医保卡,你总有银行卡;没有门禁卡,你总有[[医保卡]];没有[[公交卡]],你总有门禁卡;……这会儿,你身上至少会摸出两三张卡来。

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凭票凭券凭证生活。在今天几乎是突然而至的[[电子]]时代,我们凭卡生活。今天的生活几乎无处不卡——不是“吃拿卡要”的“卡”,尽管有时候卡可能会犯“卡”。

比如播放质量差的磁带,无卡的生活更会犯“卡”;有卡的生活则如播放VCD、DVD或CD,一般不会“卡”,会比较顺畅。今天,许多地方甚至已是无卡不行、无卡不通了,比如身份证卡之于住店、乘机,比如考勤卡之于上班,比如医保卡之于就医,比如门禁卡之于小区进出(包括乘电梯)。夸张点儿讲,今天是无卡寸步难行、有卡走遍天下——有理你都不一定能走遍天下。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卡便也是多姿多彩的——无论种类还是式样;有接近于强制的,如身份证卡、工资(银行)卡、有线电视卡、水电气热缴费卡等;有基于便捷、安全、俭省并凭自愿的,如信用(银行)卡,如储值型、优惠型的购物卡、健身卡、美容卡、旅游卡等;有显示身份和关系的各种贵宾(VIP)卡,有体现价值和存在感的各种会员卡,有精打细算不厌其烦的各种积分卡;有平添文化意味的生肖银行卡,有“仁义礼智信”的系列手机话费充值卡,等等——无卡不LOGO堂堂。

卡(片),我们并不陌生,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孔不入”——票券证曾经也“无孔不入”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某一天,我乘火车从[[广州]]回我的北方,趁我注意,包厢内一大哥有意无意地向他上铺的女孩儿展示了他长皮夹内两排排列整齐的卡,大概有十几张。一个人身上会带着这么多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是惊诧,由此我甚至相信了他关于“下海”的自吹自擂——下海,在那年代,就意味着挣着大钱了,一般不意味着“淹死了”。不用摸兜我就知道,不算手机卡,当时我身上就两种卡,一种是身份证卡(一代的),一种是略有实际用途略带炫耀意味的名片卡。这两种卡在今天根本算不上卡;相对于那位大哥那些卡,这两种卡在当时甚至在那包厢里也算不上卡。一个那么有卡,一个那么年轻漂亮,与这一男一女同包同行,真是尴尬,我甚至自惭形秽,甚至希望早点儿结束这让人不太惬意的旅程——倒也真是开了眼界啊!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落后,更是地域的落后——我想得有点儿深远了。二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身上也不过就4张卡(仍不算手机卡),身份证卡、驾照卡、信用卡、门禁卡;虽然今天已经可以一卡几通了,但随身4张卡还是少点儿,显然这已不是地域问题了,尽管我的北方仍然没有南方发达——再坐火车,再遇上他俩,我会更自惭形秽……那大哥的皮夹里的卡是会多了呢?还是会少了呢?

——我们尤其不陌生的名片卡则是“短命”的,二三十年间便几乎尽绝地淡出江湖了,曾经铺天盖地而今几乎销声匿迹。名片卡也是材质、规制、LOGO各异,甚至有镀金镂花的。那时,职位变化特别是升迁的,首先便会想到要印制新名片。我便曾颇费心思地设计了自己的名片,并赤橙黄绿青蓝紫改色改职不改名地一次次印来,再一张张颇有个性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名片,说明身份之外,总带有一点儿不在于也不在乎是否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炫耀,而拥有足够多、来头足够不小的别人的名片往往也是一种炫耀——侯耀文、黄宏那个拿名片当扑克牌玩的小品便可说明这一点。那时也应运而生了两种小物件,一种叫名片盒,装己片的;一种叫名片夹,插人片的——可惜可叹,片、夹、盒是同精美共命运啊!“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人走茶凉,徒留片一箱。笏,古时大臣手板,体现身份,随记纶音,不是而似一种“名片”,今之所谓名片难登大雅,自不能和之相比。至于名片成“名骗”或“明骗”,那是我们啥正事好事儿都能整歪整邪了的一种小戏小局。票券证及许多种卡都已成为收藏的品类,而名片类似乎没有——[[名片]]不[文化]]么?

办证、开锁、装修、搬家、擦玻璃、疏通下水道、上门修电脑等等的小广告、小张贴及街头散发也是我们早就熟悉、早就司空见惯的“卡象”。君不见,那老旧小区老旧住宅的老旧楼道和老旧房门上横七竖八的层层叠叠,正色彩斑斓、蔚为壮观地成为一道颇具视觉轰炸力的风景线;还有那电线杆上、公交站牌上、广场雕塑上、机构牌匾上、过街天桥上、地下通道里……谴责那些城市“牛皮癣”制造者极其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并体谅、关心他们及“癣”背后那些人这种充满悲辛和无奈的另类凭“卡”生活——2013年央视春晚小品《大城小事》中有所反映。[[普兰特]]《简单生活》中有句话:“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有人在“绝望状态下生活”是[[社会]]的一种隐痛,我们最好不要粗暴地打扰他们的“绝望生活”。

从两种到4张,随身卡数种类的变化是微小的,但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当然,我实际生活中所用不止就那4张卡;让我纠结的是,卡有时候真会犯“卡”,特别是一些冷僻、小众的卡,办和用都有“风险”,有的甚至可能是“陷阱”。

经过仿佛拆楼一般的大动干戈,又经过五星级标准的一通装修装饰,小区门口的洗浴中心终于开业了,响应消费优惠的号召,我144元办了张洗浴(门票)卡,期限1年,可刷12次;零买门票每张21元,省不少呢!洗啊,刷啊……都还好。忽然一天想起,这卡该到期了吧?翻出一看,过期1天!感觉次数还未用完,就赶紧去了,前台总体颇不可观的女接待刷刷后说:“已用8次,过期了,不能再用了。”“就过1天,还剩4次呢!今天再用1次?”“不好意思,要洗得重新买票。”跟她我真是没情绪再磨叽了,扭头走了,从此也不再去了。有必要算一下账,144元用8次,合每次18元,还是省的,但也还是不去了。澡还得洗啊!于是这家那家地折腾,不是价位低环境差、条件好费用高的性价比极其合理,就是搓澡帅哥老是推荐消费项目、门叔老是劝擦鞋,要么就是开车去有点儿犯不上且停车难、走去又有点儿远,不厌其烦。洗个澡这么难么?还是我矫情?

还是经不住消费优惠之游说,在家附近一颇具规模的洗车房花300元办了张洗车卡,可用13次,用1次在卡上打1孔;零去每次要30元。雨雪少,去洗的次数就少;活动有点儿抛头露面了,就去干净干净。一天,开着脏车去了,发现洗车房易主了,说原来的卡不能用了,我才用9次吔!还好,最后新老板答应可再用2次、不限期,2次后要么重办卡,要么30元1次;2次后,我一赌气另辟作“要么别来了”。车也还得洗啊!于是也这家那家地折腾,情况基本如前——洗人洗车的遭遇差不多。

在某国有大牌加油站办了个加油卡,发现其只在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下午15时30分间可充值,和上班时间严重冲突,而柜台少妇的脸老是嘟噜着,且一会儿厕所一会儿瓜子一会儿手机的,最后还要莫名其妙地自玩儿一下“圈存”。这地方,惹气也得去啊!——许多地方是惹气也不得不一去再去的。这不去那不去的,渐渐地不把自己逼上绝境了么?我带气做了反思,开始警惕自己的[[情绪]],并切实进行妥协。

如上之类别劲的事情并不稀罕,让自己遇上了就稀罕了。比如因噎废不了食、蛇咬怕不了十年井绳,凭卡生活不会因为三两起卡而卡的事情就停滞了,况且错不在卡上。还是卡而不卡的多,银行卡之类大众卡就不说了,小众卡如购书卡、参观(博物馆)卡、理发卡等,还是人性而能保能达初衷初愿的。

随身4张卡实属不多,但我还是期待“一卡通”,期待一卡能走遍天下;也许无“卡”生活更好——那该是凭卡[[生活]]发展的极致!<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丐丏,男,本名张新春,[[辽宁]]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3,4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