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碳铵

增加 10,28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碳铵</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碳铵</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化学式为NH4HCO3,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农村也有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共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放在一起。<ref>[ ], , --</ref>

==发展简史==

1920年前后,发现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取碳酸氢铵,有人试图把它作为氮肥使用,但未获成功。长期以来仅少量生产,主要用做食品工业中的发泡剂。1958年,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化肥工业,由化工专家侯德榜开发成功了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其特点是把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除二氧化碳)过程结合起来,称为联碳法生产碳酸氢铵工艺,从而简化了流程,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投资。通过对碳酸氢铵物性的改进和施肥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在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产量约占中国氮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无毒。有氨臭。能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

储存条件:贮存于室温(Store at RT)

外观:为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

危险品标志:Xi

危险类别码:R36/37/38

安全说明:S22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9081

==化学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性质不稳定,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会加快。

与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性质与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氧化物 强酸接触,有热不稳定性,固体在58℃、水溶液在70℃则分解。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10℃),17.4%(20℃),21.3%(30℃)。其水溶液呈碱性,25℃时0.1mol·L-1 溶液的pH值7.8。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热至约60℃时,分解为NH3 21.5%,CO2 55.7%,H2O 22.8%组成的白色烟雾。能被热水分解。在常压下有潮气存在时,36℃以上即开始缓慢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易溶于水(0 ℃时:11.9g/100 mL;30 ℃时:27g/100 mL),水溶液呈碱性,0.08%水溶液的pH值为7.8。溶于甘油,350℃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有吸湿性,吸湿和受潮后放出刺激性的氨气味,干燥状态没有氨气味。在空气中易风化。

==贮存方法==

1.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切忌和NaOH或Ca(OH)2放在一起。

2.在储运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雨、防曝晒。搬运时要轻搬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3.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4.失火时,可喷水、喷雾或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扑救。

1、急性毒性:小鼠静脉注射LC50:245mg/kg;出现呼吸困难,非功能衰退,抽搐。

接触后,可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暂时性失明、肺水肿和青紫,并可强烈伤害呼吸道黏膜,导致死亡。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9.87

2、 摩尔体积(cm3/mol):37.1

3、 等张比容(90.2K):110.4

4、 表面张力(dyne/cm):77.9

5、 极化率:3.87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1.4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4.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应用领域==

1、用作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可同时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铵态氮和二氧化碳,但含氮量低、易结块;

2、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合成铵盐和织物脱脂;

3、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催苗长叶,可作追肥,也可作底肥直接施用,用作食品膨胀剂;

4、用作食品高级发酵剂。与碳酸氢钠合用可作面包、饼干、煎饼等膨松剂的原料,亦用作发泡粉末果汁的原料。还用于绿色蔬菜、竹笋等烫漂,以及医药及试剂;

5、用作缓冲剂;充气剂。

6、碳酸氢铵在塑胶和橡胶工业、陶器制作、铬鞣革和合成催化剂上被广为使用。

7、碳酸氢铵其具有速效、价廉、经济、不板结土壤、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每年的用量约占到氮肥总产量的1/4,是我国除尿素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氮肥产品。'''碳铵'''的劣势主要是易挥发,氮的利用率低。因此,在生产上应做到扬长避短,合理使用。

使用限量:

GB 2760-96:需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GMP。惟乳与乳制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FAO/WHO(1984):可可粉及含糖可可粉、可可豆粉、可可液块、可可油饼,5g/kg(以无脂可可计,按无水K2CO3计)。

==生产方法==

1.将压缩二氧化碳通入浓氨水中,并在二氧化碳加压下放置,同时加以冷却,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脱水而成。精制时将其溶于水,添加乙醇,使之重结晶。

2.碳化法将氨气用水吸收后,用二氧化碳碳化,再经分离、干燥,制得碳酸氢铵。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NH3+CO2+H2O→NH4HCO3

3.将来自石灰窑并经洗涤净化过的CO2气体,通入氨水使之饱和,后经离心分离、热风干燥即得成品。

4.典型的生产碳酸氢铵小型氮肥厂以无烟煤为原料,先制取半水煤气,后者经脱除硫化氢后,进入加压变换反应系统,得到的氮、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进入碳化塔,在此二氧化碳与浓度为17%左右的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经离心机分离即得碳酸氢铵产品。脱除二氧化碳的原料气,经过进一步脱除残余二氧化碳与少量一氧化碳后,进入氨合成系统。干燥的碳酸氢铵在室温下,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流动性。中国有些碳酸氢铵厂采用气流干燥的方法将产品干燥;更多的工厂采用添加结晶改性剂的方法,使碳酸氢铵的结晶生长得比较粗大,从而改善了液固体分离的操作条件,使产品的含水量由5%~5.5%减小到2.5%~3.5%,对减少产品的分解损失和结块现象有显著效果。

生产碳铵的反应式为:

==实验测定==

鉴别试验

取试样加(1+1)盐酸液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取试样溶液,加氯化汞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

取试样溶液,加酚酞试液(TS-167)应不变色或仅现微红色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

含量分析

在已称量的带磨口塞的称量瓶中,迅速称取试样2g(准确至0.0002g),置于已盛有1mol/L硫酸溶液50mL(准确移取)的锥形瓶中,摇动锥形瓶,使试样反应完全,加热煮沸5min,待溶液冷却后,加0.1%甲基橙指示液2滴,以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受热分解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运输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