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增加 2,770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第一次世界大战1.jpg|缩略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战火最终延烧至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或称'''欧战''';'''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战火最终延烧至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或称'''欧战''';'''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战火最终延烧至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于欧洲大陆,故此20世纪早期的中文经常称之为“欧战”<ref>1915年1月20日《大中华》月刊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专栏文章《欧战㿷测之一:欧战之动因》,讲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6年中华书局将梁启超“欧战蠡测专栏文章”合为《欧洲战役史论》,编入《饮冰室合集》。</ref>。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德国]]、[[奥匈帝国]]、[[鄂图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英国]]、[[法国]]、[[大日本帝国|日本]]、[[俄罗斯帝国|俄国]]、[[意大利王国 (1861年–1946年)|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中华民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 。战争的导火线是发生于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除美洲与亚洲外,欧洲各国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战败国如德国等等还要面对巨额赔款,埋下第二次大战的种子
战争的导火线是发生于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除美洲与亚洲外,欧洲各国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战败国如德国等等还要面对巨额赔款,埋下第二次大战的种子。
[[File:第一次世界大战2.jpg|缩略图|左|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罗斯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线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开战原因 ==
===极端民族主义===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黑历史|波斯尼亚省]]一直是[[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塞尔维亚在十九世纪初从[[鄂图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尔维亚公国]]后,一直希望将[[波黑历史|波斯尼亚省]]併入塞尔维亚公国之内。1875年,[[波黑历史|波斯尼亚省]]因饥荒发生内乱,最后内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起[[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机佔领[[波斯尼亚地区|波斯尼亚]] 。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1878年柏林会议|柏林会议]]中,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鄂图曼帝国]]独立,但却同时承认[[奥匈帝国]]拥有对波斯尼亚的管治权。至1908年,奥匈帝国趁[[鄂图曼帝国]]发生内乱正式吞併[[波斯尼亚地区|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地区|波士尼亚]]首府[[塞拉耶佛]],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萨拉热窝事件|塞拉耶佛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採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到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所造成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複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使得数週内主要的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但是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藉口。在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便选择扩张。[[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的世界货币,直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使得[[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1878年柏林会议|柏林会议]]中,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鄂图曼帝国]]独立,但却同时承认[[奥匈帝国]]拥有对波斯尼亚的管治权。至1908年,奥匈帝国趁[[鄂图曼帝国]]发生内乱正式吞併[[波斯尼亚地区|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地区|波士尼亚]]首府[[塞拉耶佛]],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
[[File:第一次世界大战3.png|缩略图|左|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橙)和协约国(绿)两大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塞拉耶佛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採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到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所造成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複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使得数週内主要的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
 
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但是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藉口。在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便选择扩张。[[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的世界货币,直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使得[[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File:黑格将军1.jpg|缩略图|左|道格拉斯·黑格将军: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英国军队作战,在战争的第一天就有多达6万的英军伤亡。这次战役使得协约国共丧失60万多的兵力——却仅仅向前推进不到八英里。黑格于1918年率军队重新获胜,然而他也成为一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将军之一。]]
==== 普法战争 ====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分裂造成德国国内市场经济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鲁士]]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进而与奥地利、法国等列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便领导日耳曼邦联,于公元1870年[[奥托·冯·俾斯麦]]诱发法国开战并击败法国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大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大获全胜,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法国战败后,被逼签下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所开出条件非常苛刻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普军在收齐赔款前,可驻军于法国。此外,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 (德国)|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这大大羞辱了法国,挑起德法两国之仇恨。战后法国[[复仇主义]]盛行,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因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大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大获全胜,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法国战败后,被逼签下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所开出条件非常苛刻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普军在收齐赔款前,可驻军于法国。此外,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 (德国)|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这大大羞辱了法国,挑起德法两国之仇恨。战后法国[[复仇主义]]盛行,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因。
[[File:威廉二世1.jpg|缩略图|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威廉二世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鼓动[[奥匈帝国]]采取侵略政策。威廉只是名义上掌管德国军队,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他手下的将军们。1918年,一战接近尾声时,他被迫退位。]]
==== 巴尔干半岛 ====
1878年柏林会议。
奥匈和俄罗斯向来友好,但因巴尔干半岛的[[利益衝突]]令至关系恶化,在1877年,俄罗斯因支持保加利亚独立而向[[鄂图曼帝国]][[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开战]],协助保加利亚独立,但战后召开讨论巴尔干问题的[[1878年柏林会议|柏林会议]],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而奥匈帝国则从鄂图曼帝国手中取得[[赫塞哥维纳]]、[[波斯尼亚区|波斯尼亚]]的管理权,这令俄罗斯大为惊慌,俄罗斯之后试图以支持塞尔维亚来对抗奥匈帝国的扩张。此后,奥俄的衝突加深,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File:福熙1.jpg|缩略图|左|费迪南·福煦: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一战爆发后参加了多场战斗。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被任命为北部集团军司令,并一直任职到[[罗伯特·内维尔]]接替[[约瑟夫·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之后被调往法军总部。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
=== 同盟对立 ===
[[德意志帝国|德国]](蓝色)和[[奥匈帝国|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是[[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前身]]
[[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引至德国两面受敌,因此採取结盟政策,以孤立法国。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沙俄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罗斯因[[巴尔干半岛]]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衝突。   在奥俄无法相容的情况下,1879年10月德国选择与奥匈在维也纳缔结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西亚]]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併该地。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是为[[三国同盟]]。
俄罗斯得知德奥两国签订[[德奥同盟]]后,十分不满。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可是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新任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不想维持俾斯麦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条约终止,而选择只与奥匈为盟。法国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关系恶化时向俄罗斯提供资本,实现其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于是欧陆出现德奥与法俄两个敌对阵营。
[[File:乔治1.jpg|缩略图|英王乔治五世:在为期4年的战争期间,乔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战争胜利。他视察陆军和海军部队、医院、工厂和船坞。他向国库作捐献,在一名议员的建议下,戒了酒并遵守配给规定。他在法国视察部队时从马背上摔下,骨盆严重摔伤。他还把两个王子送到军中服役。]]
 
[[英国]]自[[拿破崙战争]]胜利后,恢复其称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至十九世纪末,英国鑑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日益扩张,威胁英帝国前往远东的贸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
 
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是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同年十二月,英、奥、-{zh-hans:意; zh-hk:意; zh-tw:义;}-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对抗俄罗斯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影响,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不过两次协定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
[[英国]]自[[拿破崙战争]]胜利后,恢复其称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 踏入二 世纪 鑑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 海军 ,威胁英 前往远东 贸易航道 制海权 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 英国才著手在欧陆寻求盟友。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 《[[ 地中海 英法 ]]》, 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 但此 协定 并非军事同盟 为《第 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 中海 纠纷的 协定 》, ;相对于德奥 年十二月,英、奥、-{zh-hans:意; zh-hk:意; zh-tw:义;}-三国商定共 盟或法俄 维持近东现状 对抗俄罗斯对奥斯曼土耳 帝国之影响, 合作无疑 鬆散。不过在[[ 摩洛哥危机]] 海协定》 不过两次 协定 没有明确规 充分反映英法坚 英国承担具体 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 合作伙伴关系
直至踏入二十世纪,德国海军日扩,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才著手在欧陆寻求盟友。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是较为鬆散。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法国之后鼓励英国与俄罗斯结盟,但英国对俄罗斯戒心不亚于德国,直至[[日俄战争]]俄罗斯被英国盟友[[日本]]打败,英国才放下对俄的戒心,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协约]]》。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杀而引起的。
=== 争夺殖民地 ===
自十八世纪起,工业革命引致经济及工业化发展催促著当时各国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奥托·冯·俾斯麦|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便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   此举触犯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衝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 军备竞赛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藉机派兵攻佔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藉口,出动[[豹号抱舰]]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忌惮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援法国,态度强硬 。7  7 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查德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裡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法国在该年11月4日与德国达成协议,以一部分[[法属刚果]]为代价,换取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国摩洛哥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德国之举动,其实是为了向法国追讨赔偿。根据1906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决议,法国在摩国得到不少利益。是以这次危机可被视为另一宗因殖民主义而起的纷争。 -->。
=== 波斯尼亚危机 ===
[[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轻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他们的活动又被人称为「青年土耳其运动」;1908年驻[[马其顿]]土耳其军队兵变,要求哈米德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势出现不稳。加上巴尔干各国早对土耳其剩馀的欧洲领土存有扩张的野心,局势危急,于是奥匈与俄国达成协议,透过召开会议商讨吞併波黑二省的问题,奥匈则承诺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让俄国可以自由出入[[黑海海峡|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但最终奥匈单方面採取吞併行动,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 。1908  1908 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吞併它从1878年开始託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想获得这两地的塞尔维亚之强烈反奥情绪。塞尔维亚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国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然而,其他欧洲大国并未协助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视吞併一事为屈辱,但俄国未有实质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却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奥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参与侵佔土耳其领土。此次危机也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
===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
保加利亚表示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攻打塞尔维亚,开始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门特尼哥罗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 。8  8 月10日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 (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发达河马其顿]](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link-en|爱琴海马其顿|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这引来奥匈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藉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 塞拉耶佛暗杀事件 ===
1914年6月28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塞拉耶佛]]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参加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地区|波斯尼亚]]学生)枪杀。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列出一些违反其宪法,干涉其主权的要求(塞尔维亚政府要和奥匈政府合作,压制一切的反奥行动及检控[[塞拉耶佛事件]]的涉案人士)。   儘管塞尔维亚表示,除了两条违反宪法及影响主权的条款,将接受其他所有条款。然而,奥匈帝国执意开战,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导火线。
=== 战事爆发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ref>{{cite book |last1=Martel |first1=Gordon |title=The Month that Changed the World: July 1914 and WWI |date=2014 |publisher=OUP |location=6286 |edition=Kindle |ref=B00K79UOPK}}</ref><ref>{{cite journal |date=1914-07-31 |title=Verordnung, betreffend die Erklärung des Kriegszustandes |language=de |journal=Reichs-gesetzblatt |lccn=14013198}}</ref>。7月31日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俄国对此通牒置之不理,德国进而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但法国并没有回覆 。8  8 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为避开德法边境的法国守军,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施里芬计划]]),以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1839年伦敦条约|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sfn|Crowe |2001 |p=4–5}}<ref>{{cite book|last=Dell|first=Pamela|title=A World War I Timeline (Smithsonian War Timelines Series)|year=2013|publisher=Capstone|isbn=978-1-4765-4159-4|pages=10–12}}</ref>{{sfn |Willmott |2003 |p=29}}<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uk/history/worldwars/wwone/mirror01_01.shtml|publisher=BBC|title=Daily Mirror Headlines: The Declaration of War, Published 4 August 1914|accessdate=2010-02-09}}</ref>。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 西方战线 ==
[[施里芬计划]]的最主要目的为先使用大量优势兵力向西击败法国然后再掉头往东对付俄国,然而[[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却害怕德军在东线战线上没有足够兵力应付俄国。故此,他决定于西线调派多一些兵力到东线上应付俄军,此决定令德军于西线的进攻上遇到更多困难。
=== 德军进攻 ===
为迅速取得西线胜利,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决定採取[[施里芬计划]],西线德军不强攻驻有重兵防卫的德法边境,反而欲取道卢森堡及比利时攻击法国后方。1914年8月2日德国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佔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 。9  9 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 枣[[凡尔登]] -->一线爆发[[第一次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结果法国获胜,被称为「马恩河奇蹟」。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著,双方爆发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平分秋色。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著对峙状态。
=== 战事僵持 ===
=== 最后进攻 ===
1917年11月东方战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己方则损失13万人。   在6月9日-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息,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一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 东方战线 ==
=== 德俄交战 ===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首都[[柏林]],德军被逼从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军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1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馀人。   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利西亚 (中欧)|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提供支援,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著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馀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佔[[普热梅希尔]]、[[利沃夫|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馀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佔[[普热梅希尔]]、[[利沃夫|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 德军虽然大胜,但己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无法逼迫俄国投降。而[[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由沙皇本人亲自兼任俄军总司令并御驾亲征,但这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俄军的局面。
=== 俄军反击 ===
== 海上战争 ==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德军少数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舰队在开战的头一年即遭数量上佔有优势的英国海军的肃清(虽然其中不乏如[[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轻巡洋舰_(1908年)|恩登号]]这样成功的[[通商破坏舰]]),德国公海舰队也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内。1916年德国海军意图突破封锁,随爆发英德海军间唯一的舰队决战[[日德兰海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隻损失,击沉更多的英国舰隻,从而取得[[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军事战略|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德国在战争初期主要依靠[[U-潜艇|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德国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隻,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大大影响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国宣战的意图,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强大的美国参战。
== 大战结束 ==
=== 德国盟友投降 ===
虽然俄罗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战争,德国再不用东西两面受敌,但德国的各盟国鄂图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在1918年9月开始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初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议的是保加利亚,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马其顿]]的成功推进后,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停战条约。   鄂图曼土耳其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胜势所迫,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停战条约。11月首周,在意大利于[[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维托里奥·维内托]]取胜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奥地利]]及[[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匈牙利]]分别签订停战条约。
=== 德国投降 ===
1918年8月至11月间,协约国发动所谓「百日攻势」,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馀门及机枪13,000馀挺。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盪加剧。1918年9月[[保罗·冯·兴登堡|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不死心,意图利用剩馀的海军舰隻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基尔港]]发生譁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 。11  11 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德国十一月革命]],[[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佈建立共和国、宰相[[马克西米连·冯·巴登|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佈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本人则于11月10日流亡[[荷兰]]。
由于国内情势混乱,德军在11月11日与法国求和,与法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巴黎和会 ===
战后各国于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乔治·克列孟梭]]主持。威尔逊总统主张宽大对待[[德国]],在英国立场方面,他亦主张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对待德国。原因是德国和英国之间有不少经济活动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张不严惩德国。受创最重的[[法国]]则急于复仇,主张严惩[[德国]]。   最后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处置德皇威廉二世、[[保罗·冯·兴登堡|兴登堡]]元帅、[[埃里希·鲁登道夫|鲁登道夫]]将军等决策者。
而赔款过重的凡尔赛合约反而为20年后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火种。
== 影响 ==
===英镑霸权遭到美元削弱===
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奥匈帝国]]皇储[[塞拉耶佛事件|斐迪南遇刺]],但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藉口,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选择扩张。   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当时处于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世界货币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而无法兑换黄金,而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1922  1922 年热那亚协议英国试图建立外汇储备,进入虚金本位制也就是金阅汇本位,纸币的数量远远高过黄金,最终引发的信贷扩张引发1929年[[大萧条]],而在这之前美国透过[[道威斯计画]]和[[杨计画]]将德国央行资产转换成美元。
=== 民族国家 ===
=== 德国复仇 ===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造成德国货币疯狂贬值,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德意志人|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国五四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中华民国]]是战胜国。[[北洋政府]]虽然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庚子赔款]],并在[[巴黎和会 (1919年)|巴黎和会]]中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但遭受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省|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华民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由于[[山东问题]],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并使得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   此运动对近代中国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ref>http://54.china1840-1949.net.cn/wsjj.html 五四运动纪念馆,也可参阅各相关书籍</ref>。此外也因为五四运动而使[[中国共产党]]掘起,某种程度上也半直接与半间接地埋下日后的两次[[国共内战]]的种子。
=== 军人待遇 ===
** [[塞尔维亚|塞尔维亚]]:15万
** [[土耳其]]:100万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Refend}}
===链接===
* [[世界战争列表]]
* [[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
* [[U-潜艇]]
* [[米蒂亚号]]
 
*[[世界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0年代战争]]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战争]]
*[[美国历史 (1865年-1918年)]]
*[[黑山战争]]
 
[[category: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135,6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