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故事内容 ==
《孟子》一书是 [[ 儒家 ]] 的“四书”之一,也是研究孟子思想最为重要的 [[ 材料 ]] 。而关于《孟子》一书的撰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最为敬重的人是孔子,或者说孟子十分崇拜孔子,他的一生出处进退也大致与[[孔子]]相似。孟子曾经游历诸侯,但他的“王道 [[ 政治 ]] ”主张也同样无法推行。在政治上没有前途的情况下,孟子只好仿效孔子,回到家乡从事 [[ 教育 ]]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所以东汉赵岐的《孟子题辞》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
然而, [[ 唐朝 ]] 的[[韩愈]]却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言所言焉耳。”(《韩昌黎集》卷十四《答张籍书》)以后,宋代的晁公武, [[ 清朝 ]] 的周广业、崔述等人也认为《孟子》一书非孟子本人自着,理由是孟子所见诸侯皆称谥、每章冠以“孟子曰”、七篇之中于孟子门人多以子称之。而 [[ 宋代 ]] 的朱熹、清朝的阎若璩则认为:《孟子》七篇的文章风格基本一致,其中只记录了孟子的言语和行动,没有像《论语》那样因成书于门人而记录了孔子的音容笑貌。因此,《孟子》应为孟子本人自着,而万章、公孙丑可能参与其事,并在孟子死后进行了序次编订。这样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
4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